男女定情物讲究 作为男同的代名词

文/格瓦拉同志

男同现象在春秋时期进入其第一个“黄金期”,开始浸润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在民间大行其道,甚至公然登堂入室,进入公侯之家。男宠不仅进入公侯们的情欲生活,颠倒正常的男女关系,更有甚者,竟发展到公然干预朝政、祸乱国事的程度,其烈度令人咋舌。因宠幸男宠招致内乱的事迹层出不穷,其中发生在燕简公时期的一场大动荡便极具代表性。

男女定情物讲究 作为男同的代名词(1)

燕简公曾利用男宠跟大夫争权,结果失败

春秋末年的燕国,国政逐渐被众多大夫家族侵夺,公室式微,逐渐在权力结构中被边缘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国家变故。燕简公在位期间,不甘心做诸大夫的傀儡,于是在宠爱诸多男宠(“外嬖”)的同时,很想让这些人帮他夺权。正当该项计划紧锣密鼓地进行期间,不慎走露了消息,结果被诸大夫抢先发难。最终的结局是“冬,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公惧,奔齐”(见《左传·昭公三年》)。虽然燕简公计划中途夭折,但亦可见当时男宠在各国宫廷的势力何其强大。

《寻秦记》中的龙阳君

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曰:“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诛。”

按照史料记载,龙阳君(封爵名,本名不详)不仅是战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剑术高手和高明的外交官,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魏安釐王的男宠。此君凭借姣美的容颜,在朝堂内外帮助魏王治理国家的同时,还公然专宠魏王后宫(“拂枕席”),甚至对国王选纳美女一事“争风吃醋”,担心魏王喜新厌旧抛弃自己,以至于最后魏王为安慰龙阳君受伤的小心脏,乃下令“有敢言美人者族”,真是令人眼镜大跌。

男女定情物讲究 作为男同的代名词(2)

魏安釐王剧照

《战国策》的作者刘向在记述完这则奇闻后,大发感慨道:“由是观之,近习之人,其挚谗也固矣,其自篡繁也完矣。今由千里之外欲进美人,所效者庸必得幸乎?假之得幸,庸必为我用乎?而近习之人相与怨我,见有祸,未见有福;见有怨,未见有德,非用知之术也。”极言君王身边的宠臣伪饰狡诈,委实可畏,龙阳君便是鲜活的例子。

男女定情物讲究 作为男同的代名词(3)

如今,“龙阳之好”已成男同代名词

关于龙阳君的最终结局,在正史当中付之阙如,似乎在魏安釐王薨逝后,依然得到新王的信任,但是否仍以男宠身份专擅后宫就难说了。但无论如何,“龙阳之好”作为男宠的代名词,因着这段离奇而暧昧的往事,最终却流传千古,也算是龙阳君的一项莫大的“殊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