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应该知道的网络安全知识 朵兰姐姐的蓝色小课堂

学生应该知道的网络安全知识 朵兰姐姐的蓝色小课堂(1)

朵兰姐姐的蓝色小课堂

第六十期

寒假来了!这份电信网络安全指南请收好

亲爱的同学们和家长朋友们,假期已至,大家接触网络的机会比较多,在线上网的时间也比平时要长了很多。可是你们知道吗?针对未成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生在寒暑假或者节假日期间,主要就是多数家长对孩子有一种弥补心理,认为孩子平时在校期间学习很累很忙,就在双休或节假日期间放任将手机给孩子玩,殊不知诈骗份子早已盯上了我们这些“小羊”。

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有哪些?

主要有游戏类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充值(红包)返利类诈骗。

游戏类诈骗多为受害人出售、购买游戏账号,或对方谎称可以领取免费游戏皮肤时,被对方以交纳“保证金”“手续费”为由要求转账,之后失联。冒充熟人诈骗多为冒充熟人、同学以“看病、住院急用钱”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红包返利诈骗多为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聊天软件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然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实施诈骗。

让我们把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类

孙同学(8岁),在家用其爷爷手机玩手游时,有人在公共频道声称能够免费赠送游戏皮肤,随后孙同学便添加了骗子为微信好友,并加入一个微信群。入群后,骗子称需要将微信余额内的钱全部以红包的形式发送到群内,完成“卡红包”的任务才能领取游戏皮肤。孙同学按照骗子要求,将其爷爷微信内的钱全部以200元一个红包的形式发送到群内后,骗子便将红包全部领取, 并称这些钱将作为保证金,如果想领取皮肤,需再用手机扫码支付。随后孙同学在骗子的诱导下,又多次通过扫码进行支付,共计被骗7000余元。

案例二 冒充熟人、同学类

李同学(15岁)手机QQ收到一条添加好友的消息,对方自称是李同学的老师,开学需要交学杂费等费用,骗子在获取李同学的信任后,让李同学用其母亲的手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并指导李同学操作手机转账三次,共计被骗3万余元。

案例三 充值(红包)返利类

周同学(10岁),在家玩父亲的手机时加入了一个直播QQ群,在QQ群中周同学被告知其幸运地抽中“十倍返还福利”,按照指定的操作充值,将会十倍返款。之后周同学按照指引下载视频会议APP,在对方要求下开启屏幕共享,指导周同学用其父亲的支付宝转账2万元。

在这里,朵兰姐姐提醒各位:

1.家长朋友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诉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

2.家长朋友要检查自己微信、支付宝是否绑定了亲属卡、亲情卡,不要绑定大额信用卡和银行卡,警慎与网友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3.要告诉孩子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的人和事,不要将自己和家人的真实信息轻易告诉他人,更不要散布在网上;

4.要告诉孩子无论在任何网络行为中,只要是涉及到钱款,一定要谨慎,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的三不原则,及时和父母、家人沟通,并且要注意留存聊天记录;

5.要告诉孩子接收到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先不要相信,不要盲目行事,及时与家人沟通商量或和家人一起到有关部门查询事情真伪;收到的陌生邮件、链接不要打开、二维码不要随意扫描;

6.要告诉孩子不要轻易相信各类的中奖信息,也不要轻易私下购买游戏装备和领取免费物品,此类行为多包含诈骗内容;在网上商城进行购物时,一定要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付款密码,尽量不让孩子掌管付款密码。

寒假期间,希望同学们都能牢记网络安全知识,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而又有意义的假期。

最后,祝所有孩子和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音频 | 赵琳

录制/编辑 | 师广全

审核 | 马 丹 白 冰

终审 |高玉华 颜景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