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报告摘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一起读报告

凝心聚力共绘乡村新画卷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连日来,我区农业系统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受鼓舞,催人奋进。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新征程,我区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区建设,记者邀请了农业系统相关负责人、地方领导、专家,共同探讨我区乡村振兴的新成就、新路径,共话“三农”发展新愿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

金秋时节,在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一栋栋靓丽的民居与金黄的田野相互映衬,构成一幅丰收田园画卷。罗爱群 摄

谈产业 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

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李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蚕桑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和区位优势,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蚕茧产量、桑园面积、蚕农售茧收入等一直保持全国首位,助农增收作用突出,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

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蚕桑产业发展使命在肩、步履不停。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干部职工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蚕桑强区为目标,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率先构建现代蚕桑产业体系,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集聚区、蚕桑产业多元转型发展先行区和石漠化蚕桑生态治理示范区,迈出产业兴旺新步伐,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出应有贡献。

岑溪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黎荣臻:岑溪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强化龙头企业标杆示范,突出稳农业强基础,聚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在产业振兴方面,通过加快绿色智能生态渔业产业基地建设,创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推进岑溪古典鸡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澳洲坚果集成化高效产业基地、岑溪软枝油茶良种苗木产业观光基地建设,力争打造1个亿元以上优势农业产业集群、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1个自治区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及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

近日,横州市花农忙着采摘、加工茉莉花。横州是“中国茉莉花之乡”,目前全市种植茉莉花12.5万亩,年产茉莉花茶8万吨,带动33万花农增收致富。江真 摄

谈生态 打造绿色经济助农发展

自治区林业局局长 蔡中平: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林业大区,广西“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林地面积超过4亩,集体林地面积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90%以上,是乡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依靠和主要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大力推进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十三五”期间,全区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林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0%,林业直接带动超过6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2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林业作为我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区林业系统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广西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做优特色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做精新兴产业,统筹推进林下产品采集、经营加工、森林游憩、森林康养、花卉苗木等绿色富民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副主任 杜勇:“十三五”以来,我区建成506个集中安置点,71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搬迁脱贫”。积极争取中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28亿元,实施项目7089个,受益移民群众256万多人,全区19.05万贫困水库移民提前脱贫。提前完成大藤峡、驮英等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任务,安置搬迁水库移民1.89万人。

迈入新征程,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将继续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妥善安置好搬迁群众,持续跟踪群众监测帮扶、就业帮扶和安置点产业园区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等工作,切实提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整体水平,努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目标,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新的贡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

傍晚,合浦县石湾镇清水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灯火璀璨,蔚为壮观。该基地引进夜间催花补光技术,能助推火龙果亩增收近5000元。林启波 摄

谈担当 头雁引领全面振兴

广西农垦集团董事长 甘承会:在二十大报告中,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国企是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作为现代农业的国家队、排头兵,广西农垦集团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奋斗有我的责任感,积极从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找方向,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找思路,擘画一流食品企业新路径,在全国非直辖市垦区中率先转型打造现代一流食品企业,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下一步,广西农垦集团将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中高端食品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粮油及糖酒、畜禽及水产、果蔬及茶叶、休闲及速食食品、调味及添加剂食品5大食品产业,带动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助力全区乡村振兴。

田东县县长 韩启强:近年来,田东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全县脱贫人口(不含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7167.98元,同比上升19.54%。田东县先后荣获全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等多项荣誉。

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自治区农村金融改革集成试点县,田东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以乡村振兴为基础,紧扣“一年打基础、三年赶先进、五年走前列”目标任务,以“一轴两翼”为主线,优化整合乡村产业、生态、人文、乡村治理、旅游和党建等资源要素,着力打造禽畜集群产业示范带、芒果产业示范带、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带、右江河谷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带、红色文化示范带、芒乡人文示范带、自然风光示范带、乡村治理示范带、绿色生态示范带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田东绿色振兴赶超跨越新篇章。

自治区气象局局长 钟国平: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古语有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畜牧兴旺。”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在“三农”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气象部门将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气象服务先导性主动性,持续深化“三融入”一线气象服务机制,强化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关键影响区域实时监测分析和短临预报预警,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坚决筑牢并守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推动气象服务精细化智能化,充分发挥气象趋利避害双重作用,主动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影响天气和灾害的预报精准度,围绕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分灾种的粮食生产全过程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深入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进一步发展面向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致富的专项定制气象服务;力促气象服务实现高品质多样化,紧密联系各部门、各行业、各用户,形成供给与需求在线互动、同步迭代、联动增效的良性循环,推动气象服务融入国家战略、行业生产,融入绿色发展,持续打造气候宜居地、天然氧吧等品牌和系列“气候好产品”,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助力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突出气象服务普惠性便捷性,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进一步畅通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优化气象服务供给内容和方式,尤其是增强农村、山区、海岛、边远地区以及特殊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让高品质的气象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记者 王艳群 陈静 周映 莫迪 唐广生 通讯员 张雷 滕熹 白雪 梁铁 黄群 黄锦华 黄姿娜 张薇)

我区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表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民以食为天,确保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为广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在全区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系统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将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和头等大事来抓,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全力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推动“三农”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水利部门共下达农田水利建设投资17.75亿元,累计实施了9个大型灌区和41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至2021年底,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5,比2011年的0.424提高了21.5%;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1031.4万亩,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国家农业水价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杨焱表示,将深入贯彻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灌区节水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作为解决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政策层面、投入层面、推进层面出实策、强投入、抓完成。积极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持续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灌排工程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着力推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协同落地,实现灌区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自治区农机中心科技推广部处长黄晓斌说,我们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要按照的讲话要求,始终围绕“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以“党建引领,服务为本”为抓手,以“农机科技推广轻骑兵”为载体,加大粮食生产机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重点突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播种瓶颈,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新技术新机具,积极推进薯类生产机械化,为我区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贡献农机担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耕地。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耕保处副处长莫勇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气势恢宏、催人奋进,报告在不同部分多次提到要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充分说明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目前,广西已累计完成补充耕地7.96万公顷,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管走在全国前列,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红线底线。

莫勇表示,作为新时代的自然资源人知责知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推动关于自然资源管理重要论述落地生根。采取天上看、地上巡、视频探、网格化监管等“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持续深化“五级田长 网格员田长制”体系建设,以广西自然资源智慧平台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田长 检察长”协作机制;确保田长制有名、有实、有效,为推动广西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采取一揽子措施,全面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引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耕地红线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严守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桂林市自然资源局局长王飚表示,桂林市将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加强监管执法,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严控“非粮化”行为,为保护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统稿 王艳群 记者 唐广生 周 映 莫 迪 陈 静 通讯员 黄文莲 骆远柱 植小敏 李 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