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积极意义如何弘扬孝文化(孝文化在这个大家庭里代代传承)

在教育后代上,营口大石桥市荣振业一家一直秉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09年,家族提议成立以荣振业名字命名的“荣振业孝感基金委员会”,鼓励全家传承孝道。近年来,每当长辈患病时,儿孙们都能齐心协力为长辈治病、床前照料,荣家的孝道谦让、正直善良已经在晚辈身上体现出来并传承下去。在营口市妇联的推荐下,这个家庭不久前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孝文化的积极意义如何弘扬孝文化(孝文化在这个大家庭里代代传承)(1)

5月19日,荣振业(前排左三)的长子荣亚楠与3个妹妹聚到父亲家里,刚从日本归来的外孙子也到姥爷家看望。

5月19日,星期六,荣家73岁的大儿子荣亚楠与3个妹妹聚到父亲家里,刚从日本归来的外孙子也专程到姥爷家看望。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91岁的荣振业老人唱歌、拉二胡,不时有人伴唱,偶尔有人“点歌”,小孩子们一边听一边拍手。记者采访时看到的这种全家其乐融融的场景,在荣家很常见。

家里有个“孝感基金会”

荣振业老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只是听力稍微差一些。

在几个女儿轮流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荣振业孝感基金委员会”的故事。这还得从荣振业的妻子、孩子们的母亲说起。

老母亲生前卧床5年不能自理,4个女儿轮班伺候。2009年,已经84岁的老母亲再次重病住院,医生几次下达病危通知,儿女们不放弃,想尽一切办法救治,终于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农历腊月二十九,老人出院,荣家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老话说得好,有妈在才是家。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传承荣家礼贤善孝的好家风,同时为老母亲重病痊愈后能得到更好的照料, 在喜迎新春佳节之际,大家提议成立以父亲名字命名的孝感基金委员会。”小女儿荣丽馨介绍,当时还下发了《关于荣振业孝感基金委员会成立的通知》和《关于表彰6位敬老明星的决定通知》,表彰在母亲生病住院时,6个孩子的付出。表彰现场,由小辈们宣读颁奖词,小外孙代表小辈们发出倡议书,老父亲亲自把红包发给儿女,深情拥抱每一个孩子,同时告诉外孙把录像做成光盘,每人发一张,让没参会的也抽时间看看,受受教育。

荣振业说,成立这个“基金会”,主要是想为孩子们树立一面旗帜,奖励的钱不多,甚至没有孩子们的压岁钱多,但是意义不一样,这是对儿女们付出的肯定,鼓励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红包背后的温度和期望。小辈们也在这个氛围中感受和理解孝顺的含义。

68岁的大女儿荣丽莉去年底突发疾病,在救护车还没到现场时,第四代的小朋友捧出了自己的储蓄罐,喊着要给奶奶治病用。

近几年,荣振业的儿女们也经历过病痛和灾难,但是孙辈的孩子们都齐心协力为长辈治病,衣不解带地伺候。送饭、轮番护理、陪聊解闷……无比强大的亲友团让每个面对疾病的亲人都勇敢地战胜了困难。今年春节期间,“基金会”对第三代的孩子们进行了表彰。

“基金会”最近的一次表彰是在上星期。一天,荣振业和平时一样,出门与喜爱音乐的朋友会面,大家在一起唱戏、演奏乐器,没想到老人突发低血糖,儿女们当时都不在本地,这时第三代的孩子们发挥了作用,联系救治、确定治疗方案、安排住院事宜……

大家都说,这个“基金会”只是个形式,重要的是,孝文化在这个大家庭里一代代地传承。

91岁老人会用电脑会发微信

在荣振业家记者看到,有用鱼骨做成的贴花、用虾蟹壳做成的艺术品、用细线做成的胡须、用废旧奶粉桶改造后制成的二胡……厉害的是,这个改造的二胡在老人的巧手下,真能演奏出悦耳的音乐。二女儿荣丽君告诉记者,父亲能把废弃的东西做成各种艺术品。

荣振业爱好广泛,书画、戏剧、舞蹈等均有涉猎。离休后,老人在2000年左右,带领周围的艺术骨干成立了一个艺术团,主要演出京剧、评剧、歌舞、吕剧等,曾经到各地演出。如今,艺术团变成一个戏剧爱好者的组织,荣振业将自己的艺术团命名为“华梦艺术团”。

荣振业告诉孩子们,他小时候经常去道德堂、说书馆、戏院,所以戏文、古书中传播的重修养、重德行、古道热肠、正直宽容等传统文化理念都植根在他心里。一次去小女儿单位的幼儿园,他对门卫师傅讲:“你这工作重要啊,孩子的安全不只是老师们的事,你这看家护院的人责任更大,孩子跑出去、坏人混进来那可不是小事,可得看好大门啊。”

在荣振业的床头,有一台缝纫机,老人用它制作龙袍蟒带等戏服。在老人的床尾,有一台电脑,平时用这台电脑了解新闻时事、看视频、听音乐。老人不会拼音,但电脑旁边有一个厚厚的本子,老人用便笺隔成综合、京剧、歌曲、名人等十余个种类,每个分类上记录着一些常用关键词的拼音输入方法。这些都是老人几年来积累的,每次需要用到的词语,他就问来看望他的儿孙,并细心地记下来。

儿女们说,老父亲爱学习,更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如今,老人电脑操作得相当熟练,下载、发邮件、打字、传照片,样样精通。老人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浏览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看手机微信时,只要是好的信息,老人就及时发给大家。老人说,只要活着,就不虚度每一天。

让老人开心是儿孙们的首要任务

近几年,荣振业听力下降,家里为此准备了一块小白板,便于其进行文字交流。但这块小白板经常被他用来作画、写书法,大多数时间是写两句话:“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儿女们说,这是每逢春节,荣家祖辈大门上必贴的一副对联,也是荣家的家训。

荣振业对记者这样解释他朴素的辩证法:“好事做多了就吉庆有余了,远离灾祸,远离凶煞,所以要乐其心,不违其志。古人讲: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正如营口市妇联的推荐资料中所说,今年91岁高龄的荣振业不仅自己开明豁达,还向子女亲属、邻里好友传递正能量,带动周围的人乐善好施。

得知三女儿荣丽智写诗,父亲就把写着十三道大辙韵律的纸条交给女儿。“大到传统文化,小到生活细节,像这样传纸条式的教育经常有。”孩子们说,父亲用他独特的方式,关注关心孩子们的成长,父亲是大家心目中的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对6个子女从未打过骂过,甚至从来没说过一句重话。

孩子们从小就常听老人讲三尺巷典故、二十四孝故事以及祖辈们孝顺长辈、友善邻里的故事。在老人的带动下,几个孩子都积极向上,为人和善友好,知书达理。

荣亚楠在工作之余创作了很多词曲,歌唱美丽的家乡。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吟唱中感受中华文明,他开始为小学直至初中、高中教材中的古诗词谱曲,目前已完成小学课本中的《一去二三里》等60余首作品。

2017年,年逾古稀的荣亚楠带领弟弟妹妹们为父亲举办了90岁大寿联谊会,并为父亲写了两首歌。荣家的四代亲人欢聚一堂,和荣振业老人的艺术团共同上演了一场传统文化的视听盛宴。

荣丽莉退休后,开始整理家族的历史和资料,专注家史的写作,即使在因病住院期间,也要带着文稿,向来探望自己的人核实家族史实,请来人提供线索。

荣丽君最能担当,娘家婆家的大事小情她都一马当先,从不计较得失。在同事、朋友中,她也是核心,是大家的开心果。她家住在大石桥市中心医院附近,所以谁生病她都跑前跑后,寻医问药,拿主意想办法。她的家因此被亲友们称为“驻大石桥办事处”。

荣丽智退休前是事业上的佼佼者,退休后拒绝高薪聘用回归家庭,和爱人一同悉心照料96岁的婆婆,精心培养小孙子健康成长。

如今,对儿孙们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让荣振业老人开心。

荣振业喜欢用鱼骨、鱼皮做各式各样的艺术品。荣丽君告诉记者,春节前,父亲让她把一条大鱼的鱼皮切下来,把鱼骨剔出来,再清洗烘干,给他用于创作艺术品,这项工作让她几个小时待在厨房,与这条鱼“战斗”。“老父亲高兴,一切都值得。”荣丽君说。

荣丽馨告诉记者,对父亲的各种愿望,儿孙们都尽力助他实现,只有一个,父亲想要一辆三轮车,大家出于安全考虑没有满足他。

工作之余,大家最快乐的是聚在一起,陪老父亲玩乐,远足踏青,采风游历,畅谈每个人的感怀,听老父亲讲过去的事情,围着老父亲唱歌跳舞。“老父亲能歌善舞,虽然91岁了,但舞步轻盈,节奏稳健,我的舞蹈都是他教的。”荣丽君说。

近些年,以孙女荣洽和孙女婿门锡柱为代表的孙辈年轻人也加入陪伴爷爷的队伍。每次出行,孩子们都细心地为爷爷准备折叠凳,精心设计路线。

5月20日,儿孙们带着荣振业去了大石桥市黄丫口自然生态旅游区,荣丽馨将全家出游的照片做成视频,主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补记

在传统文化里找答案

荣振业是荣姓家族第十代传人,荣家的家风是代代秉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中华传统美德。

说起传统,女儿们说让父亲讲讲奶奶的故事。晚辈们的耳朵里也早就灌满了奶奶当初孝敬太爷的故事。荣振业的母亲还照顾过很多生活困难、单亲的孩子,对他们视如己出,对邻里乡亲能帮则帮。她在自己生活已经捉襟见肘的时候,晚上靠织席卖钱接济有困难的人,同时培养了6个子女读书、做生意。荣振业的老母亲去世多年后,家乡修路需要迁坟,全家百余人回到家乡,当地十里八村的乡亲听说是荣振业的老母亲下葬,都自发前往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送行,感动了家族的每一位亲人。

传统京剧中的经典人物,如包公、岳飞、萧何、诸葛亮,背后都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这些都是荣振业的最爱,平时也愿意拉一段,唱一出,甚至从中找到现实问题的答案。

在艺术团里,吕剧拉醉胡的马师傅脾气倔强,一次因一点小事发生矛盾,两个老小孩较上劲了。荣振业夜里睡不着,翻书打发时间。第二天,他告诉女儿,昨晚看的是《将相和》,廉颇与蔺相如都能化干戈为玉帛,我为啥不能?于是,荣振业登门拜访马师傅,马师傅老两口非常感动,留荣振业在家吃饭,共叙家常。老人回家后非常开心,说廉颇与蔺相如已经握手言和了。

小女儿的闺密是社区干部,她半开玩笑地问荣振业,怎样管理好社区?荣振业认真地对她说:“让居民学习传统文化,孩子们在学,大人也要学,做善事做好事成风,你就不用管理了。”

小外孙在国外勤工俭学做兼职,第一个月的业绩跻身公司前五名,大家问起原因,他说做推广和销售要实事求是,替客户着想,同时还有姥爷的忠告——诚实守信。

老人言传身教,影响着儿女和孙辈们的成长。儿孙们始终坚守做人有底线,心中有戒尺,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甚至在艰苦的岁月里,各个家庭都做到了相互扶持,不索取、讲奉献,不离不弃,继续传承着荣家的良好家风。

新媒体编辑:张艺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