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成语典故(中华成语故事一字开头成语)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回。丝:极少,极小;苟:马虎,敷衍了事。

第一个字成语典故(中华成语故事一字开头成语)(1)

《儒林外史》,是清朝时候吴敬梓写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在这部小说里,吴敬梓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不少很有现实意义的艺术形象,暴露了各种类型士人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精神面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作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在该书的第四回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时候,有一个屡试不中的儒生名叫范进。有一年,他突然考中了举人,后去拜见他的老师汤知县。汤知县设宴招待了他。席间有位老者给知县送来了他与另外几个人凑份的五十斤牛肉。在当时,皇上曾有命令禁止宰杀耕牛,任何人都不准吃牛肉。这时,一向贪赃受贿的汤知县对这份礼也不知该收还是不该收,于是就向与范进同来的一个叫张静斋的举人请教。张静斋说:“明天你就把那个领头送牛肉的老者抓起来,把他送来的牛肉堆在枷上,再在旁边贴上一张告示,说明他们知法犯法,实属可恶。这样,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张静斋这么一指点,汤知县连连点头地赞赏说:“十分有理。”便照此办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便引出了“一丝不苟”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认真、仔细,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