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

#历史开讲#长期以来,忻州似乎习惯了做一个隐忍的母亲,把所有的名气都给了“孩子”,默默地在晋北张开双臂做他们坚实的后盾:“联连横”省外,西望陕西、内蒙,东临太行连河北;省内“搞好团结”,长城北邻大同、朔州,南平十陵关毗邻太原、阳泉、吕梁毗连。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1)

忻州是山西最大最不出名的地方。五台山、雁门关、晋北长城……这些“山西符号”如此善于“吸引人气”,以至于我们几乎忽略了这些都在忻州的事实。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2)

▲ 五台山上的佛教建筑。

所以,忻州的故事是混杂而又紧张的:当我们徒步祭奠五台山,当我们追忆杨家将,当我们惊叹晋商的辉煌,当我们咀嚼小杂粮的美食,当我们仰望天空,为卫星的发射欢呼时,忻州是不可避免的。但事实是,这个占山西省总面积近六分之一的地级市,却常常被忽视。有些人连“忻”字都读不准,更别说“忻州在哪里”了。

大山大河大忻州

外面的山川是山西地理的专属词汇。忻州作为山西最大的地级市,也用得起这个词。从地理位置上看,忻州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山西,山岳纵横,大河奔腾,对华北大部分地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华北屋脊”在忻州

进入忻州境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山岭苍茫、峰峦叠嶂的景象。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3)

管涔山主峰芦芽山云海

在忻州以东,太行山系分为恒山和五台山两个支脉。恒山山脉从东北向西南延伸,把忻州和大同分开。与恒山几乎平行的五台山,形似拳头,五指指向手掌,微微扣住。它海拔3061.1米,为华北之最,被誉为“华北屋脊”。自25亿年前上升以来,从未再次沉降,保留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复式褶皱,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质对比价值,堪称“地球早期地质史博物馆”。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4)

忻州,华北的“三江源”

单从地理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忻州,就没有今天华北的面貌和繁荣。发源于忻州的三条河流——汾河、桑干河和滹沱河——无疑对华北地区大中城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忻州中部向西,过云中山,吕梁山的管涔山险峻。在99座山峰中,有49座海拔在2000米以上。峰峦峡谷中,近10个“树荫不溢,太阳不枯”的高山湖泊,成为桑干河、汾河的源头。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5)

大半个华北,都和忻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因此而惊讶于忻州的地位,则不免为时过早——若将目光从地理转向历史,从空间转向时间,则会发现:忻州对整个中国,也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忻州,书写了大半部中国军事史

金庸的“八龙八部”故事从雁门关的一场战斗开始,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朝代之间波澜壮阔的历史恩怨和武林斗争也随之展开。

雁门关,就在忻州。

忻州南部的中原和北方控制的沙漠,自古被称为“晋北之钥”,军事地位极为重要。此外,它们地处农牧交错带,从春秋时期到近代一直是战乱频仍之地。仅雁门关就发生了1700多次战役,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合称为“外三关”。这三个关隘与战国至明朝在忻州修建的1000公里长城相连,构筑了一整套军事防御工程。这些长城不仅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也非常大。忻州14县13境都有长城。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6)

忻州的军事防御工程与山西北部残存的400公里长城、364座军事堡垒、1000多座民用堡垒一起,构成了整个山西北部军事防御体系,是中国北方长城防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7)

偏关县老牛湾,长城与黄河在此相遇

宋代的“杨家将”在这里写下了金戈马铁的英雄史诗;在明代,新洲的军事地位更为重要,是北疆的门户,是京师的屏障。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平型关的第一次胜利也发生在这里...

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忻州人才辈出。东晋时,忻州原平县人慧远大师一路南下,在庐山创立净土宗。金代时,元好问的忻州词被冠以金州之名,被誉为“北方熊文”、“一代文人”。元代新洲河曲县人白朴致力于杂剧创作,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到了明朝,忻州忻府区的人成了文健的老师。到了近代,忻州更是风华绝代,阎锡山、许等著名军政人物都出自忻州。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8)

秀容书院一角。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代,是忻州第一所学府。

与此同时,忻州商人也成为明清时期驰骋商场五百多年的晋商中的“劲旅”。内外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为主要商圈,逐步形成“忻州商帮”。地处农牧交错带,地理位置也成为忻州商帮的优势。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丰镇、包头等地,过去都是蔡东人,从店主到服务员、厨工,大部分都是忻州人。至今,丰镇还有一条街叫“新洲巷”。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9)

忻州古城南城门楼,这里曾经繁华异常

清末民初,忻州商业达到顶峰,几乎遍及全国各省,有2000多人,专业户396户,涉及盐、粮、布、丝、棉、茶、铁、畜等。至此,忻州完成了从军事重镇到经济重镇的华丽转身。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10)

老牛湾曾是晋商出入山西的重要水道

可惜繁华稍纵即逝。随着时代的变迁,忻州的商业已经走向衰落。但是商业衰落了,农业却崛起了,忻州迎来了另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时代。

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

在全国杂粮种植版图上,山西的杂粮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0%,而忻州以320万亩的种植面积和年均60万吨的产量位居山西第一。神池县是中国亚麻籽之乡,五寨县是中国甜糯玉米之乡,岢岚县是中国红芸豆之乡,静乐县是中国藜麦之乡...种植了15大类600多种杂粮的忻州,荣誉无数。2014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忻州“中国杂粮之都”称号。

山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名气却最小的地方)(11)

当一部分忻州人选择走西口外出经商时,另一部分忻州人则选择了留下。他们在这片山地、丘陵占全市面积89.36%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了一辈又一辈,终于将山大沟深、气候温凉的忻定盆地,变成了中国著名的粮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