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云剧场(希望更多年轻人坐到潮剧戏台下面来)

潮剧云剧场(希望更多年轻人坐到潮剧戏台下面来)(1)

■年轻演员正在戏台上表演。

我生在潮汕地区,小时候,每逢正月初一、十五,村里总会集资请来潮剧团,在临时搭建的戏台唱上几天戏。老人小孩拎来小板凳,坐在戏台前,老人听唱腔、看故事,孩子们则羡慕着台上演员的漂亮戏服,还会学着咿咿呀呀地唱上几句。

然而,当一代一代的孩子长大,离开家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戏台前的小板凳越来越少,戏班演出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2020年的春节,村里的戏台没有搭起来;2021年,早早地看到了不聚集的倡议;今年大年初一,村里还是没有戏班,我仍然没能在小广场上看上一出《柴房会》……

传统潮剧接轨社会潮流

偶然的机会,腊月廿七那天,我在揭阳见到了揭东潮剧团前团长吴文彬。走进他家时,看到的就是一个慈祥的伯伯的形象,很难将他跟舞台上的潮剧演员联系起来。但一坐下来,吴团长就用一句《仙姬送子》中的唱词“前面来的,岂是仙姬我妻?”为我们讲解了潮剧唱腔与日常说话口音的区别,“潮剧演唱时用的既不是潮安口音,也不是澄海口音,而是经过舞台选择和磨练后规范化的标准语音,叫作潮剧正音。因为我们潮汕八县‘县县有语’嘛,所以要有一个一致的标准。”说起潮剧,吴团长连茶都不用喝了。

“是啊,都是老人小孩。”“不过,元旦那天,潮剧团排了一场大晚会,那天晚上演到11点多呢!”吴团长言语中都带着自豪。有小品、有舞蹈、有潮剧,晚会排好的节目表演完了,舞台下的观众还不愿意散去,剧团只能临时加场。如果说家中有什么喜事,成功地让潮剧的舞台变得更年轻、更精彩,并收获孩子与年轻人的掌声,便是吴团长近年来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了。

吴团长知道,潮剧必须要跟社会的潮流接轨,才能让更多人愿意回到潮剧的舞台下面。所以,他自己写小品剧本,让潮剧团的演员们表演,时常与团里的年轻人一起,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而新团长陈希漫,也不过30来岁,已经挑起了潮剧团的大梁。

文化传承拓展多种形式

现在的揭东潮剧团,有50多名全职演员,最小的演员,才19岁。近几年在省市各项比赛中屡获金奖、银奖。新冠疫情影响下的这两年,演出场次从年均200场左右,骤减到50余场,演员们的收入也骤降。但新团长陈希漫告诉我们,“没有演出的日子里,也是每天都要练习的”。

除了传统潮剧的演出,剧团的“业务”在跟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拓展,演员们也不再将唱潮剧作为自己唯一的演出内容,自编自导自演的潮语小品、脱口秀,让潮剧舞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也带来了台下的阵阵掌声。

与吴团长聊起新年愿望时,不常接受采访的他,给出的回答让我甚为感动。他是无数平凡人中的一个,但他也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传承在做着自己能尽的最大的努力。

“星如灯,月如镜,火树银花不夜天……”此刻坐在家里写稿的我,欣赏着电视里传来的《陈三五娘》的唱段,想象着明年的此刻,能像从前一样,带着小板凳,坐在戏台前看一出《桃花过渡》。

同题问答

2022你的新春愿望是什么?

答:希望祖国更加强盛发展,人民更加富裕安康。(采访中,吴团长早已将他的心愿告诉我,那就是“让更多年轻人坐到潮剧戏台下面来”。)

如果能远行,2022你最想去哪里?跟谁去?

答:想跟家人一起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

■文: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