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生抱负(三国演义想写一个厚道人)

鲁迅说《三国演义》想写刘备是个厚道人,但实际上好像把刘备写得很虚伪。确实是这样,《三国演义》他是想美化刘备,但是实质上是写崩了。他就只想突出刘备道德高尚的一面,结果反而把人物写得过于单薄,把刘备身上的一些魅力点就给弄没了。

比如说一登场介绍刘备的那段话,要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的特点是什么?不怎么喜欢读书,喜欢遛狗,喜欢跑马,还喜欢音乐,还喜欢穿漂亮衣服,然后喜欢结交豪侠,所以“年少争附之”,就是那些不安分的年轻人,看见刘备就很激动,就愿意跟着刘备一块混。 而《三国演义》,尤其是毛本的《三国演义》,就把刘备喜欢狗、马、音乐、漂亮衣服这些东西都给删掉了,把“年少争附之”这句话也给拿掉。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生抱负(三国演义想写一个厚道人)(1)

其实我们想想《三国志》这个写法,就是历史书记录本身,才是合理的。因为刘备的出身不高,他这个汉室宗亲应该是真的,但是不值钱。因为和平时期,皇室的生育能力是很强的,从西汉初年到西汉末年,二百年间,刘邦兄弟三个人就繁殖了十万后代,到了刘备这儿,又过去差不多二百年,所以大汉天下几十万汉室宗亲是有的,刘备就是几十万汉室宗亲当中平平无奇的一个。他这个家世本身不像曹操,说是宦官之后,反而倒是顶级豪门。刘备出身一般,本来家庭条件还可以,但是爸爸又死得早,所以小时候还受过穷。

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刘备凭什么能够吸引人的注意?靠做一个老好人,想让年轻人热血上头,肯定不行,那就得会玩。跟这些社会上不安分的少年在一块,你们喜欢的我也喜欢,你们爱玩的,我玩得比你还好。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生抱负(三国演义想写一个厚道人)(2)

你喜欢好马是吧?咱们拉出来溜溜。你喜欢漂亮的衣服吗?我15岁的时候就去过洛阳了,跟咱们这乡下地方不一样,洛阳城里边流行款,你看我身上穿的这个。你爱听音乐吗?皇上爱听什么你知道吗?他要有这个气质。把那些不甘心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有点游手好闲又爱闹事的这帮年轻人团结起来。因为你没什么钱,你不花钱,你要把人煽动起来,最容易煽动起来的就是这批人。

刘备首先是靠这种个人魅力把人给煽动起来的,然后才显示出我智商比你高,眼界比你大,道德很高尚,梦想很感人。刘备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人。按照《三国志》的写法,他是可以理解的,而《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的道德高尚,把这种性格的复杂的地方就都给删掉了,反而人物就变得很单薄。

另外,还有一些刘备本身道德很高尚的地方,《三国演义》就渲染过头了。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生抱负(三国演义想写一个厚道人)(3)

比如说长板坡那会儿,曹操的大军在后面追,刘备在前面赶路,还带着十余万百姓。有人说带着这么多老百姓,我们走得太慢了,先走吧。刘备说不行,“成大事者以人为本”,这个事情历史书写到这,本身已经很感人了。《三国演义》在这又加了一句,说赶路,老百姓为我受苦了,于是刘备很伤心,恨不得要投江而死,这个演技就过于浮夸了。所以你不加这一笔,效果反而好,小说一加,反而把人物形象给败坏掉。

另外还有,刘备身上本来就有一些黑点,有一些污点是没法洗的。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不可能一点儿缺德的事儿不干。比如说刘备对刘璋,抢益州的地盘,对刘璋的态度肯定是道德污点。

对一个总体上来说挺厚道、挺高尚的人,在那么关键的一个时刻,还是做了一个卑鄙的选择,这种地方写出来是有深度的,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他是不能接受设定的,这个地方还硬洗。所以这种处理,都让刘备显得比较虚伪。#三国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