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水浒好汉城历史(旅游札记逛郓城)

郓城水浒好汉城历史(旅游札记逛郓城)(1)

文:东方雨

菏泽的郓城虽然很早就负有“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等众多美名,但却一直名不见经传,不被世人所知晓,而今却凭借着一部《水浒传》的名气闻名遐迩,令中外游客慕名而至、纷至沓来。

猴年的四月是一个春暖花开、适宜旅游的季节。几位朋友相约去郓城,想去寻访一千年前晁盖、宋江等众家英雄好汉的故里。

旅游车队于午后两点顺利抵达美丽小城—郓城,我们这次旅游的目的地就是郓城里最出名的景点——“水浒好汉城”。

一下车子,就远远望见一幢别样风格的牌楼。大家定眼细看,那牌楼修建得确实与众不同,造型迥异:四根方柱上方分明摆放的是四把英雄椅,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看上去奇特而古朴。两厢边竖插十几面杏黄大旗,迎风招展,好不气派。

今天的游客真是不少,大大小小的旅游车辆停满了广场。步入游客中心,里面正播放着电视剧《水浒城》里 “智取生辰纲”的精彩片段,许多游客都在这里稍作停留,等候导游购票。

水浒城的大门是一座中式古典建筑,木质结构。中间是两扇红漆铆钉大门,两边是单扇侧门。高高的屋脊上镶嵌着各式各样镇宅神兽,长长的檐牙上悬挂着四盏灯笼,门楣匾额上书“水浒好汉城”。

导游说,水浒文化城是由宋江武校投资2亿多元修建的。是一处集武术交流、水浒文化风情展示和狗娃艺术团精彩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于2007年“五一”节开始接待游客,迄今已有十个年头了。

沿着挂满大红灯笼的宽阔街市,我们缓步前行。在导游的引领下,大家一边聆听着水浒好汉的传奇故事,一边欣赏着郓城街头那古香古色的宋代建筑,此时此刻,时光仿佛已倒流,我们亦好似穿越时空隧道,跨越千年,回归到了遥远的北宋时代,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古城里发生的一切。

首先游览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三层四角楼。堂屋里,摆放着大大小小中式家具,有八仙桌、官帽椅、条几案……墙壁上,挂满了艺术品,有书法、绘画、剪纸……柜台里,摆放着手工工艺品,有绣花鞋、虎头娃娃鞋……

其中一幅手绘长卷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那是水浒一百单八将的人物绘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郓城人自古以尚武、豪爽侠义而出名,历来为武林志士云集之地,素有“梁山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名出郓城”之说。

“朱贵酒店”建在街市的端首。“朱贵酒店”在《水浒传》里远近闻名。不管是被逼上梁山,还是自愿投奔入伙,均由朱贵发射响箭引荐,它是梁山泊设立的耳目接应点。酒店的摆设简单古朴,曲尺形的柜台,当门而立;酒架上摆满了招待客人的坛子酒和烧驴肉;更有几张八仙桌和数根长条凳,那是专为过往商旅准备的,这一切再现了北宋时代的酒店风格。

郓城里还有一处酒楼——郓城酒楼,据说是宋江家开的。宋家在郓城是个大户,开的酒楼自然是异乎寻常、非同一般。酒楼分上下两层,共有十余间,算是阔绰的铺面。街对面有一所宅院名曰“乌龙院”,那是宋江与阎婆惜的住所。“乌龙院”是由当街的二层铺面与一方精致院落组成。宋江曾经在此演绎了一出“怒杀阎婆惜”的英雄故事,令天下豪杰们唏嘘不已。

街市中间有一座戏台,宋元风格。红红的布幔分列悬挂,台上摆放桌椅,好似等待演员出场。附近,还有一座比武台,单层,阔面、高大,场面要比戏台宏大的多,想来便于练武之人闪转腾挪,上下跳跃。

宋江的宅院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座豪宅,那是必须看的。宋江宅院的建筑风格可以说荟萃了中国古建筑的大部特点。从门槛的高度,以及门楼、墙壁上镶嵌的各种砖雕、花雕,房脊、屋角上的点缀,以及门窗、楼梯的刻花用料,我们不难看出,宋家的富有和奢华。宋家宅院设计特点是方正对称。对面是正房,两侧是厢房。正房高大气派,上下两层;两侧偏房,相向对称。室内的摆设为古典家具,大多是上好的木料,手工雕刻,古朴而雅致。

堂前一方天井,构思巧妙,四周廊宇环抱,地面水渠暗布,流水可以依照主人的要求收集起来,可作浇花、浇地之用,寓为“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我们很感叹中国古建筑师的聪明与才智。他们在建筑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丰富的华夏文化内涵,不管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都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及时雨茶楼”是一个有趣的去处。用宋江的名号作茶楼的招牌也是一个聪明的创意。我们可以想像古代人的爱好与情趣:每每酒足饭饱之后,踱到这里小憩一番,沏一壶好茶,慢慢啜饮,或与人闲谈,说些巷里奇闻,民间乐事;抑或开个玩笑,吐句谐语,引来满堂喝彩,尽情享受一下生活的满足,当然,这只是少数富家人的生活,与众多衣食无着的百姓毫不相干。

郓城街市上开着一家包子铺,让人颇感迷惑。记得《水浒传》里的孙二娘开过一家包子铺,那是一家黑店,专劫富商行旅,以蒸人肉包子为生。而在这里居然也开着一家孙二娘包子铺,门前摆放一辆独轮小车,上面插着一面旗子——“仁肉包”, 着实让人懵懵懂懂。听导游讲解,才知道“人肉包”与“仁肉包”之间的误解,那不过是以讹传讹的传奇故事罢了。不过,你若真的走进孙二娘客栈,看到陈列的各种厨具和摆设,不免有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后背顿觉凉飕飕的,细细想来,恐怕是小说的阴影在脑海中作怪的缘故吧!

历史上的郓城被称为“武术之乡”,所以我们在很多庭院里经常会见到练舞的器械:最多的有石磨、石锁、石墩;也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冷兵器。旅游人群中不乏有跃跃欲试着,想力举石锁,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仅能提离地面而已,众人无不错愕叹服:八十多斤的石锁不是蛮力所为。

郓城的街市铺面林立,可以感觉出北宋时期生意的兴隆、经济的繁荣。如果不是亲自到来,你断不会知晓郓城县里的精彩。

郓城的巷子也是不错的,深邃且狭窄。个别的巷子还有些独特,其中有条巷子道路是用弃用的石磨铺就,不仅独出心裁,更是废物利用。虽然下过一场小雨,上面有些积水与湿滑,但也不会妨碍行走。

大街上,穿着宋式服装的“杂役”在不停地清扫大街。还有一些长袍马褂打扮的生意人当街大声吆喝着,卖力地兜售商品。商品里面武术器械居多,木制的、铁制的;更有一些精巧的小玩具很讨孩子们的喜欢,生意十分兴隆。

郓城县里还有一座出名的村落——东溪村,那是梁山第一代头领晁盖的故乡。穿过一条巷子,我们来到了晁盖故里——晁家庄。从远处看,晁家庄像一座城堡,高大而坚固。穿过门洞,导游带我们走进迷魂阵。迷魂阵是建在城墙里的,在长长窄窄而又七拐八拐的过道里,我们分不清东南西北。仅容二人行走的暗道,行走亦不太顺畅,大家紧跟导游的脚步,寸步不舍,生怕出点岔子,独自一人跟丢了。

从一处狭窄楼梯攀上城头。在这里,我们可以眺望远处的田野与村庄,也可以俯瞰整个晁家庄园:庄园里的建筑呈南北走向,东西对称;城墙高大宽厚,四角设有角楼,真可谓固若金汤、戒备森严。庄园内房舍星罗棋布般规划有序,看那殿宇楼阁:雕梁画栋、鳞次栉比,廊宇相接,气势恢宏。

顺着楼梯,我们又进入一条更加迷茫的通道。通道内的墙壁镶嵌三维人物画像,分别为水浒中的众家好汉。脚下路面起伏不一、暗布重重机关,我们小心翼翼,迤逦而行。通道中的光线时明时暗,迷雾重重,若不是人多,稍稍胆怯的人还真会惊恐万分呢!

迷魂阵的出口设在花园。那是一处很隐蔽的地方,若是不稍加注意,你断难发现。它在一块大而圆的磨盘底下,低矮而狭窄。我们是侧着身子,低的头,匍匐而出,若无导游的从旁相助,怕一不小心就会遭受到一点小小的“伤害”!

晁家花园是建在房屋之上的,平整而宽阔。中间建有一座双层四角凉亭,游客可以在里面纳凉、品茶、闲谈或会友,也可以在此凭栏远眺。

走出晁家庄园,耳边传来“咚咚咚”的锣鼓声。导游说,武术表演就要开始了。武术表演是水浒城里的一大景观,那些参加武术表演的孩子们都是上过春晚的,他们曾是《狗娃闹春》里的主角,很有武术功底。大家纷纷跑去观看,想一睹狗娃们的风采。

随着“咚咚咚”的锣鼓声响,古戏台上,孩子们次第出场,接二连三地来个就地十八滚,他们像一群闹春的狗娃,腾空跳跃,来回穿梭,展现着青春的活力,着实惹人喜爱。我们能够亲临其境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的确又一件幸事。

天色渐暗,规定的时间已到,导游的电话一直催个不停,但由于意犹未尽,大家都不忍离去,等到最后一个武术造型表演成功后,大家才匆忙转身,急急去停车场汇集。

半路有位同伴说,景区内还有一处景点——“郓城县衙”。大家面面相觑,流露出遗憾的神情,最终恋恋不舍地走出水浒城。

虽然有些遗憾和不足,但收获总比缺憾多。大家欢笑着乘坐上返程的大巴车。

汽车缓缓驶离了郓城,人们依然兴趣正浓地谈论着水浒城里的故事。虽然游览时间仅有短短的三个小时,却都觉得不虚此行。

好汉城里走一遭,好似自己也当了一回好汉,探访水浒好汉们的故里,每个人收获了一份满满的豪情!

郓城水浒好汉城历史(旅游札记逛郓城)(2)

朱贵酒馆

郓城水浒好汉城历史(旅游札记逛郓城)(3)

仁肉包

郓城水浒好汉城历史(旅游札记逛郓城)(4)

大街街景

郓城水浒好汉城历史(旅游札记逛郓城)(5)

沿街商铺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