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

今天特意来写《洛丽塔》。因为我发现很多阅读《洛丽塔》的人都会中途弃文,或许是因为主角超脱于道德伦理的那种病态心理带来的不适感,或许是因为翻译本中带来的大量注释与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确实给读者带来了一定困难。但是我发现,《洛丽塔》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文化型旅游景点,如果有人愿意再读这本书之前,看一看这本书涉及的“趣味知识点”,那么在之后的阅读流畅度可以提升很多,整体的观感也会大有不同,希望我能把美的感受带给你们。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1)

看《洛丽塔》没多久,就看到有读者说,能将一个变态的臆想写的美好如诗歌一般,真的是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情。

是的,正如著名作家苏童在《虚构的热情》中所说:“乱伦和诱奸是猥亵和肮脏的,而一部出色的关于乱伦和诱奸的小说竟然是高贵迷人的。”

特别是《洛丽塔》的开头,可以堪称是几个经典开头之一。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简简单单数十字,就感觉洛丽塔这个名字被亨伯特在舌尖辗转过千次。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2)

而这本书的知名度,也是极高,特别是自《洛丽塔》被搬上银幕之后,已被誉为二战后影响世界的一百部小说之一。可以说,这本书为纳博科夫带来了国际声誉,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甚至后来到后来,洛丽塔成为了一种标志与文化,掀起了一种特别的服饰潮流。

但讲回到1955年,这本书的诞生,却是异常坎坷,因为它自诞生起,被世人定下的标签就是“色情的”。

约翰·戈登就对其下了结论:“这是一本肆无忌惮的色情作品,是他读过的最为肮脏淫亵的书。”

这直接导致《洛丽塔》4次投稿都惨遭拒绝,甚至纳博科夫本人,都曾经想将小说销毁,因为出版商说,这本书虽然真的很棒,但是如果硬要出版的话,出版商和作者都要去坐牢!

但是这本小说,最终,还是以“色情小说”的形式被出版了。有趣的是,这个定义却让它所服务的那群购买者相当失望,因为作品本身,并不符合他们的需求和期待。

作者揭露:曾经有一家出版商雇佣读者阅读这本小说,结果没有一个读者读过188页,原因就在于当他们发现自己所期待的色情场面没有出现时,他们就感到乏味了,难以继续读下去。

自此,《洛丽塔》似乎辗转无门,不知道归处,直至后来,当《洛丽塔》被搬上银幕之后,更多人愿意从原著中探索其原型,才再次被这本书华丽繁复的语言所打动,发现了它的价值所在,尤其是对它的艺术风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

阿佩尔曾说: “其精巧复杂的文本布局使《洛丽塔》成为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几部顶尖级原创性小说之一……借用博尔赫斯充满自信的话语来说,《洛丽塔》当属创造自己文学先例作品之列。

甚至有人认为“纳博科夫通过象征、讽喻、暗指及多语种的表现手法营造《洛丽塔》这一座艺术的水晶宫。”

那么,今天我将用解密的方式,来讲一讲,为什么这本在色情定义间左右跳摆的书能引起众多学者如此高的赞美。

解密第一层:文字丨从文字暗喻找寻纳博科夫的巧妙迷思

①男主角亨伯特·亨伯特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3)

纳博科夫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聊过这个名字,他觉得这种双重的轰隆声会让人非常反感,所以反而带给人名一种特殊的暗指,暗示了该角色行为与性格上的双重性。毕竟,从小说来看,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40多岁中年男子隐蔽私密的种种臆想与对少女的破坏性行为,但是披上角色本身的设定,他还是一个看上去十分儒雅有味道的教授。

而且,有趣的是亨伯特(Humbert)的原名发音,与猎人(hunter)很像,也就暗示了他是少女洛丽塔的“猎人”,时刻追逐又掌控着洛丽塔。

②洛丽塔唯一曾为之疯狂的男人奎尔蒂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4)

奎尔蒂在文中,是一个同样有着恋童癖的剧作家,尾随了亨伯特与洛丽塔一路,最终拐走了洛丽塔,却因洛丽塔不肯拍摄色情视频,而抛弃了她,在这里,他的名字(Quilty)让人很容易与罪恶(guilty)非常相似,暗示着这个人物是有罪的

③洛丽塔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5)

小说女主人公洛丽塔的正式名字为多洛雷斯·黑兹(Dolores·Haze)其中Dolores源于希腊语Dolor,含义是“伤心,痛苦”,而Haze则指则指Hare,暗示她就是亨伯特所追逐的猎物。有时候,亨伯特还会称洛丽塔为“宁芙”即“小精灵”,显示出洛丽塔时常被亨伯特看成是一个一种幻想的标志物。

正像亨伯特自己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我疯狂占有的并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是另一个想象出来的洛丽塔——说不定比洛丽塔更加真实,这个幻象与她重叠,包裹着她,在我和她之间漂浮,没有意志,没有知觉——真的,自身并没有生命。

④数字的重复使用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6)

文中还有很多重复的使用,比如亨伯特第一次遇到洛丽塔,就在街区的第324号;他和洛丽塔第一次过夜时,旅店的房号也是324号,在亨伯特后期查询奎尔蒂下落时,发现他们长途旅行一共住过324家旅馆,这样重复的数字使用,给全文带来了一种虚虚实实的玄幻色彩。

就像纳博科夫在《洛丽塔》的后记中所说的: “对我来说,虚构作品的存在理由仅仅是提供我直率地称之为审美狂乐的感觉。”

可以说,他狂放的姿态与在文字间肆意妄为的创作形式让《洛丽塔》整体呈现出一种带解锁的病态美,我们无从得知这些设定是出于作者的巧妙心思,还是只为了在取名选数字中取巧,但是正是这种一环扣一环的解锁模式,让全文的创作体现出了未知的美感。

解密第二层:写法丨从虚实之间的图像叙事法,体验《洛丽塔》的美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7)

从豆瓣的读者评价中,讨论最多的,就是翻译本有多差,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翻译好的一本书,里面要掺杂大量的法语,再通过注释的方式去解释。但事实上,在看书过程中,我也看到过一些读者在表达《洛丽塔》的文字之美,为什么同样一本书,营造出来的评价却可以是迥然相反的呢?

这和作者的笔触有着很强烈的关系。

有看过原著的读者讲,原著的笔法非常之美,全篇的文字中有大量的押韵,读起来像诗歌一样美妙。

而留存的法语,更是翻译者的一番苦心,因为亨伯特一般只有在情绪起伏特别大的时候,才喜欢掺杂大量的法语,就像洛丽塔只有在卖乖的时候,才会讲法语一样。更不要提《洛丽塔》一书中夹杂了各种不同的写法和语言,可以说,在这一本书中,除了英语和俄语之外,还有法语、德语以及拉丁语的使用。想尽量将其中韵味保留下来,对于翻译者来讲,确实是有着非同一般的难度。

在《打开洛丽塔之门》一书中,卡尔·普罗怀总结出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用暗指或戏仿的方法涉及60多位西方作家。这其中还附载着忏悔录、自传体、日记体、侦探小说、心理分析、意识流小说、童话故事、游记等另类体裁。

可以说,单从小说的创作形式来看,《洛丽塔》绝对独树一帜。

但是从体验美感来看,还是要回归洛丽塔本人。可以说《洛丽塔》全文,在描绘洛丽塔上,下了绝对精细的功夫,一方面,从亨伯特接近变态般精细的描绘下,洛丽塔仿佛近在眼前,她的身形、服饰、大腿维度,甚至连骨头的形状,无一不精确的,宛若真人近在眼前。亨伯特看洛丽塔的时候除了后面无限的温存,大多是病态的。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8)

那是同一个孩子——同样娇弱的、蜜黄色的肩膀,同样柔软光滑、袒露着的脊背,同样的一头栗色头发。她的胸口扎着一条圆点花纹的黑色围巾,因而我的苍老而色迷迷的双眼无法看到胸前两只幼小的乳房……我一下子认出了她肋上的那个深褐色小痣……我又看到了她可爱的、收缩进去的肚子,我的往南伸去的嘴曾经短暂地在上面停留;还有那幼小的臀部,我曾经吻过短裤的松紧带在她的臀部留下的那道细圆齿状的痕迹。

开始他愿意把自己形容成一个大蜘蛛,靠着可怜巴巴的样子和千般谋划的心思靠近洛丽塔。

受伤的大蜘蛛亨伯特。我一定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接近她,我似乎从望远镜的反端看到了她,于是我像一个中风病人似的专心致志地用软弱无力、扭曲变形的四肢朝着她的紧张、瘦小的臀部移动。

后面,洛丽塔的母亲死了,他终于在与洛丽塔的美国之旅上把洛丽塔拐上了床,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依旧是怪异的。他与洛丽塔之间又是似亲非亲的关系,他管控着洛丽塔,无时不刻想掌握着她的一举一动,生怕任何人拐走他的洛丽塔,他恐吓她,打她,却又毫无尊严的在下一刻扑过去求她。他看洛丽塔的姿态不似洛丽塔是他的“生命之光”,而似洛丽塔是她抓不住的虚影,越美好,越要逃跑,他每每用侦探似的目光,查看着洛丽塔的一举一动,他在金钱上受制于洛丽塔并屈服于她,却又在现实中以一个病态的暴君的样子管制监视着她,那个曾经在门窗后戴着望远镜的“大蜘蛛”不见了,但是你却觉得这个人永远在暗处,心里住着一个无法控制的恶魔。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9)

我心里对大自然的唯一的怨恨就是我无法把我的洛丽塔从里朝外地翻过来,用贪婪的嘴唇去亲她那年轻的子宫、她那未经探究的心脏、她那真珠质的肝脏、她那马尾藻似的肺和她那一对好看的肾脏。

有趣的是,在全文中,亨伯特叫的最多的就是“我的洛丽塔”,这个看上去热情似火,却充满了掌控欲的称呼,他说“在我的怀中,她永远是洛丽塔”,似乎将洛丽塔定型成那一刻的永恒被他所禁锢,但是书中的“洛丽塔”毕竟是个鲜活的小姑娘,就算书中她的价值都是通过亨伯特病态的臆想得以实现的,但是未描绘出的,洛丽塔本人在依附亨伯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心思,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所以她最终用尽心思,离开了他。

解密第三层:人物丨从亨伯特的心理特征探寻他以悲剧收场的原因

①亨伯特的梦幻源头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10)

亨伯特13岁时,与同龄少女安娜贝尔有一段懵懂又热烈的情感,但是在他们分别的前一日,他俩来到荒凉的海滩,正打算激情似火的黏在一起,却被两个洗海澡的人打断了,而自那之后,仅4个月后,安娜贝尔还死于伤寒。这对少年的亨伯特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创伤,他多次回忆灾难之后的场景,甚至还患上了某种精神性疾病而多次住院。他的情感永远停留在了13岁那个特别的时期,自此之后,他对9-14岁的少女就有了病态的迷恋,这种迷恋一直持续了24年,亨伯特才终于摆脱了她的“魔力”,将这种情感移情到了洛丽塔身上。

当亨伯特终于在房东家看到了自己曾在公园中一见钟情的那个女儿,他毫不犹豫的住进了他原本并不感兴趣的房屋里,甚至后来与房东结婚。

可以说,是他患病的创伤在牵着情感往前走,他将无限的被扼杀的情思放在了洛丽塔身上,再被这个有点莽撞又狂野的女孩子“牵着走”。每一次,他的道德理智在犯罪的边缘徘徊时,都会被洛丽塔推动着,更进一步。而洛丽塔母亲的死亡,让他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逃亡,加剧了他开展“捕猎”的空间,一步步将洛丽塔缠绕,困锁。

②亨伯特的自我肢解

洛丽塔是什么样的人(透过中年老男人病态性之臆想解读洛丽塔背后的文字书写)(11)

后来,洛丽塔被困于亨伯特的掌控之下,虽然亨伯特在尽量满足洛丽塔一切的物质上的要求,却在洛丽塔的行动上捆上了层层锁链,他甚至说:“”只要能把我的洛丽塔关在一个地方,我对住在何处实在并不在意。”

但是这会逼疯洛丽塔,她渐渐清楚地意识到,即使最悲惨的家庭生活也比乱伦的同居要好得多。

所以她最终还是和追踪他们的剧作家奎尔蒂走了,他以为这个男人能带她逃离亨伯特的变态掌控,却发现奎尔蒂也具备着同样的癖好,奎尔蒂坚持让她拍摄情色电影,她却因为爱奎尔蒂而坚持不拍,最终被奎尔蒂轰走了。她四处漂泊,最终遇到了现今的迪克,并成了家。

于是亨伯特把钱留给了洛丽塔,却前去杀害了情敌奎尔蒂。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奎尔蒂就是另一个他自己。谋杀奎尔蒂,就是在逐步肢解自己,走向死亡。

他压在我身上时我觉得像要窒息。我又压到他的身上。我们又压住了我。他们又压住了他。我们压住了我们自己。

他们有着相似的爱好,都是中年恋童癖,甚至在身份上也差不多,都有着相似的文学功底,但是他们却又有所不同,因为在情感上,奎尔蒂是让洛丽塔疯狂的人,而亨伯特在洛丽塔心目中,最多是一个有着变态的性格,却可以提供金钱帮助的继父,他恨奎尔蒂“抢”走了洛丽塔,却又不珍惜她,更恨奎尔蒂身上那个隐形的病态的他自己,那么,不如先杀死对方,灭掉那个潜在的他自己,作为给洛丽塔最后的赔罪。

通过这样的自我肢解,完成他的一生,也不算冤枉。

总的来讲,《洛丽塔》确实是“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却不能单单被看做是“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因为这之中涵盖的文学性,足以让其成为最受争议的文学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