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演唱(铺天盖地到处竖起电视机天线那场面)

……理理那些事(影视音响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电视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不过,要看好电视节目,首先得架设好接受电线。这时各家各户各显神通,制作好的天线,住平房的就架设到房顶,住楼的就安到楼顶。於是,一付付象雷达天线似的,电视机接收天线,就象蛛网似的,布滿城市各小区的上空,成了那时特有的一种景观。

曾记否演唱(铺天盖地到处竖起电视机天线那场面)(1)

我所在的是一个较大的钢铁企业,本身就不缺少钢铁材料。家家户户制作的天线,可以说乏用料。工厂的边角废料,大家便变废为宝,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电视天线。於是那时候开始,民间流行出,世界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的顺口溜。

科技的发展,一时一个新产品,一时一个新景象。上述这种景象反映出影视音响产品,不断更替发展中的一个瞬间景象而已。

就咱们新中国,这一行业的发展,凭自已有限的记圮,和大家一起理一理,看看是不是这回事,忘却的大家也可以补一补。

小时候,即刚解放不久,所为影视也就看电影,且多数在露天看。尤其是在农村,放映队下乡放电影,不管春夏秋冬,全在露天大场子上看。有的搬个小凳子,有的干脆席地而坐,说实在的,这样也其乐融融。后来,条件容许,也到电影院里看电影,那时电影院多为大礼堂性质,能容纳几百上千人,不象现在多为小放映厅。

音响之类,有身份人家,有部留声机,那是一种高雅享受。后来,农村有了有线广播,可收听中央广播电台播放的节日。单位或政府开大会,有喇叭及功放设备。后来农村公社或生产大队,迠有广播站,除了播放节目,有时播个通知之类。

曾记否演唱(铺天盖地到处竖起电视机天线那场面)(2)

电视,在大学时期,好象听说学校有一台,是电子管元器件组成的,个比较大,还不对外开放,一般学生看不到。

曾记否演唱(铺天盖地到处竖起电视机天线那场面)(3)

音响产品,到七十年代以后,就发展较快了。无线电收音机,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个大到小巧玲珑,款式越来越多,携带也非常方便。大学毕业后,有了工资收入,没多久我就买了台牡丹牌收音机。回老家时带回去,没事时拿出来掛到树上,或其他高处开开,连街坊邻居都能听,觉得挺风光的。

曾记否演唱(铺天盖地到处竖起电视机天线那场面)(4)

八十年代,可说这些都突飞猛进似的发展。尤其电视机,最早个别人家,出现九寸的,人家先享先得。后来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有十四寸的,十七寸的…等等。以及起先是黑白机,后来是彩色的,原来体积大,后来变液晶,薄的可以掛墙上。 电视接收装置,开始收看,各家各户装天线,即我开始说的那种景象。后来单位建设有电视台,装上闭路电视。城市也有了有线电视台,各家各户装的电视天线,就寿终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又宽带进万家,变成什么收看lP电视节目了。

曾记否演唱(铺天盖地到处竖起电视机天线那场面)(5)

随着而来的,广播音响方面,也花样不断翻新,什么收录放机,什么功放,什么音箱。一个个发热友出现,音箱功放看谁的豪华,谁的音质好。公用方面,歌午厅,卡拉欧K厅到处都有。就连跳广场午的老太太们,用那豪华的音响设备,播放出优美的歌曲,兴高彩烈地随曲起午,如此健身,乃不亦乐呼!另外,大电视看着不过隐,还可以装个大投影来享受。

曾记否演唱(铺天盖地到处竖起电视机天线那场面)(6)

如此这般,不一一赘述。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