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

文 | 柯蛙

骄傲,有两种意思。

第一种,负面,对于个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胀与炫耀。

第二种,正面,对于达成目标,感到自信不悔

对于这位演员来说,骄傲是他的自我认知,更是他的标签。

评价他,能且只能取第二种意思。

赵立新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

物极必反,小鲜肉和爱豆还没火多久,老戏骨这个词出来了。

可如今红了呢?

一点没变,他依然是那个严于律己天生骄傲的演员。

他自己说的:“骄傲感一直都在,只是现在大众接受的多了。”

大家从《声临其境》认识了赵立新,然后向他的其他领域延伸。

比如话剧《大先生》中的鲁迅、瑞典话剧《父亲》。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2)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沈一石、《于无声处》中的陈其乾、《芈月传》中的张仪。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县长史为民、《芳华》里的宁政委。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3)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4)

尽管在《声临其境》上,赵立新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但他却把这次经历比喻成一场美丽的车祸。

他对于这次突然闯入的走红,抱有警惕,有褒有贬。

这就是一个好演员的自省机制。

说到演技,很难评判赵立新哪个角色演得最好。

因为几乎没有不好的。

对一名好演员而言,优秀只是一种本色,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

只有对没演技的,才会有灵光一现突然炸裂这种说法。

比如在最近热播的《远大前程》中,这部剧是好是烂,不去评判。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5)

但是在赵立新的部分,是毋庸置疑的好。

《远大前程》是民国的,赵立新喜欢这种带点年代的。

为了演好这位传奇人物杜月笙,他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老照片,看完了成套的《杜月笙传》。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6)

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动作,“穿长衫时右手插兜”。

他认为杜月笙是从水果小贩起家的人,发达后也会保留从前的习惯。

赵立新说类似这样的话,要想演好角色,得先钻到人物里,钻进去了,就成了,他自己会演。

剧中的三大亨,除了杜月笙外,另两位是黄金荣、张啸林。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7)

赵立新说他演的杜月笙,求的是这三人中的“稳”

行事风格要八面玲珑,既能以德服人,又能慧眼识人。

面子上要有人情味,要儒雅;骨子里必须是阴险狡诈,比谁都狠。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8)

举一场戏。

洪三第一天来霍公馆报道,兄弟严华让他带一封信给霍天洪(黄金荣)。

这其实是一封信措辞犀利的勒索信,但洪三不知,以为是一封自荐信(或者他装作不知),就交给了黄金荣。

洪三上班第一天,就带了这么个炸弹给三大亨,会是什么反应呢?

看三位的表演。

第一个看信的是黄金荣,他的表情分别是:

还没看信时,是喜,因为感兴趣。

看完了之后,惊,睁大眼睛,马上起立。

然后是怒,但怒而不发,强忍了怒火。

最后头仰着向天,把信给了老二张啸林。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9)

张啸林的反应很简单,暴怒。

“妈的!简直不想活了!”拍桌子,骂娘。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0)

过了没多久,杜月笙看到了这封信。

他的反应首先是笑,长笑。

他这里的笑,是一种自信的笑,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笑。

然后说这样的人只有两种,“天才?疯子!”

这四个字,赵立新分别用了两种语气。

说“天才”时,好奇中也透着不屑。

说“疯子”时,瞳孔放大,眼中的怒,则比龇牙咧嘴的张啸林要更为笃定和威严。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1)

然后他说出了解决办法,很简单。

一、把钱分给劳工;

二、杀了他。

有礼有节,干脆利索。既杀了严华,又得了民心,又可谓阴险奸诈之至。

从这一场戏,三人的性格特征、行事风格,以及今后的仕途、日后的声名、历史的评判,便一览无余。

赵立新对角色的精准拿捏,也尽显无余。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2)

再说到张黎导演的神剧《大明王朝1566》。

赵立新演了一个跟自己很像的角色,富商沈一石。

倒不是因为“富商”二字像,而是那一股骄傲劲儿像。

他本是富可敌国的巨贾,但却身着粗布麻衣,低调至极。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3)

他攀附阿谀,周旋于权贵,在一片黑暗的政局中摸索前行,但也未能幸免于难。

他的“骄傲”是他的冷静,是他的绝顶聪明和满腹才情。

他懂诗,懂音乐,听得了《广陵散》,写得出千古诗。

因为商人身份的低贱,却只能雅歌投壶,寄情于勾栏酒色。

他是骄傲的,也是无奈的。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4)

正是他身处其中但抽空于外的“冷静”,让他看到了大明的败絮其中,大厦将倾。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5)

尽管他看得到,但却逃不出。

最后,他把自己的死,化作了一声悲壮的号角。

“侯非候,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

而娱乐圈的浑浊和喧嚣,和“大明王朝1566”是像的。

所以说赵立新和他演的沈一石,在某些方面都像是个误入漩涡的文艺青年。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6)

同样是才情满腹,赵立新只是把沈一石的《广陵散》,换成了如今的肖邦,把屈原换成了亚里士多德、普希金。

他热爱文学,爱诗、读诗、也写诗。

也好酒,在苏联留学时,就有品酒的习惯,但鄙夷中国的酒局饭局上的陋习。

他崇尚自由的思想,不喜欢集体行为,因为很大程度上就会成为没有观点和思考的“乌合之众”。

现实中的赵立新有一种复杂的气场,孤独、精致、随性、诗意、机敏、纯真.....

雄心勃勃,又无欲无求;无比精确,又肆意妄为。

赵立新惊艳写真(赵立新就成了远大前程的)(17)

这些特点看起来处处矛盾,但又齐聚在他的身上,缺一不可。

它们共同汇聚成了一个演员的最佳状态---

赵立新,天生骄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