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

三山毓秀,渚水流芳。千年古文化村落西天尾澄渚村,人文荟萃,山水优美,澄溪清澈蜿蜒,涵养了多少名人雅士。澄渚村是莆田有名的进士村,自唐代起这里曾走出过二十多位进士。“一门九刺史,三代五廷魁”“七叶联芳”等佳话皆出于此。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

澄渚村古称“陈俞”,《俞氏族谱》中有记载:“澄渚之地,陈俞世族居也。”后唐代邑人林蕴改“陈”为“澄”,改“俞”为“渚”,澄渚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村里现存多处古建筑、古陵墓、古桥梁、名人碑刻等。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文化村。

九牧祖祠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

重建的九牧祖祠牌坊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

重建的九牧祖祠牌坊

九牧祖祠位于西天尾龙山村乌石自然村(乌石古属仁德里澄渚村,近代析出属龙山村),唐朝天宝年间,林披由北螺(今西天尾林峰村)移居于此。他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明经科及第,历仕临汀令、太子詹事、兼苏州别驾、刺史。林披有九子,分别以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蔇为名,他们各个争气,皆官至州刺史,时称“一门九刺史”、“九牧林家”。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

祖祠在上世纪80年代曾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被重修,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不少的古迹。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6)

祠堂外矗立着一块清代阙下、九牧、游洋三宗共修祖祠碑记。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7)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8)

祠堂门楣上有明成化年间留下的“九牧祖祠”的石额,背面是“莆林祖祠”。左右两旁有堂联“一门九刺史,三代五延魁”。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9)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0)

祠堂内有一块椭圆石头,上面书题“乌山”,下面刻有五言诗“乌石开灵境,白云护草庐。径中松菊在,解组赋归欤”,这是林披长子林苇手迹。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1)

旁边还有一块唐代大石砚,造型独特,砚中还有雕刻一只乌龟,造型憨态可掬。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2)

九牧祖祠原是林披的墓祠,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前埭房知府林鸣盛、材行房知府林及祖主持重建,并绘林披与其九子像于其中。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3)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4)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5)

九牧祖祠旁边是天后宫,奉祀九牧林后裔妈祖林默。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6)

三台拱曜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7)

在九牧祠堂后有一墓陵,为莆田林氏阙下、九牧、游洋三衍派开基祖林韬、林披、林昌三兄弟的合葬陵墓,穴名为“三台拱曜”。其中“三台”既指三山,又喻林韬、林披、林昌三个家族如三峰并峙。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8)

原三墓规模宏大,但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现存墓陵为2005年重修。

梯云斋·宁昌庙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19)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0)

梯云斋也称澄渚书堂,位于澄渚村庙前自然村,这是福建第一所乡村官学,为唐贞元年观察使李琦所建。梯云斋创办之后,一时“比屋业儒,俊选如林”。

后来梯云斋几经兴废,在明中叶的时候有多处坍塌,明弘治庚申(1500年)俞钊一行人在原址上重建,并留下《梯云斋记》石碑。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1)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2)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3)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4)

梯云斋在南宋年间改名为“宁昌庙”,庙内还有“帝懋乃功”匾额。相传南宋末年帝昺被元兵追赶,南下途经莆田时,威武圣侯显灵驱赶元兵,保护圣驾,于是帝昺钦赐“帝懋乃功”匾额。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5)

小编去时,澄渚村正在举行教学基金嘉奖会,给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可见澄渚村对后人学业的重视。他们希望后辈们能向先人学习,奋发向学,传承薪火,为乡里争光。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6)

龙凤榕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7)

梯云斋前有两株参天古榕树,村里人都称之为神树,相传是俞氏先祖在所住之处东面,种下二十株榕树,但如今只剩下两株。一棵似龙飞,一棵凤舞,所以被称为“龙凤呈祥”。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8)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29)

古榕树历经近千年仍生机勃勃,树干伟岸,盘根错节,遮天蔽日,成了许多村民闲聊休憩的首选之地。

慧泉井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0)

在古榕树旁,梯云斋前有一口古井,相传是创办梯云斋时,为解决学子用水所凿,历经千年不干涸,据说当年那些赴京赶考的学子饮下这井水之后,大多都金榜题名,用本地俚语来说就是“聪明花开”,所以乡里人都尊称这口井为“慧泉”。

最乐堂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1)

村干部姚健带我通往最乐堂时,途经一廊桥遗址。他说在明朝时,俞里有一位大官,他坐船在澄溪渡头上岸后,是下人用大轿子抬回家,于是修了一段从渡头直通俞里村的廊桥。如今廊桥已不在,只剩下两三块桥石。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2)

往前步行几步,在一片绿林之中有两块旗杆石。旗杆石也称旗杆夹,它是用来固定旗杆而制造的一个基座。

在旧时,家族中有人考中举人、进士便有资格在住处或祠堂前方立一对旗杆,以彰显身份,光宗耀祖。从这两块旗杆石也可看出,澄渚村人才辈出,英才济济。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3)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4)

最乐堂是俞琏(明成化年间贵州输边,诏赐七品冠服尚义郎)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所建造,占地面积约为700平方米,俗称“下大厅”。最乐堂是俞氏世家迎宾接客、延纳官员的厅堂,保持明代府第的格局。只可惜现在这里杂物乱堆,不免让人感到唏嘘。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5)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6)

大堂内还悬挂着“俞氏宗祠”“进士”的匾额。同行的村干部姚健说,这块“进士”的匾额之前还被人偷过,后经过多方力量最终寻回。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7)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8)

敦叙堂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39)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0)

被称为“莆阳第一堂”的敦叙堂现位于澄渚村俞里234号,是俞钜与其兄弟俞钝在明成化二十年(1845年)共同建造,俗称“上大厅”。该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厅、天井、正厅组成,门匾“敦叙堂”为明代理学家周瑛所书写。敦叙堂是俞氏世家迎宾接客的厅堂,前面的大埕是族裔举行祭祖或节庆的场所。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1)

立生居第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2)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3)

立生居第的主人是俞立生,该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宅第内三进三厅六天井。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4)

立生是明贵州布政俞维屏的玄孙,在江浙一代经商,家道殷实。姚健说当年盖这座房子的时候,“三年挖地,十年建房”,想来建造这座大厝花费了主人不少的心血。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5)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6)

可惜立生居第被岁月侵蚀,已有些破败。由于缺少资金,年久失修,古厝外墙露出土格,有墙面还破了一个洞,小编越看越觉得可惜。在外乘凉的大婶打趣说“天天看见有人来拍照,就是没人来修”。

澄渚桥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7)

澄渚桥俗称“大头桥”,是宋绍兴年间李富修建,元泰定年间俞尚宽重修。澄渚桥坚固美观,至今桥基、桥身仍保存完整。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8)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49)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0)

桥面上有多位捐石者的姓名,上面还有古地名“陈俞”二字。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1)

名人题刻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2)

在澄渚小学附近,路旁有五大碑刻石碣隐藏在灌木丛中。

其中的“耕云”“钓月”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留。据说当时朱熹途经莆田,来此讲学时所留。

“俞氏世家”是明代著名书画家陈献章所留。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3)

“福水”“寿山”与梯云斋前的石碣“澄渚”是由明代俞里乡贤俞钊所留。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4)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5)

在澄渚幼儿园大门上还有两个石刻,分别是“甲科世第”和“七叶联芳”不知是谁人所作。这两个石刻讲述了澄渚村俞里的俞氏家族,自俞钊到俞逊,祖孙七代蝉联科甲,时称“七叶联芳”。

结语

漫步在澄渚村中,这里水道纵横,古桥错落,宁静恬淡。千百年来,澄渚村走出了许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那些散落在各处的古厝、石刻、匾额成了澄渚村那段辉煌岁月的零碎印记。

斑驳的墙面,掉漆的雕花,斜横的房梁,纵使岁月磨损了当年的风光,但依然吸引着无数前来寻觅的人。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6)

夕阳的余晖慵懒地晒在澄渚村,她静默地待在其中。那狭长幽静的老街旧巷收藏着鲜为人知的往事,她在等人,等听故事的人...

莆田系四大家族核心人员(莆田这户人家生的9个儿子全都当大官)(57)

参考文献:《澄渚人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