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

很多摄影师都有自己比较偏爱的风格,我比较喜欢朦胧柔和,情绪化的图像。早先拍照的时候,我总是会用大光圈搭配涂了凡士林的UV镜或者柔焦镜来拍出虚幻模糊的感觉。但最近,我开始用灯光搭配不同的配件,来尝试实现动态拖影效果,为照片增添飘渺莫测的梦幻气息。

动态拖影是慢门拍摄时相机和拍摄主体间形成的相对运动产生的,一般要在弱光环境下进行。场景不需要很复杂,往往选用深色背景,注重充分利用灯光来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情绪,从而实现创意十足的照片。下面我会用三组照片来加以说明。

重返七十年代

这组作品的灵感来源于2017年《权利的游戏》海报。所以选用了红色和绿色的背景布以及墨绿色的连衣裙,配以卷发,整体营造出70年代复古的感觉。红绿的互补色搭配会非常地出挑,需要控制好明度和纯度,让它们不要过于艳丽。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1)

EOS 5D Mark IV F2.8 快门1/6s ISO 1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2)

图1

布光如图1所示。一柄M深款银反光伞聚光端做主光(图1中B位)。一个去掉柔光布,并安装了栅格和洋红滤色片的白色雷达罩打顶光(图1中A位),来增加照片层次。同时,加入了对于背景幕帘以及头发的照明,让照片具有舞台效果,将传统油画风格中融入了更多现代的感觉。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3)

EOS 5D Mark IV F2.8 快门1/6s ISO 1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4)

银色深款反光伞

这组作品的主光使用了银色深款反光伞。它和柔光箱最大的区别同样在于,反射出的光线比较均匀,不会出现光轴照射部分过亮的情况。而银色涂层的反射光线则更为直接,减少光线损失,同时还兼具变焦功能。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5)

EOS 5D Mark IV F2.8 快门1/8s ISO 1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6)

EOS 5D Mark IV F2.8 快门1/6s ISO 100 焦距123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这组照片中,整个环境对光线并不是很敏感。所以无论相机再如何抖动,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加上全都受到后帘同步的影响,所以除了最闪亮的皮肤部分有幻影外,整体效果则多了些柔焦的感觉。

创造绚丽色彩

不同于上组拍摄,这组照片加入了滤色片的使用。滤色片可以为画面制造绚丽色彩,那么服装和场景设计就要尽可能简洁,以免削弱人物和光影的表现力。黑色毛衣既不抢镜,又不被色彩所影响,是我的最佳选择。而珍珠妆面以及金色的耳坠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从而加强光线晃动的感觉。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7)

EOS 5D Mark IV F4 快门1/6s ISO 1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在使用滤色片渲染色彩时候,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定色彩。通常来说,我都会选择一对补色来进行搭配,因为那样视觉效果会非常凸显,整个观感也会非常新奇。值得注意的是,在拍摄黑背景时,这样做其实完全没问题。但在拍摄白背景时,补色在背景上重叠之后就会变成白光,减弱整体的氛围。所以整体的颜色搭配,需要以临近色系的协调色来组合。最终我选定了蓝色、紫色为主色调。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8)

图2

布光如图2所示。先确定氛围光,人物左右两侧(图2中A位和B位)分别是安装了紫色滤片和蓝色滤片的灯光。左侧挡光较少的紫色灯光上,装了一个带有栅格的白色雷达罩。右侧挡光较多(4档)的蓝色灯光上装了一把M号深款反光伞,起到提亮光线、降低电池压力的作用。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9)

EOS 5D Mark IV F4 快门1/6s ISO 1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两者都有柔光效果,这样侧光就不至于因为肢体或是头发的阻碍,而在脸上打出杂乱的阴影。并且在动态抓拍时,随着人物角度位置的变化,光线能够在轮廓光与填充光之间进行转换。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10)

EOS 5D Mark IV F4 快门1/8s ISO 1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一般来说,都是先确定主光再逐个布置其他光线,但这里主光(图2中C位)的确立是需要建立在氛围光线之后的。我的要求很简单,照亮人脸但不影响背景色彩。整个区域都在约2平方米的环境内进行。如此近的距离,无法使用光线的衰减来控制主光对于背景的影响。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11)

EOS 5D Mark IV F4 快门1/8s ISO 1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所以,我用了一个横臂,把B2造型灯放在画面的上沿处,尽可能贴近人脸。然后又用了一片四页挡片的20°蜂巢,把整个光线控制在一条缝的大小。这样当光线从灯头射出的时候,恰好只照亮脸部。同时常亮的造型灯配合后帘同步,也为整个画面创造出了虚幻的拖影。在这里快门除了控制幻影的虚晃程度外,还决定了肤色多少会受到造型灯3200k黄光的影响。这样人脸就和背景形成了一对补色,成了画面中最突出的焦点。

模拟电影风格

前两组都是在室内拍摄而成,最后一组选择在了室外的天台,灵感来源于王家卫的电影。众所周知,王家卫电影的摄影精髓在于其光影和色彩的独特氛围上,并且因其饱满的情感故事情节而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我通过灯光设置,以及类似于拍电影时导演和演员的互动,最终将整个画面的氛围传达出了一种迷离电影的气质。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12)

EOS 5D Mark IV F2.8 快门1/6s ISO 4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13)

图3

布光如图3所示。右侧(图3中B位)是带有洋红滤色片的裸灯,造型灯亮度100%,开启后帘同步。洋红色滤色片可以营造氛围光,模仿类似于街边霓虹灯映射到画面中的效果。左侧(图3中A位)是变焦到刻度3的强力反光罩,造型灯亮度50%,开启后帘同步。强力反光罩内壁的银色图层会制造出耀眼的闪光点,让模特熠熠生辉。通过变焦,可以让灯光改变最终的照射范围与出力。这次我变焦到刻度3,制造出最远的投射距离与出力。我利用这2盏B1造型灯来为画面制造幻影。灯光和人物之间有障碍物,伴随着人物的走动,光影也会不断变化。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14)

强力反光罩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15)

EOS 5D Mark IV F2.8 快门1/10s ISO 4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帕金森手抖的后遗症有哪些(虽然手抖成了帕金森)(16)

EOS 5D Mark IV F2.8 快门1/6s ISO 4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实际拍摄时,除了微弱的月光外,天台上漆黑一片。环境中的金属管道会对光线进行反射。画面中暗部的红色部分是由环境光渲染而成,而亮部的黄色部分则来自主光照明。主光没有加滤色片,其造型灯的色温基本在3200k左右。所以在实际拍摄时,我使用了5000K的色温,方便后期将皮肤调成黄色。

布光技巧千万种,但真正学会要靠现场的实际动手操作才能融会贯通,祝大家也能早日拍出心目中的照片。

更多作品及文章见作者公众号:potoez;图虫、知乎:写真师mykk;mykkpoto。

编辑:芳菲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