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贽是个什么样的人(宁死也鄙视假道学的文坛大侠)

公历1602年,大明朝万历三十年。初春,北京城里依然是风冷天寒。在阴森昏暗的大牢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气息虚弱、满脸病容。

明朝李贽是个什么样的人(宁死也鄙视假道学的文坛大侠)(1)

图片来自网络

皇帝下圣旨,命令锦衣卫速到京城外的通州,将这位名叫李贽的老人抓捕归案。那时,四处漂泊的老人正寄居在一个朋友家。当锦衣卫冲进房间时,病恹恹的老人正在炕上躺着。绣春刀寒光闪闪,老人却面无惧色。“有劳各位了,拆块门板当担架吧”,老人低声说。锦衣卫们一时蒙住了,互相看看身上的飞鱼服,心想咱们什么时候改行做120了?锦衣卫轻手轻脚将老人抬上马车,一路狂奔直奔大牢。

审讯开始。考虑到老头儿正在病中,又是文化名人,主审官并未动刑。

主审官:姓名?

老人:李贽,字宏甫。

主审人:年龄?

老人:七十六。

主审官:家庭住址?

老人:原籍福建泉州。很久没回去了,四处漂着。这不才到通州没几天。

主审官:职业?

老人:无业。以前当过公务员,从县教育局长一直干到知府,后来辞职专门讲课写作,但没啥收入,主要靠朋友和学生接济。以前当公务员时,工资不够养活全家的。你也知道大明朝的工资水平在历朝中偏低,当官得靠各种灰色收入。可我这人想做个清官,所以只能受穷了,想那海瑞平时连二两肉都买不起么。唉,伤心啊,那年我的两个女儿连饿带病死了。

主审官:别跑题。我来问你,你所犯何罪?

老人:不知道啊。我就是个讲课的,不在国子监,属于不在编。难道是因为我没有教师资格证和培训机构合格证?不会吧。好歹我也中过举人,做过朝廷命官。我自己剃发修禅,目的在于远离外界干扰,并未拜师受戒,也没获得度牒,属于无证和尚,这是大罪?我不偷不抢,不在公交车上抢座,没上马路上碰瓷。。。。。。

明朝李贽是个什么样的人(宁死也鄙视假道学的文坛大侠)(2)

图片来自网络

主审官:大胆,休要啰嗦。圣上定你“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下令焚毁你的歪理邪说。坦白从宽,你还不如实交代你的罪行。

老人:要是定我乱道惑世,我可得说几句。这些年,多少儒学之士和地方官员攻击我,把我从课堂轰走,撵到荒郊野外,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他们骂我是异端,说我批判男尊女卑,允许女子上我的课;说我反对重农抑商,贩卖错误的经济学;说我不敬孔孟之道,提出不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挑战圣人千古不变的权威至理,公开越过理学红线,简直是儒家的公敌、正统的叛逆。还有,我写文章痛斥过贪腐,主张革故鼎新,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我想问一下大人,这些是属于文化思想方面的学术研究,大明律上哪条入刑?

主审官沉吟一会儿,语气缓和地说:没有三纲五常,国将不国。你离经叛道,是与整个国家和社会为敌啊。劝你悬崖勒马、深刻反省,好好写认罪书,也许皇上能从轻处罚。

老人淡然一笑:孔孟之书,是那些迂阔门徒、懵懂弟子靠课堂笔记和回忆拼凑起来的,不一定出自圣人之口,而且不可能永远是真理。孔子之前,没人读过他的书,难道就没有圣人?孔子之后,读圣贤书的人难道都成了圣人?现在一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只不过是一肚子男盗女娼、

卑鄙龌龊的伪君子。宋朝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学家说什么“存天理灭人欲”,我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违背人性的道德是虚伪的,禁锢思想的教条是罪恶的,看我大明朝男子写八股,女子裹小脚,大臣被庭仗,百姓受盘剥,圣贤之道是这样的么?

主审官脸上淌汗:住口!

审判草草结束。老人被拟为重罪,建议押解回原籍审理处理,上报皇帝等待批准。

明朝李贽是个什么样的人(宁死也鄙视假道学的文坛大侠)(3)

图片来自网络

万历三十年三月十五,李贽在狱中趁着侍者给他剃发疏忽之际,拿起剃刀割喉,血流两天方才气绝。没有谁可以定我的罪,那些卑鄙的权贵不行,昏庸的皇帝不行,荒谬的法律的也不行,老人挥刀自尽时如大侠般坚毅果决。老人遗言:

“壮士不忘在沟壑,烈士不忘丧其元。”此语引自《孟子》,取志士不惧牺牲之意。仁义礼智信,是人性的光辉,绝不是禁锢的教条和专制的遮羞布。剃刀挥下,李贽的脸上却含着微笑,那是对虚伪的强权的嘲弄。

明朝李贽是个什么样的人(宁死也鄙视假道学的文坛大侠)(4)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