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

林上水的家是江西的,他被媒体称之为大孝子。

为何把他称之为大孝子呢?

他敢于打破常规,不顾乡里乡亲的非议和反对,按照父亲的遗嘱,将父亲制成了“木乃伊”。

用他父亲的话来说,这种葬法叫“坐缸”

“坐缸”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口陶缸盛放死者的遗体。

缸里填充上木炭、石灰、香料等除湿防腐的东西。

目的就是保持尸体不腐烂!

之后,把尸体密封在缸里3年多。

密封千日后将缸开启,把已经成为了“木乃伊”的遗体,经过处理后供奉在家里。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1)

值得注意的是,“坐缸”并非是林上水父亲的发明,这是一种古老的丧葬方式。

只不过了解这种葬法的人很少,选择这种葬法的人更是闻所未闻。

他首开先河,这样的做法显得就像是异类一样。

因此也引起了大量人的围观和报道。

林上水的父亲,之所以要坚持选择“坐缸”,是和他与佛结缘有关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林上水父亲的故事。

林观荣与佛结缘

林上水的父亲叫林观荣。

林观荣1925年10月份出生,家在江西上饶。

他的祖辈都是农民,他也像祖辈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不过,他和祖辈也有一些不同。

他与祖辈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了解的佛文化比较多。

他的一生都是痴迷佛教文化的。

要说到他为何能够与佛结缘,就不得不说灵山了。

灵山是江西颇有影响力的宗教山,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林观荣的家就住在灵山脚下。

因为对佛教文化感兴趣,林观荣只要是在闲暇的时候,都会跑到山上的庙里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2)

他来佛门净地不是出家,而是来学习的。

来的次数多了,他和这里的和尚也渐渐地熟悉了起来。

看得多了,了解得深了,

他这个外来的俗人,也跟着和尚打坐、念经、修行起来。

只不过别人是专业的,他是业余的。

他这种业余,连俗家都称不上!

只要农忙的时候,他就要赶回去种地,闲暇时他就在寺庙里当义工

他还是很向往这样的生活的, 即便是他的收入不多,每年他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来。

用来为寺庙里供奉香火。

林观荣一心向善

若是要问他学佛以来,对他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他会告诉你是一心向善

他是这样学的,也是这样做的。

甚至他还有一个大善人的“称号”。

说这么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他发现只要是下雨后,来寺庙里的人就少了很多

为何下雨后来庙里的人比平日少呢?

他观察了一段时间,询问了寺庙里的和尚,以及拜访了游客。

他得知这是和路况有关。

从灵山脚下到寺庙,有2公里的路途。

由于这一段路是往山上走,雨后比较泥泞。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3)

为了安全,大家就不会在路比较泥泞的时候上山了。

同时,山上的和尚,这几天也不会下来。

对于那些年事高的信徒,影响就更大了。

他们每天都坚持上山礼佛,再难的路也要走。

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他有了一个想法,改变道路。

只要开出一条用石头铺好的山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只不过万事开头难,想要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这个项目还是相当的难的。

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

以后的几年里,空闲的时间寺庙里再也看不到林观荣的身影了。

他一个人穿梭在大山之间,把从附近凿下来的花岗岩,一块块背到上山的路面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几年的时间下来,一条崭新的道路,就这样完成了。

这段两公里的路途,他修了2000多个台阶。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4)

这件事之后,寺庙里的和尚,山脚下的村民对林观荣更加的敬重了。

他们都称呼他为大善人

有了这个路之后,来寺庙的人,也就不受雨天的影响了。

再一个就是佛教对他饮食的改变。

他没有出家,是可以喝酒、吃肉的。

但是,在他深入了解佛文化之后,他就喜欢上了素食

确切地说,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他就不吃荤腥了。

林上水回忆起父亲来,他说家里一直都是摆放着两套餐具。

一套是父亲用的,另一套是他们用的。

直到父亲临终,都是保持着这种习惯。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5)

父亲的遗愿是“缸葬”

尽管说林上水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也是一名佛教徒。

但是,他没有达到父亲的这种境界。

可以说他父亲在各方面都受佛文化影响很深,就连世人死后的安葬方法,他都颇有研究

他提出来的“缸葬”,就是他从佛文化里了解来的。

“缸葬”有坐缸、封缸、开缸三个步骤。

林上水对每一个步骤都很清楚。

因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的父亲一直给他灌输这个文化。

告诉他在父亲死后,不能用传统的方式给自己办葬礼。

要“坐缸”!

林上水一直认为父亲是说着玩的,他根本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是父亲的身体很好,说这事干什么?

二是书上记载的东西,没见过别人这样做过,真的能成吗?

他认为这种方式是不可行的。

但是,到了他父亲奄奄一息时,他才知道父亲是认真的。

那是2000年2月12日,那一年林观荣75岁了。

他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

在医院里抢救了20天,情况不甚乐观。

在这20天的时间里,他一直都是清醒的。

但是,他没有说过一句话。

林上水清楚地记得,在他父亲临终前,父亲说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一定不要忘记选择“坐缸”。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6)

直到此刻,他才知道父亲一直挂念着的还是这件事。

可以说这也是父亲的遗愿了,他不能辜负了父亲

尽管说这种方式安葬,在众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甚至是异类。

但是,他又有自己的苦衷,他不能让父亲含恨而去。

实际上在他的父亲最后一次告诉他,要“坐缸”时。

他就不敢怠慢了,趁着父亲还有意识,他赶紧给父亲布置这件事。

他要找一口大缸。

要知道想要找一个可以放下人的大缸,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他走访了很多人家, 最终才选了一个他能找到的最大的缸和一个小的缸来匹配

两个缸罩在一起,便于密封!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7)

得知儿子在给自己张罗这件事后,林观荣也就没有其它牵挂了。

3月12日,林观荣永远闭上了双眼。

“坐缸”遭到村民的反对

林上水的父亲去世了,他要开始按照父亲之前告诉他的来实施了。

不过,直到实施的时候,他才知道阻力有多大。

村民们都是反对他这样做的,因为人死了是要入土为安的。

这种安葬方式算什么?

村民都劝说他,让他尊重当地的风俗,按照大家的方式安葬他的父亲。

就连父亲昔日里的好友,寺庙里的那些憎人,他们也是反对林上水的做法的

林上水陷入了迷茫中。

是遂了大家的愿?

还是按照父亲的临终嘱托来呢?

他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尊重父亲的想法。

他找来了木匠等专业人员,按照当地的民俗,将寿衣和一张小木凳放在了大缸的底部。

之后,将父亲的遗体抱进去,让父亲的遗体坐在那个小木凳上,双手搭在两个膝盖上。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8)

再用比较好的木炭,以及石灰粉等防腐材料填充到缸里。

做好防腐工作后,把两个缸密罩在一起,完全密封好。

整个过程完成了。

他把这个盛有父亲遗体的缸,搬到了自家菜园内的一个小屋当中。

他父亲的遗体,在这里一放就是三年的时间。

按照他父亲的遗愿,1000天后等待肉身的出现,那时还要重新把缸开启,换成塑料的,供奉在家中。

开缸那一天很快就到来了,村民们也知道这事。

他们都在议论纷纷,结伴来到林上水家里,这些人都想要看看他父亲的遗体是否腐烂了?

会不会是一堆白骨?

不过,结果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因为林观荣的遗体,和当初放进去时是一样的。

只不过现在变成了干透的“木乃伊”。

当然了颜色相比之前,黑了很多。

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变化!

这说明古书上的记录,还是很严谨的。

看到这个情况,林上水忐忑的心也平静下来了。

他帮助父亲完成了这个遗愿!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9)

乡邻乡亲都不敢登门拜访了

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为父亲“重塑金身”。

他把父亲的遗体从缸里取出来,抹上厚厚的石膏密封住,塑成了一具石膏真像,还给塑像穿上了衣服。

这个塑像,后来就放到了他家里二楼的客厅里。

他还特意做了一个陶瓷的小塑像,和父亲的那一堆塑像放在一起,方便家人供奉!

对于林上水来说,父亲的遗愿完成了。

但是,他的烦恼也来了。

自从村民们见证了他开缸以来的整个过程,他又成为了村民口中议论的焦点人物。

大部分人说他是不孝子。

还有很多难听的话。

总之,说他什么的都有,无一例外,都是反对他这样做的。

父亲死后做成木乃伊(小伙将亡父制成)(10)

尽管说他也有给村民解释为何要这样做?甚至还特意请寺庙里的和尚来讲解“坐缸”的来源。但是,还是不能平息民众的愤怒。

他只能把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以及受到的委屈,咽到肚子里。

没有人理解他!

他发现自此之后,邻居们对他们家敬而远之了

即便是亲戚,也没有人来他们家拜访的。

记者采访时,村民们是这样说的,每一次经过林家门口时,都不免心惊胆战。

更不敢上门拜访。

说白了还是很难接受这种方式。

那么,林观荣的尸体为何能保护完整呢?

这和缸里用的石灰与木炭有关,这两种物质都可以吸收水分,防止腐烂。

石灰还有杀菌的功效。

缸口用桐油密封可以防蛀,陶缸的密封性比较好。

所以,保持遗体不腐,也就不难理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