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源自哪里(什么是樱花)

樱花简介

樱花,日文“サクラ”(音“sakura”),英文,Cherry blossom、Cherry。

一般来讲,樱花是对蔷薇科樱属樱亚属落叶性树木的统称。是世界著名的早春观赏花卉种类,深受人们的喜爱。樱花园艺品种以日本为多,在民间,被酷爱樱花的日本人推选为国花(日本的国花为菊花),形成了独特的樱文化,并向全世界推广传播,以至人们一提到樱花,就认为是日本樱花。

樱花源自哪里(什么是樱花)(1)

初美人樱

樱亚属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广泛分布在中国国各地,分布中心在中国的西南部,原生种多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原生种樱花为60多个种与变种。日本原生种主要为山樱、大山樱、大岛樱、霞樱、江户彼岸、豆樱、高岭樱、丁字樱、深山樱9个原生种。北美、欧洲等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少量的原生种分布。

栽培品种方面,以日本为多,也最著名,根据“日本花の会”发布及《日本の樱》记载了380多个樱花种类。日本种类丰富,堪称全球之最,其中有许多古代的栽培品种积累。欧美也选育了不少著名的品种,如英国人Ingram培育的美人樱Cerasus ‘Okame’(又称“阿龟”樱)、千岛大山樱Cerasus ‘Kursar’。美国的克拉克(Clake)农场培育的“美国”樱Cerasus ×yedoensis ‘Akebono’,都是非常著名的樱花品种。中国作为樱花的重要分布中心,除有少量直接从实生苗选育及杂交选育园艺使用外,其他鲜见自主培育的园艺品种。

樱花源自哪里(什么是樱花)(2)

中国红

樱属的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腋芽单生,或三芽并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幼叶在芽中为对折状拳曲,花先叶开放或花叶同放;叶具柄和脱落的托叶,叶边有锯齿或脱落的锯齿,叶柄、托叶和锯齿边常有腺体着生。花常数朵形成伞形、伞房或短总状花序,或1—2朵花生于叶腋,具花梗,花序基部有芽鳞宿存或具苞片;萼筒钟状或管状,萼片反折或直立开展;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先端圆钝、微缺或深裂;雄蕊15—50枚;雌蕊1枚,花柱和子房被毛或光滑。核果成熟时肉质多汁,红色、紫色、或黑色,不开裂;核球形或卵球形,表面平滑或近中肋处具棱纹,稀有孔穴。

樱花的形态

因日本的观赏樱花品种最多,对园艺品种研究也比较全面,故以下主要借鉴日本的研究方式、成果与表述对樱花品种进行描述。本文中樱亚属的分类名称“群”与植物分类学的组(Sectio)相当。樱花种群的分类依据为:叶身的锯齿形态、锯齿先端的形状,叶柄有无毛,蜜腺的位置,鳞片外面有无毛,花序的形状,萼筒形状,萼片有无锯齿或缘毛及其形态,花柱有无毛为主要依据。

樱花源自哪里(什么是樱花)(3)

红粉佳人

樱花的树形与树皮

樱亚属植物多为乔木,山樱、江户彼岸多为高大乔木。另一方面,丁字樱群、豆樱群多为灌木或小乔木,中国产的深山樱群的种,为乔木、小乔木或灌木。

樱花的树皮为紫褐色,有光泽。细长的横形皮空散布在树干上。江户彼岸群的成年树,树干表面有纵裂纹,是其他群没有的独特形态,。

樱桃的树干分支部分多生有气生根。在以樱桃为亲本的杂交种中也具有这种特征。

樱属植物的木材里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长谷川正男研究表明,樱亚属特有的黄酮类模式,是樱亚属的群特有的模式。

樱花的树形,枝条横广生长,斜上生长,同一种内的个体差异较多。栽培品种的树形成为品种的特征。银河的枝条直上生长,花序和花向上生长,树形圆柱形。帚樱、泰山府君的细枝条多数向上。关山的枝条向内侧弯曲,整体呈杯状的树形。花、叶冬季不见。

垂枝形的品种枝条有不同程度的下垂。枝垂樱、盛冈枝垂的枝条完全垂直下垂;枝垂小叶樱Prunus×parvifolia cv. Pendula、垂枝霞樱Prunus verecunda f. pendula的枝条半下垂。

大寒樱的枝条先端水平波浪状横展,树形呈伞形。

樱花的枝,深山樱、山樱、豆樱的枝条比较细。筑紫樱、大岛樱的枝条粗壮;日本晚樱里的3倍体樱花真樱系的各品种的枝条非常粗壮。

深山樱、江户彼岸的嫩枝有毛是种与品种的重要特征。

樱花源自哪里(什么是樱花)(4)

京红早樱

樱花的花序

樱亚属的花2个以上集中形成花序。花直接生的柄称为小花柄,小花柄着生的柄称花柄。

日本的樱花的花序为伞形状与伞房状,同一个体的花序形态基本相同偶有变化。江户彼岸群、山樱群、大山樱群的花序、花柄伞形状,是区别于其他种群的特征。

日本产的樱花深山樱为总状花序。中国产的深山樱群具有同样花序,是该群的特征。小花柄基部有一个苞片。江户彼岸群的苞片早落性,开花时脱落。深山樱群的苞片果熟时宿存、较大是该群的特征。

苞片边缘有齿,齿端有小腺体。小腺体的形状有细长形、椭圆形、细长卵形体,大山樱的近球形,寒绯樱群的细长棒状,是区别于其他群的特征。

樱花的花

樱花的花瓣,野生的樱花为5个。花瓣形状多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日本樱花的花瓣先端凹形,深山樱的花瓣圆形。色彩多白色、淡红紫色。

樱花的萼,基部连合成萼筒,上部5个萼片分离。萼筒的形状钟形、筒形、壶形,是种、群、品种的区别特征。萼片边缘的锯齿或缘毛,萼片的数量形态是区别栽培品种的有效手段。

樱花的花的中央有1个雌蕊,1个子房的上端有1个花柱,先端为受粉的柱头。花柱无毛或下半部有毛,毛斜上生长。是区别种、群的特征。

雄蕊生在萼筒的上部,花丝的上部生有花药,花药2室,内生花粉。

樱花的花的变化

樱花的花瓣数的增加,由野生个体可见单瓣向半重瓣、菊瓣变化。

重瓣化的原因是雄蕊的瓣化,瓣化的花瓣数与雄蕊数的总数超过原雄蕊数。花瓣增加为重瓣的同时,雄蕊数也在增加。

菊瓣。花的中心有1个或以上的花朵贯生(花朵内并生)的现象。花瓣与雄蕊的总数多,花整体呈球形。萼筒广盘状,生在半球形的花托上。正常的萼片的中间位置着生的外侧的花瓣小型化变异为萼片。这种萼片化花瓣称为副萼。

日本晚樱的重瓣品种的雄蕊大多变短。花粉变形,多数日本晚樱的品种的花药花瓣化。

日本晚樱的栽培品种的药隔多变化,延伸成小花瓣状。变异的药隔自身变异而成。

半重瓣的花重瓣花、旗瓣花。旗瓣的定义为雄蕊的花丝部分残留,先端的花药瓣化。花药的一部分保持原型,花瓣化的基部保持原型。花瓣化的部分左右不对称。花丝上部花瓣基部向先端正常花瓣过渡。

雌蕊通常1个,栽培品种如:熊谷樱、八重红枝垂、妹背等,雌蕊多数2个;仙台吉野、太田樱、福樱的雌蕊多数。

日本晚樱的品种中,一叶、关山、松月等子房和花柱下半部小叶化。松前为子房及柱头叶化的品种。

樱花源自哪里(什么是樱花)(5)

椿寒樱

樱花的果实

樱亚属的果实一般为球形,初期绿色,成熟期为黄色、红色或黑色。

日本产的种果实成熟一般黑色。寒绯樱群的果实成熟红色或暗红色。樱桃的果实红熟,栽培品种有黄熟。深山樱群,日本的深山樱黑熟,中国产的深山樱红熟。

国色的外侧为薄的外果皮,内侧为水分多的中果皮(果肉),内侧的内果皮为骨质化的部分,称为核。一般种子指果核及果核内的种仁。

核的表面平滑或有棱纹,是种群的特征。深山樱群、樱桃群、寒绯樱群的高盆樱有棱纹。

果实的味道,有甜味、苦味、微酸味、淡味。不同种群不同,同一种的不同个体也有差异。完全成熟残留苦味,有鸟类喜好食苦味并扩大了樱花的分布区域的说法。

樱花源自哪里(什么是樱花)(6)

郁金樱

樱花的叶

树木的叶分为单叶与复叶。樱花的叶为单叶。叶身的形状为卵形、倒卵形、椭圆形等。1年生枝条的基部叶的叶身下半部宽广,有向枝先端的上半部变化的倾向。

叶身的先端锐尖形。丁字樱的尾状长。叶的基部形状,锲形、圆形、心形。大山樱的叶基部心形。是该种的特征。

叶身的表面浓绿色有光泽。背面多数淡绿色,山樱的背面带白色。

叶身的锯齿,其形态是种和群的特征,单锯齿,重锯齿,缺刻状重锯齿。锯齿先端,长丝状芒,种、群栽培品种的特征。锯齿先端有小腺体,豆樱群的豆樱的特征。

叶柄的直立毛和斜上毛,无毛是种群区别的重要特征。叶柄基部有一对早落托叶,一般叶长成时脱落。

叶柄的上部或叶身的基部有蜜腺,叶嫩的时候有蜜,蜜腺的位置因种群而异,豆樱群的豆樱、丁字樱群、江户彼岸群着生在叶身的基部,其他着生在叶柄的上部。

樱花的芽

樱花的芽,开花的前一年生的芽越冬的冬芽。枝的顶端生有一个顶芽,为叶芽。

枝的下方5分之2的芽螺旋状着生,为叶芽与花芽。芽的外侧为栗褐色有光泽的鳞片(芽鳞)覆瓦状排列。内侧的鳞片与芽同时开放,开花时外侧鳞片变大。内侧鳞片里面密生有斜上毛,是樱花的共性。外面无毛,江户彼岸群和寒绯樱的外面上部生有伏毛是特征。具有此特征的樱花的单亲作为杂交种,是亲本判定的有效手段。

内侧鳞片3深裂,两侧的裂片托叶状,中央的为正常叶的形态。鳞片、托叶、叶柄、叶身的变化较多。

樱花源自哪里(什么是樱花)(7)

牡丹樱

日本樱花的分群

(“群”等同于植物分类的“组”Sectio.)

日本樱花种、变种及品种等主要分为寒绯樱群、江户彼岸群、山樱群、豆樱群、丁字樱群、樱桃群、深山樱群7个群,各群下又可分为不同的系或类。具体如下:

寒绯樱群

寒绯樱群(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江户彼岸群

江户彼岸群(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江户彼岸群的其他樱花

山樱群

山樱(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大山樱(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霞樱(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大岛樱(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山樱群的其他樱花

日本晚樱(里樱)中间种

山樱.大山樱影响的日本晚樱

霞樱影响的日本晚樱

大岛樱影响的日本晚樱

山樱群其他樱花与日本晚樱的中间种

真樱影响的日本晚樱

白雪系的日本晚樱

薄墨系的日本晚樱

福禄寿系的日本晚樱

高砂系的日本晚樱

江户系的日本晚樱

松前育出的日本晚樱

系统不清晰的日本晚樱

豆樱群

豆樱(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高岭樱(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豆樱群的其他种

丁字樱群

(野生种与栽培品种)

丁字樱群的其他种樱花

樱桃群.

樱桃群的其他种樱花

深山樱群

樱属分类系统总览(《中国植物志》卷38)

亚属1、典型樱亚属 Subgen. Cerasus

腋芽单生。

组1、总状组 Sect. Phyllomahaleb (Koehne) Yü et Li

花序总状4-9花,有总梗,苞片大形宿存;萼片反折,萼筒钟状至管状。

组2、伞形组 Sect. Phyllocerasus (Koehne) Yü et Li

花序伞形,2-3朵,总梗短或无,苞片大形宿存,萼片反折,萼筒钟状。

组3、芽鳞组 Sect. Cerasus

花序伞形至短总状,基部芽鳞宿存;萼片反折;萼筒钟状至管形钟状。

组4、裂瓣组 Sect. Lobopetalum (Koehne) Yü et Li

花序伞形(1)2-6,苞片大小不一,花瓣先端二裂或深凹;萼片反折,萼筒钟状稀管状。

组5、小苞组 Sect. Pseudomahaleb (Koehne) Yü et Li

花序伞房状或伞房总状,3-6话,苞片小形,花后脱落;萼片反折,萼筒管形钟状。

组6、圆叶组 Sect. Mahaleb (Koehne) Yü et Li

花序总状,6-10花,苞片小形,脱落;萼片反折,萼筒管状。

组7、重齿组 Sect. Ceraseidos (Koehne) Yü et Li

花序1-2花,苞片小形,有时叶状;萼片直立或开展,萼筒管状至管形钟状。

组8、黑果组 Sect. Sargentella (Koehne) Yü et Li

花序伞形或总状,2-4花,苞片大形叶状;萼片直立或开展,萼筒管状;果黑色,果柄细。

组9、细齿组 Sect. Serrula (Koehne) Yü et Li

花序伞形1-3(5)花,苞片大形,早落或宿存;萼片直立,萼筒钟状至管形钟状;果红色,果梗先端常膨大。

亚属2、矮生樱亚属 Subgen. Microcerasus(Koehne) Yü et Li

腋芽3个并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组10、钟萼组 Sect Spiraeopsis Koehne

花序伞形,有1-4花,花梗较长4-10厘米;萼片反折,萼筒钟状。

组11、管萼组 Sect. Amygdalocerasus Koehne

花1-2朵,花梗较短,1.5-2.5厘米;萼片直立或开展,萼筒管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