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内江你知道内江的南街子吗(见证了内江的历史变迁)

2016-05-23 11:46:16

2016-05-23 11:46:16

南街子、邱家嘴、半坡井、东门、南门、北门、西门……内江有着2000多年历史,城区很多街巷道路的名称与内江历史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甚至它有了新名字,一些老内江人还习惯叫它们过去的名字,并流传至今。

每天,我们行走在内江城市的街道上,即使是最熟悉的道路,我们也未必能看到这条路的过往,或者清楚地说出它们的文化历史来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内江城很小,市中区的主要街道只有大西街、小西街和南街子。说起这些街道背后的历史,老一辈的内江人还能讲上半天,其中,南街子(今中央路)的故事经常被提到——

从“南街子”到“中央路”

市民包先生租住在市中区箭道街,与内江的重要商圈“四方块”比邻而居。每天去上班,他必定要走到中央路乘坐公交车,赶赴上班的地点。他告诉记者:“原来刚住这里的时候,一些老人总跟我提‘南街子’,我竟然不知道‘南街子’就是中央路!”

中央路位于内江城区中部,北起人民路,南止文英街,呈南北走向,东接东坝街、小东街、箭道街,长289米,宽10米。中央路地处内江繁华商业区,多年来一直是内江城区金融和商贸主街。

怀旧内江你知道内江的南街子吗(见证了内江的历史变迁)(1)

中央路口旧景(张天津供图)

“中央路先后经历了三次更名。”市中区民政局地名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解放以前,以钟鼓楼为中心定方向,中央路位于钟鼓楼之南,故名南街子。直到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内江人还叫它“南街子”。

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曾将此路取名为“中山路”,南街子有了第二个名字。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江城很小,南街子是城区主要街道。因此街位于城市中心,1954年,将其更名为中央路并沿用至今。

在很长一段时间,南街子给内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73岁的张天津是一名文史爱好者,他小时候曾在中央路附近居住过。他回忆道:“民间有句俗话:‘衙门朝南开’,衙门正对的就是南街子,南街子容易找得很!”

吴玉章曾在此谋划内江起义

从过去到现在,中央路的繁华热闹一直延续至今。人们不知道的是,中央路曾有一段革命历史,革命的种子曾在这里发芽——

革命党人吴玉章就与中央路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曾在这里谋划过内江起义。

根据史料记载,1911年9月25日,吴玉章等在荣县城内召集社会各界开会,在会上宣布荣县独立,井研、仁寿、威远等县相继起义宣布独立。

怀旧内江你知道内江的南街子吗(见证了内江的历史变迁)(2)

过去,人们在中央路买糖食(张天津 供图)

为了打破清巡防军对荣县、威远的包围,吴玉章于当年11月21日偷越敌军防线,连夜赶赴内江,藏身于内江南街子团练公署(现中央路步行商场对面)中。

没多久,吴玉章和内江的革命党人喻培棣(喻培伦之弟)等夺取内江团防局团练武装,接管县知事各署。同时鸣锣开会,在内江天后宫(今民乐大厦内)宣布内江独立,发表演讲:“我们要摧毁满洲统治,建立汉人的中国……我们要拯救中国。”

说到中央路,还得提到一位革命烈士——喻培伦大将军。

1886年,喻培伦出生在内江市文英街的“喻家漏棚”,一街之隔就是南街子(中央路)。

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了,年仅25岁的喻培伦光荣牺牲。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追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喻培伦为“大将军”,并命令在其家乡内江为之修建喻培伦大将军祠,喻大将军祠就在中央路19号。

遗憾的是,记者多方打听喻培伦大将军祠,并没有找到具体的遗迹遗址,附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居民推测,好多老住户都搬走了,或者去世了,喻培伦大将军祠内的东西有可能全部搬到人民公园,人们追忆瞻仰都到喻培伦将军纪念馆,现在已经找不到喻培伦大将军祠了。

曾是中共地下党的活动遗址

中央路东接东坝街、小东街、箭道街,革命的火种曾在这一带蔓延,中共地下党曾在这一带频频活动。

1985年4月,当时的内江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内江市文化局编印的《内江市文物志》记载: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中共内江县委员廖释惑烈士在廖氏南祠小学(现中央路第二幼儿园)当教师,他在学校开办了阅报室,并建立了县委的秘密联络站。

怀旧内江你知道内江的南街子吗(见证了内江的历史变迁)(3)

中央路旧景(张天津 供图)

1926年,中共内江县特别支部成立,廖释惑负责宣传工作。为了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革命真理,廖释惑以廖氏南祠小学教师的身份,向亲朋好友筹集资金,在廖氏南祠小学开办阅报室,每天都有好几百人前来阅览,阅报室及时地让市民了解时事,接受进步思想。

之后,廖释惑又在小东街开办晓东书店,推销进步书刊,该书店还是中共内江县委的秘密联络店,党内的同志经常来此传递信息,阅报室和晓东书店在传播革命思想和联系群众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曾是内江城区商贸文化中心

在张天津的记忆里,南街子一度是内江的商贸文化中心,他还能准确地指出贸易公司位于何处、纱布公司在哪里。

张天津说:“当时不仅政府办公地在这里,百货、五金等商铺都在这条路上。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这里就有很多银行,像中国银行办公楼、百货贸易公司、新书店、茶馆等等,卖糖、卖蜜饯、卖纱布等等,应有尽有,好热闹……”

张天津收藏的一张旧报纸上面有一张照片,是上世纪50年代记者拍摄当时人们买糖买蜜饯的情形。看着这张照片,过去中央路上的一切仿佛就在他眼前:“这张照片上,买蜜饯人背后不远的地方就是当时的‘华北食堂’,专门做白味的……”

张天津还记得,位于南街子的芝兰室茶馆曾是内江文化人集会的场所。他告诉记者:“当时芝兰室茶品精道,小吃也颇有特色,其中的鱼皮花生米、椒盐花生米、牦牛肉干最畅销,内江的很多文人都喜欢去那里饮茶……”

关于南街子的文化,很多文史爱好者乐此不疲地挖掘。

通讯员罗康体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介绍内江南街子的文化,并发表于《内江日报》,其中提到南街子的比期文化——

“内江过去有七大镇是天天逢场……内江商业、金融界将“十”这个日子定为‘比期’。所谓‘比期’,就是商场上的一种兑现时间的制约,凡是到了初十、二十、三十这三天,大家都进场做买卖。十里八乡的各界人群都拥来内江城。当天的南街子,自行车都无法通过,特别是比期天的中午,简直就是内江的商业风景线……”

物换星移,几度春秋。前段时间,关于内江“四方块”改造的消息刷爆内江人的朋友圈。作为“四方块”的核心路段,中央路一带也将随着“四方块”华丽变身。

如今,虽然很多往事已经模糊,但这段路上的传奇历史故事,人们还将继续传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