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配置合理(商业保险配置的基本逻辑)

商业保险配置合理(商业保险配置的基本逻辑)(1)

作者:陈科军: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补寒丹律师(融关家族财富律师,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风险社会语境之下,在基础的社会保险之外,商业保险的配置已经几乎成为共识,特别是在这次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具备通过保险工具来分散未来人生风险的意识。

话说你可以讨厌话痨的保险代理人,但你一定不能讨厌保险,保险已然成为为人生保驾护航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商业保险配置合理(商业保险配置的基本逻辑)(2)

但保险虽好,坑洼不少,大家都知道配置商业保险很重要,但对如何配置依然是一头雾水,本文就试图拨开商业保险的重重迷雾,为大家展现一个商业保险配置的基本逻辑,以期对大家日后选择保险产品能有些许助益。

商业保险配置合理(商业保险配置的基本逻辑)(3)

大家在刚刚接触保险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听过“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系列,甚至有保险代理人强烈推荐投保人打包购买七张保单或者购买组合类保险。

七张保单指的是: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教育年金险、养老年金险、理财类保险。

笔者认为:七张保单有一定合理性,但并非绝对,且无需一次性配齐,应根据自己所处不同的人生阶段以及家庭资产状况来进行分别配置。

七张保单的前四类属于必备保险,后三类则属于可选保险。本文就大家常见的、必备的四类保险做一个配置逻辑的基本梳理,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份基础的保险配置建议。

笔者的配置逻辑是:

首先应当通过杠杆率最高的意外险分散不确定性风险,

然后足额配置重疾险,优选医疗险以让自己一旦患病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条件和环境并尽快康复,

最后通过定期寿险或者增额终身寿险来延续自身对于家庭的经济责任。

一、意外险:意外不可预测,避险应当首选

我们永远都难以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一旦遭遇意外,多年积蓄可能一挥而空,意外险应当是我们给自己配置的第一份保单,也是基础性保单,它能够保证当意外不幸来临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我们的损失。

针对意外险,最好能兼顾意外身故以及意外医疗,可选的话应考虑将猝死纳入承保范围之内

贸然谈及猝死固然很不吉利,但不断曝出的青年工作者英年早逝的新闻着实让人痛心,猝死属于因疾病突然死亡,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意外险承保范围,但现在很多意外险产品都提供了猝死的可选项。

笔者建议应当为所有与自身具有强联系的人配置意外保险,依据适用人群和保障对象的不同来分别配置,在医疗保障范围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保险范围不限社保用药的产品,赔付比例则越高越好,免赔额度越低越好。

二、医疗险:医疗补足社保,用药可以更好

提到医疗险,读者最先反应的应是现在市面上极为畅销的“百万医疗”,号称涵盖各类疾病的诊治,但其实在细看市面上很多普通的百万医疗险的具体合同条款后会发现其实百万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是投保门槛较高,健康告知条件非常严格,一旦隐瞒体况投保可能出现不赔的情形;

二是就医范围有限,基本只能选择在国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普通部就诊,而不能在特需部、国际部以及私营医院就诊,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三是用药范围有限,就医保药品目录上的药,甲类药报销100%,乙类药需自付0%-10%后才能按医保比例报销,而丙类药需自费,目前社保类用药仅占所有药品的2%不到。

商业医疗险则可以解决社保医疗不能涵盖的范围,特别是一些疾病需要用更优质更昂贵的药物治疗时,就难以通过社保医疗来解决,且在异地治病理赔、医院选择范围以及特需用药上,商业医疗相比社保医疗具有显著优势。

商业保险配置合理(商业保险配置的基本逻辑)(4)

需注意的是:医疗险优选一份就好,不用重复配置,但津贴类医疗险可以多投,“费用不重赔,津贴可重领”。

相比普通的百万医疗险,笔者建议在配置医疗险的时候,基础层面上应当关注保额,以及报销看病住院医疗的花销,避免因病返贫;进一步对于高净值人士家庭的医疗需求,我们建议通过高端医疗险来匹配更好的医疗资源,并且可以实现跨境和全球范围的就医。

三、重疾险:重疾保证责任,康复加速回神

重疾险的首要配置逻辑是尽量做高保额,最好是配置三十万的基础额度加上五倍的年收入,同时应当关注该份重疾险是否附加恶性肿瘤二次保障,并且分重症、中症、轻症且可以多次赔付的。

一人得重疾,全家都着急,重大疾病完全可以让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一病回到解放前”,所以一旦患上重大疾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毕业后进入职场时,为避免因病致贫,特别是三十五岁之后(该年龄阶段后罹患重大疾病的风险系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就一定要开始配置重疾险,以最大程度地对冲该阶段的人生风险。

有不少读者都会疑惑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附表)究竟是什么:

医疗险主要针对“门诊及住院”,实报实销,花了多少赔多少,额度不会超过实际消费;

重疾险则是确诊给付,保额可以选择。

需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的是:重疾险和商业医疗险之间是一个互补而非互斥的关系,二者同属于人身保险中的健康险的类别,二者应为全选的关系,而非择一的关系。

险种

重疾险

商业医疗险

理赔方式

符合条款,一次性赔付

实报实销,保额为报销上限额度

保费定价

长期保费基本恒定

投保费用随年龄上涨

是否续保

可长期续保

不承诺续保,有停售风险

四、寿险:人寿保全财力,生命价值延续

寿险可延续自身对家庭的经济责任。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寿险配置主体一定要明确,优先给家庭经济支柱配置寿险,因为老人可能出现保费倒挂,而小孩没有经济责任。

保额应根据被保险人的生命价值来选择,笔者的建议是30倍所在地人均年收入(基本生活底线) 10倍被保险人年收入(维持目前生活水准)。

而对于高净值人士家庭,如果有进一步的传承需求则可以考虑引入大额保单来进行更为精细的保险规划。

在上述四类保险都配置齐全之后,方可考虑孩子的教育年金以及自己的养老年金问题,而年金险作为最近几年十分热门的险种也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年金险的选择同样大有文章,年金险不能仅仅只看其表面的预定利率,而要计算它的真实实际收益率(通称IRR),关于年金险的选择,笔者之后另行详述,为读者朋友们答疑解惑。

Q:

大家在配置保险的时候,还会经常咨询的问题是:大保险公司的产品是否更可靠?如果选择小保险公司,小保险公司是否可能会破产?

A:

笔者建议:应根据具体的保险产品来选择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大小与保险产品的优劣并不必然成正比。对于意外险和医疗险,需适当考虑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及赔付效率,特别是医疗救援,如果保险公司有直属医疗服务机构且经验丰富,一旦出险,救援效率及服务效率都较高;而就寿险和重疾险而言,则不一定注重考虑保险公司,因为对于死亡寿险和重疾险来说,大概率一生就只赔一次,国家对所有类型的保险公司的监管都非常严格,保险公司在目前监管体系之下破产率低而偿付率高,只要是符合保险合同条款的规定,保险公司基本都会依照合同约定进行赔付。

所有的人身保险产品,不论哪类都应考虑到具体的保额,离开保额选保险就好比瞎子摸象没有头绪,因为对于大多数选择保险产品的普通家庭来说,都希望保险能够分散自己未来可能遭遇的潜在风险,而对冲风险的保险一定是足额且能够覆盖一旦出险之后所需的现金流的。

笔者认为以家庭为单位配置保险总的保额大致应包含以下四类:第一,当前及未来负债,特别是房贷;第二,小孩成长阶段(从未成年到大学毕业)所需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第三,家里老人的赡养费用(包含老人患病需要的医疗护理费用);第四,预计未来十年的生活开销。

商业保险配置合理(商业保险配置的基本逻辑)(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