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败亡前的征兆(家败之前必有征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是标准的家族成长记录,只有明白了创业的艰难,才会知道守业的困难,可是一个家族的传承,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秦隋二世而亡,就是很好的例证,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个家族的衰败,在事情发生之前,也一定有着很多的例证,当这三种事情发生时,或许就是家败的征兆。

夫妻间的貌合神离

家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需要夫妻共同守护的地方,过去的人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夫妻两人都是同心同德的家庭,才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生活方式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男的负责在外打拼养家,女的负责在内持家有道,这样的家庭才是生活的温馨。

家庭败亡前的征兆(家败之前必有征兆)(1)

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在修身的时候,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也是要和妻子共同的提升,这样才能保持生活的长久,古代讲究门当户对就是两个三观一致的人走到一起,可是婚姻后的日子是很长久的,如果不能互相都提升,还不能互相包容的话,婚姻最后也许会是名存实亡的。

家庭败亡前的征兆(家败之前必有征兆)(2)

李显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一辈子都是浑浑噩噩的样子,虽然贵为皇帝,却总是做着昏庸的事情,在第二次登上帝位之后,没有了母亲的束缚,更加的昏聩,结果他的皇后韦氏,想做第二个武则天,最后竟然毒死了李显,自己也被杀于宫禁,这样的夫妻两人,生活中心走不到一起,这个家最终也会是破碎的。

父子兄弟反目

家有小家和大家之分,小家就是自己的二人世界或者是三口之家,大家就是整个的家族,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家族的内部关系,整个家族内部都是不团结的,最终也会走上败亡的道路,只有团结才是真正的力量,才能让一个家族真的走向强大。

家庭败亡前的征兆(家败之前必有征兆)(3)

《红楼梦》里的探春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像这样大族人家,从外面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只有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会一败涂地”,一个大家族想要不覆灭,就要先稳定住自己的内部,才会在任何时候都处在不败之地,古来多少豪门世族的覆灭,都是先从家庭内部产生了问题,才让别人有了可乘之机。

很多人都很疑惑大明最后的覆亡,为啥最后会被满清摘了桃子,即使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大明的物产人口,南明也足以走上南宋的道路,可当崇祯死在了煤山之上后,大明的南京中央体系却像失效了一样,终其原因,不过就是内部的争论不休,不但有党争,还有朱家人自己的争斗,为了正统的名分争得头破血流,如此明末不败才怪。

家庭败亡前的征兆(家败之前必有征兆)(4)

道德的沦丧

古代人非常的讲究家族的传承,人们也非常地重视自己的故乡情,才会有叶落归根的传统,以及姓氏和郡望的形成,历史上也才会有五姓七望和各地的名门望族,只是这样的家族传承,需要的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古人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诗书传家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族的传承是非常不易的。

家庭败亡前的征兆(家败之前必有征兆)(5)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百家争鸣,然而信义的讲究却不是儒家的独创,只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大家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品质更加的发扬罢了,在家族的运营里面,这些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东汉末年的袁绍家族,能成为天下世族的领头雁,不仅仅是因为四世三公的家世,更是因为家族成员位列三公时所作的事情,仁义至极才会有崇高的威望。

家庭败亡前的征兆(家败之前必有征兆)(6)

道德的沦丧,会让一个家族走向彻底的覆灭,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让大秦一统天下,而秦二世胡亥的道德沦丧直接让大秦帝国崩溃了,胡亥不仅将自己的兄弟全部杀了,还宠信赵高,让大秦彻底走向了覆灭,昏庸的君主和大奸大恶的权臣同时现世,让一个强大的秦国短短几年就走向了倒闭,一个家如果道德沦丧估计衰败的更严重。

结语

人们在历史中得到的最大经验,就是给自己心理安慰,遇到危机时告诉自己是那个特殊的人,然后在这种安慰中过着惬意的生活,可是这世上就是守业永远比创业难,生活中也只有前进一条路,没有任何的退路,只有小心翼翼的前进,才能让自己保证生活的安全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