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庄子的人生理想(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我读

文/梦儿

简述庄子的人生理想(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1)

鲍鹏山在《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对庄子钓于濮水一句话: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往”赞赏有加,艳羡万分: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庄子精神历来为文人所称道。

对庄子高洁的精神我也甚是赞赏,然,何以说高洁必得超凡绝俗呢?能在凡俗中依然高洁才是大智慧的大师行为,既然精神高洁,何惧红尘俗世而加以拒绝呢?心中把文化和权势,雅和俗如此泾渭分明,此之高洁已落了下乘。故有: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

在这里我更多看到的是红尘之痛,莫过于摇摆于俗世与挣脱俗世的心。

相比于庄子,冯道精神不可谓不高洁。他倾散家产救济乡里;他在前线身居茅屋,卧则牧草,不染人妻女;他深知有形之宝不及无形之宝——仁义;一句“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解救万民不陷于战乱,自己被人戴顶谄媚的帽子也无所谓,不活在别人的语言里;他“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不怨天尤人,不驱利,不贪污,使别人无法攻击他;在五代这八十年大乱中,他对于保存文化、保留国家的元气,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为了顾全大局,背上千秋不忠的罪名。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清廉、严肃、淳厚,度量当然也很宽宏,能够包涵仇人,能够感化了仇人……居庙堂之高而让高洁的精神如月之光华普照苍生。不纠结于光华照耀于何处,更没有痛苦的挣扎、摇摆。

此类精神的高洁更让我仰慕赞赏。

南怀瑾大师所言:最高的修行是红尘炼心。冯道也!

王阳明大师知行合一,更是精神和行为高洁的合二为一,王阳明大师不是“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也不是冷眼相看更不会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只留”此心光明”柔柔的光泽着周遭。

精神,当高洁,却不要孤绝

(发布是为了思想的传递与碰撞,不同观点可来稿讨论)

▍拾文化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laigao@10wenhua.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