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死在25岁扎心语录(我们除了一句节哀顺变)

望眼窗外,不经意间春天如期而至,不经意间2020年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月份,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四月中,打头的除了愚人节,便是清明节了。今年的清明节,我想会格外的凄冷些吧!毕竟我们在开年之际经历了一场疫情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愿你我安好,但也会有人在经历着亲人、朋友、爱人的离去……

离别、死亡是每个人终究会面对的话题。回想自己人生中面对亲人、好友离世的情景,最让我难以释怀的便是那次了——

那是一个交织着欢乐与悲伤的冬日下午,那年我大四,那年聚会格外的多些,那年人人网还在流行。在那年的那个下午,我聚会回来,打开电脑登上人人网……震惊、难以置信,泪流满面瞬间迸发出来。这一切的情绪,都是因为在人人网上我得知了,我的高中同学因胃癌去世的消息……

在那一刻,我是难以置信的,脑海中反复在问,这是真的吗?直到与其他同学再次确认。

在那一刻,我是泪流满面的,从眼角流到下巴的那种。当皮肤感知到泪水的划过,才知道自己哭了……

在那一刻,我被强烈的对比震撼着,上一秒是聚会的欢快,下一秒就是得知老同学的离世;大四,上一秒是对未来的畅想,而下一秒,我同龄的朋友,已经没有未来……

后来,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家人、朋友,旁人得知后,不禁一声叹气、一句可惜。

看到这样的回应,我知道他们理解我的悲伤,也知道他们对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是真的感到惋惜,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什么呢? 是啊,除了一句安抚、一句节哀顺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当我们自己在面对朋友、亲人、爱人的离世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多年后,当我再回忆起此事时,我发现少的那一点可能就是【哀伤辅导】,给死亡一个接纳,给悲伤一个出口。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一下【哀伤辅导】,因为面对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主题,无论你是否愿意,别无选择。

大多数人死在25岁扎心语录(我们除了一句节哀顺变)(1)

图片来源千库网-插画图库,版权归千库网享有

什么是哀伤?

有关学者将哀伤定义为:人们在失去所爱或所依恋的对象时所面临的境况,这种境况既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与哀悼反应。

悲伤和哀悼有交叉,但也处理着不同任务,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表达,而哀悼是一些行为的表现,两者并不完全分开。

什么是哀伤辅导?

哀伤辅导是协助正在经历哀伤或者有哀伤方面困扰的人,在恰当的时间内以恰当的方式引发正常的哀伤,让丧亲者体验失落感,正确处理已表达或潜在的内心情感,克服失落后再适应的过程。以健康的方式坦然地将情感投注在新关系里,重新开始新生活,逐渐地修复内部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辅导过程和任务。

哀伤辅导的意义

很多时候亲人、好友的离世突如其来,让我们猝不及防。仿佛一首曲子不知演奏到何时琴弦突然崩断,一切戛然而止,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未完成事件】。

哀伤辅导的意义就在于,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之间的未竟之事,让【未完成】的状态转为【完成】。协助生者去告别,去处理悲伤之情,去接纳逝者的逝去,去释怀过往,去继续之后的人生。

我们该怎么做?

正如前面所提,面对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主题。那么,在面对离别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又能协助逝者的亲人、朋友做些什么呢?

一句【节哀顺变】可以表达我们的关心,但又有些苍白无力。当面对生死离别时,我们需要的是:

1、接纳亲人、朋友的离世

在面对亲人、朋友的突然离世时,我们往往起先会感到难以置信,否认亲人、朋友的逝去,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而接纳亲人、朋友的离世是我们处理哀伤的第一步。

如何把否认变为接纳呢?

也许,可以让葬礼帮助我们接纳亲人的离去。

去送别吧!去说一声再见吧!作为亲人、朋友,去一起给逝者的人生画上一个温暖的句号吧!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入殓师》 ,影片讲述了一位失业的大提琴手转型成为入殓师的故事。在影片中,有3个镜头深深的触动着我——

大多数人死在25岁扎心语录(我们除了一句节哀顺变)(2)

以上图片取自电影《入殓师》宣传海报

小女孩拿来母亲生前常用的口红,入殓师仔细的为逝者涂上,已逝的母亲漂亮的离开了,家人看到逝者最后安详的样子,对入殓师表示感谢。

一位已逝的老奶奶在入殓时,是亲人在入殓师的指导下亲自为她穿上衣服的,并平静的与她告别——bye-bye,奶奶,奶奶您辛苦了……

一位寿终正寝的老爷爷在入殓时,家人口涂口红用亲吻的方式与他告别,老人家就这样带着一脸充满爱的吻痕离开了这个世界。

入殓、葬礼,仪式让我们正视逝者的离去,也给我们提供了与逝者告别的机会。在送别逝者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再否认Ta的逝去,我们陪伴Ta走完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旅程,我们向Ta道别,Ta也在向我们说再见。这个过程教会我们去接纳死亡,教会我们去面对逝去。

2、允许自己悲伤流泪

在面对亲人的离世时,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别哭,身为家里的男人(男孩)要撑起这个家。

别哭,为什么我们在面对一件原本就令人悲伤的事情时,不能哭出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呢?

我们的情绪就这样被生生的压抑下去,这真的压抑的住吗?

在面对逝去的时候,请允许自己悲伤、请允许自己流泪,给自己的悲痛一个出口。

作为安慰者,此刻给Ta一个可以痛哭的空间,给Ta一个拥抱,远比一句【别哭】更加合适。

在面对生死离别时,也许葬礼过于短暂,有些情绪还没有宣泄出来,有些话还没有来得及说,那就请用【空椅技术】吧,协助生者让未完成的事件得以完成。

【空椅技术】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它可以帮助我们把还未来得及向逝者表达的话说出来,把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让【未完成】变为【完成】。

选择一个安静且让你感到安全的空间,搬两把椅子放在这个空间中(其中一把椅子代表自己,一把代表逝者);

两把椅子面对面放着,两把椅子之间留有一定距离;

站在两把椅子的中间,说出自己想要述说的主题,比如,xxx,你的葬礼我没有到场,我感到很遗憾,我想在此与你告别;

坐在代表自己的椅子上,对逝者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

起身,离开自己的椅子,坐到代表逝者的椅子上,让自己完全成为Ta,Ta会怎么回应你呢? 凭借自己的第一想法说出你认为Ta会说的话,表达Ta的感受;

起身,再回到自己的椅子上,成为你自己,说出听了Ta的话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反复沟通,直到自己感到舒畅、释怀,完成一次修复性情绪体验,完成一次与逝者的告别,完成一次对自己的关照。

3、适应没有Ta的世界

在逝者离开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感觉缺少了些什么。比如,坐在对面一起共享晚餐的人不见了,睹物思人……

适用没有Ta的世界,开始的确很难。接纳没有Ta的世界,不是想着怎样才能忘掉Ta,而是正视Ta曾陪伴过你,在你的心中给Ta留一个位置。

你可以开始写日记,开始写信,告诉Ta你现在的生活,告诉Ta你今日的进步……

你可以开启一场旅行,让不一样的风景陪伴自己度过那段时光……

你会发现你远比自己想象的坚强。

当然,你也可以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是一种社会支持资源,当你需要时,无需感到不好意思。

4、开始新的生活、探寻人生的意义

当你已接受了没有Ta的世界时,也意味着,你已基本做好了开始迎接新生活的准备。

也许,我们也会从接纳生死的过程中,对人生有着新的体会,领悟出新的人生意义,这都是生命给予我们的礼物。

就像许巍的那首《旅行》 , 为纪念因车祸逝世的朋友而创作。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下我和你

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谁让我们哭泣,又给我们惊喜

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总是要说再见,相聚又分离

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

……

关于生命、关于逝去的话题总是那么的沉重。有时它让我们惊愕失措,有时它让我们感慨人生无常,有时它也让我们豁然开朗,放下一些曾经放不下的纠结……无论是怎样的感受与感悟,在面对逝去这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努力,但努力之后,如果逝去已成定局,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接受。有关逝去,有关哀伤辅导的研究也是有的,如感兴趣,你可以去查看,去在此方面继续做下去,也是对生命的一份敬重。

又是一年清明时,愿逝者安息,生者释怀。

愿生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参考文献:

百度经验.怎样利用空椅子技术处理情绪?〔EB/OL〕.2be6f28155413.html

陈维樑 钟莠荺. 哀伤心理咨询: 理论与实务[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2-3

贾晓明. 从民间祭奠到精神分析-关于丧失后哀伤的过程[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19(008):569-571.

李梅,李洁,时勘,曾晓颖,曹燕,钟岭,王彩琴,林红,闫立新. 丧亲人群哀伤辅导的研究构思[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44-46.

刘建鸿, 李晓文. 哀伤研究:新的视角与理论整合[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3):88-93.

网易公开课. 北京理工大学公开课:心理学与生活——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EB/OL〕.

open.163/newview/movie/free?pid=M8GFPLJK7&mid=M8IITHC48

袁乐欣, 周英, 唐秋碧, et al. 香港哀伤辅导的发展及对中国大陆的启示[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6(2):31-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