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学玄学秘籍(八字篇-基础篇)

今天所说的东西会特别的枯燥,因为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当初听老师说这个也是像听摇篮曲似的,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如果不说这个后面所更新的东西就如空中楼阁,很容易变得不稳定,所以今天还是简单来说一说,如果想深入的了解可以看看《五行大义》。这本书说得比较全。是隋朝算学家萧吉所著。

好,上篇我们说了天干和地支还有60甲子的阴阳五行属性,今天我们说一下阴阳五行的哲学概念,大家千万别迷信,这不是什么迷信,某种事物的统称,过于宏观,而且古代干饭人总是有种秘而不宣的精神,所以就变得越来越神秘。再有那些坑蒙拐骗之徒加以神话,慢慢地就成了跳大神专用的了。

请理性看待这个问题,阴阳不神秘,中国传统哲学的代称。我们不说那些大道理,又宇宙又时间的。他们说得没错可以说非常正确,但对于我来说宏观的理解可以让你思维升华,柴米油盐才是一天的开始。

八字学玄学秘籍(八字篇-基础篇)(1)

关于阴阳的概念,是古人把阴阳看成世界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阳、阴生活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阳、水为阴。在动物中雄为阳、雌为阴。天道有阴阳,地道有刚柔,人道有仁义。在人类社会中,君为阳、臣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总之,世间的种种,都是由阴、阳所组成的。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 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清为阳,地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 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 是自然界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是不是很饶人,以上是我从百度上找的的不怎么饶人的版本,我们总结一下,阴阳的概念是相对的,确又是统一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相对的概念比如水火,统一的概念,比如一个楼房,有看得见的楼房和看不见的地基,没有地基的支持,哪有楼房的建立。相互转化:黄鳝,这个动物就可以性别转换。

以上的例子并不能诠释阴阳的概念,只是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想一探究竟,建议观看《庄子》、《道德经》等书籍。

八字学玄学秘籍(八字篇-基础篇)(2)

到这里是不是感觉玄学挺简单的,好似没有那么神秘。在这里先卖个关子,慢慢我们说,让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让简单化后的事物再慢慢复杂。到后来真的不神秘。

都聊到这了,五行我在明天的时候再继续更新。

八字学玄学秘籍(八字篇-基础篇)(3)

下面附上一段关于阴阳的古文说法。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列。列御寇曰:有形生於无形,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气未见。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与形质,合而未离。

曰浑沦歴纪云,未有天地之时,混沌如鷄子,溟滓始芽鸿蒙滋萌律,云: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易疏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蒙泉子曰:太初者理之始也,太虚者气之始也,太素者象之始也,太乙者数之始也,太极者兼理气象数之始也。由数论言之,可见浑沦未判之先,只一气混合,杳冥昏昧而理未尝不在其中,与道为一是谓太极。

庄子以道在太极之先,所谓太极乃是指天地人三者,气形己具而未判者之名。而道又别是一悬空底物,在太极之先,不知道即太极,太极即道以其理之。通行者言则曰:道以其理之。极至者言则曰:太极又何尝有二邪?向非周子啓其秘,朱子阐而明之,孰知太极之为理而与气自不相离也哉。所谓太极者,乃阴阳动静之本体,不离於形气而实无声臭,不穷於变化而实有凖,则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仪者物也,凡物未始无对而亦未尝独立,天以气覆而依乎地,地以形载而附乎天。有理斯有气阴阳之谓也,有气斯有形天地之谓也,有气斯有形天地之谓也,天地不生於天地,而生於阴阳,阴阳不生於阴阳而生於动静,动静不生於动静而生於太极。盖太极者本然之玅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阴阳者所生之本也。太极形而上,道也阴阳形而下器也。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此造化所由立焉。

栢斋何子曰:天阳之动者也,果何时动极而静乎?地阴之静者也,果何时静极而动乎?天不能生地,水不能生火,无智愚皆知之。乃谓阴阳相生不亦误乎!盖天地水火虽浑然不可离,实灿然不可乱,故阴之与阳谓之相依则可,谓之相生则不可。谓之互藏其宅则可,谓之互藏相生则不可。此言的有见也!

夫天地未立,道本天地,天地旣立,则太极之理散在万事。由是而五行生焉,五行一、阴阳五,殊二实无余分也。阴阳一太极,精粗本末无彼此也,五行质具於地而气行於天,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盖五行之变至不可穷,然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