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合谷太冲穴位图(养生穴位慢慢学)

春季正当时,按照五行学说,春属木,与肝相应。而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 所以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肝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养生方面,要忌情怀忧郁,尽量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可见春季养肝至为重要, 而太冲穴则是肝经的原穴,也是人体保健要穴。

人的合谷太冲穴位图(养生穴位慢慢学)(1)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它能给你注入能量,能为你排解郁闷,能让你心平气和,甚至在险象环生之时让你临危不乱、勇往直前。因为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太,大;冲,冲盛。肝藏血,冲为血海,肝与冲脉、气脉相应而盛大,故名。

主治: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呃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等。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等。 3、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小儿惊风,中风,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等。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口歪,青盲,咽喉干痛,耳鸣,耳聋等。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崩漏,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等。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等。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穴道定位:取太冲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太冲穴。太冲穴在母短伸肌腱的外侧;浅层布有足背静脉网,足背内侧皮神经等。深层有腓深神经和第一趾背动、静脉。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怒。生气指的就是发火,或郁而不发,或干生闷气。人体能量在“怒”时,往往走的是“肝经”路线。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从理论上讲,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于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从实践上讲,生气、发怒症状的病人往往太冲穴出现异常。通过对太冲穴的针灸、按摩等,确实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绪。太冲穴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按压同样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

从个人保健角度来说,按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若按压太冲穴时有压痛感,那说明肯定有问题。如果没有也不妨多按揉,因为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而进。位置可以在太冲穴附近,有时也可能在肝经的其他有结节、压痛感的部位,比如说蠡沟穴。切忌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皮下淤血。一般一个穴按四五分钟即可。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

按摩太冲穴还可以治疗脂肪肝。按照中医的理论,导致脂肪肝的原因是痰、瘀。若喝酒过多或吃太多的肥腻的肉食,脾胃消化不了,就会导致湿浊内生。湿浊之气在体内郁积过久,就会凝聚成痰。肝藏血,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瘀血内阻,痰瘀互结于内脏就会形成脂肪肝。所以,治疗脂肪肝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而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穴即是脏腑元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相当于元气的集聚地。刺激原穴便可激发元气,从而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抵御病邪。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来按摩太冲穴,就可以调理肝的疏泄气机机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了,就可以将体内的痰瘀运出。且太冲穴具备补虚泻实的双重作用,除了活血化瘀之外,还可以激发肝经气血、清肝利胆、平肝潜阳,从而起到补肝的效果。肝经的元气足了,肝脏的功能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正常的发挥了,脂肪肝自然也就与你绝缘了。

每天坚持按摩太冲穴,不仅对肝脏有利,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睡眠也变好了。因为中医认为心主神、肝主魂。晚上休息时,神和魂都应该回到人体内,如果神回去了魂却没有回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魂不守舍”,晚上睡眠自然也就不好了。而按摩太冲穴,就可以使“魂”归于体内,我们睡起觉来,自然也就会香甜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