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日一篇解读(理解论语第一篇第4节-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进行多次反省:为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对于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和实践了?”

论语每日一篇解读(理解论语第一篇第4节-吾日三省吾身)(1)

逐句解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读shēn,也读cān),字子舆,以孝著称。

三省(xǐng):多次反省。

曾子说:“我每天要三番五次次地自我反省”。

曾子并不是最聪明的学生,然而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认真的人。在曾子杀猪的典故里他就信守承诺,把猪杀了给孩子吃。曾子对于个人品质修养非常关注,其著作《大学》就是专门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作品。曾子不断地自我反省,严以律己,终成一代大儒。

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尽心竭力、忠心不二。

替人谋划做事,是否尽忠职守、尽心竭力?

替别人做事情就是当认真以对,仔仔细细,而不是敷衍了事,更不能有二心。尤其是对待工作,要么不做,要么就尽心竭力、竭尽所能。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信用、信义。

与朋友交往时是否遵守了信用?

朋友之交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如果说假话、不讲信用,那再好的朋友也会变成路人。人和人的交往,讲的是将心比心,如果你不讲信用,那别人凭什么相信你呢?

传不习乎?

传:传授。

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和实践了呢?

对于老师传授的或者要传授给人的知识和学问,是否进行了温习和实践很重要。上课只是听了,记了笔记,下课就再也不看,也不去实践应用,那种知识和学问是不牢固的,很快就会忘记。只有不断温习和实践才能牢固掌握,并从中发现新知,得到更多的增长。

心得总结: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值得每个人深思。人们都知道这句话,可是又常常忽略这句话。

曾子说的三省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关于修身养性的教诲,旨在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行。

现代人可能不如古人那么地自律和高要求。如果我们能每天回顾下自己在工作、学习上干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再反思下在待人接物方面是否足够尊重他人和保持耐心,那么就很不错了。我们不需要反省多大的事情,也不需要对着成功的目标检讨,我们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足,每天改进一点点。

人的品行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没有人是天生的善人或者恶人,也没有天生的君子和小人,只有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自我修正,才能达到一个完善的人格。

反省是一种内修,即通过自我内心来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行为。自我检查、严格的自律可以培养人良好的习惯和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了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错了还不改正。曾子就是告诫人们应该不断反思、不断修持、不断改进。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所创造的价值并不相同,每个人的道德品行也不相同。自我反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指出他人的错误总是容易的,而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往往并不容易。人们往往要么是望洋兴叹,感叹技不如人,要么就是无视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不思进取。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跟他人攀比,也没有必要怨天尤人,我们只需要不断地反省和自我改进,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这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附图:

论语每日一篇解读(理解论语第一篇第4节-吾日三省吾身)(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