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什么(凤凰古城虹桥有着怎么的传说)

凤凰古城 凤凰有古八景,其中有一“溪桥夜月”,“溪桥”即虹桥,是凤凰最大的古桥“月满溪头露满天,长桥寂静卧前川水光山色浑无际,拾得云楼一画笺”这是清人潘祖望吟咏虹桥之诗 虹桥建于南溪北溪汇合之处,拱跨沱江,携挽奇峰南华两山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高六丈,宽三丈,长五十丈,三拱两墩,墩成菱形《凤凰厅志》记载:“桥跨沱江水,长五十余丈,川平风静,皓魄当空,清光满漾近则两岸烟林,远则千山云树,皆入玻璃世界中,桥上徘徊,仿佛置身蓬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什么(凤凰古城虹桥有着怎么的传说)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什么

凤凰古城

凤凰有古八景,其中有一“溪桥夜月”,“溪桥”即虹桥,是凤凰最大的古桥。“月满溪头露满天,长桥寂静卧前川。水光山色浑无际,拾得云楼一画笺”。这是清人潘祖望吟咏虹桥之诗。 虹桥建于南溪北溪汇合之处,拱跨沱江,携挽奇峰南华两山。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高六丈,宽三丈,长五十丈,三拱两墩,墩成菱形。《凤凰厅志》记载:“桥跨沱江水,长五十余丈,川平风静,皓魄当空,清光满漾。近则两岸烟林,远则千山云树,皆入玻璃世界中,桥上徘徊,仿佛置身蓬岛”。

它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虹桥的修建得从明朝朱皇帝斩龙脉说起。据说沱江水原来并不是从虹桥直接往下流的,而是从现在沱江二坝下流经“江天广场”到原高级中学,绕着奇峰寺山峰,转了一个大弯流向沙湾回龙潭的。原来的奇峰寺山峰并不是一座孤峰,而是与南华山紧密相连接的,酷似一个灵气十足,伸入沱江戏水的“龙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夺取了帝位之后,疑心甚重,生怕有人来夺取他的皇位,大肆诛杀有功之臣。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在西方有座山,形似真龙;真龙出现的地方,另有一座形似凤凰的山,此山如展翅欲飞的凤凰。龙凤聚在一起,真是不得了的地方,真龙出现将会出真命天子,来夺取他的江山,而对其威胁最大的是龙。于是他任命一位牛鼻子道人刘伯温迅速查找此地的来龙去脉。

刘伯温从昆仑山查起,开始搜寻这道龙脉。他们经云贵高原,来到五寨司城,发现地处武陵山脉的最南端有座山,名叫凤凰山。此山独立于群山之中,形如展翅欲飞的凤凰。站在山顶眺望,四周风景尽收眼底。向南、向东遥望,可通广袤的沅(辰)——麻(阳)红色盆地;向北,可纵观武陵山脉之雄姿;向西,可见云贵高原之胜景。四周群山叠翠,梯田层层。凤凰山上青松翠柏,一年四季苍翠碧绿。凤凰山自古就是著名的军事要地。

刘伯温发现凤凰山后,又在离凤凰山24公里的镇竿城,发现一座屏立镇竿南郊,气势非凡的南华山,和与之一脉相承、一头扎入沱江的奇峰,这正是他要寻找的“龙头”。

此地来龙之势奇特,在湘西地区山脉走势为东南向西北方行走,从湖南东南衡阳邵阳地区到湖南湘西地区龙脉大体走向云贵高原,而此君王之地正是处于湖南与贵州交界地区。此来龙却是从云贵高原万里逆行自西北向东南而来,来龙入首处又左转成逆水之龙(因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此区谷水河流均为西北向东南流去),迎山谷九曲朝水入怀。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奇异动物。在中国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化身,是皇权的象征。

刘伯温由此推断出这就是朱元璋梦中所见的龙脉、感叹镇竿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乃藏龙卧虎之地,有出帝王之相,是出真命天子的地方,总有一天这地方会有人问鼎中原,同朱元璋争夺天下,有动摇王朝根基之危。刘法师大喜过望,马上报告朱元璋。朱皇帝在地图一查,见镇竿地貌果然不同凡响,被这里的奇山异水所震 撼。颇信风水的朱元璋岂能容许他潜在的对头出现,于是朱砂笔一挥,在湘西镇竿地图的一条山脉上一划,恰好划在南华山脚的观景山与奇峰寺的衔接处,决定从此处斩断凤凰的龙脉,马上命法师刘伯温将“龙颈”斩断。

朱皇帝急忙从宝庆府(今邵阳市)调兵5万开赴镇竿,从现在的观景山至奇峰寺之间的“龙颈”处挖开,斩杀南华山这条千里巨龙,使河水改道。

说来也真神奇:士兵白天挖了,晚上又长复原了,这样一连挖了七七四十九天,一直挖不断。后来,刘伯温命令士兵日夜不停地挖,终于斩断了龙脉,使沱江河水改道从斩断的“龙颈”处流下,变成现在这条沱江河道。传说当时凤凰的龙颈被斩断时,地下鲜血四喷,达九丈多高,并一连下了三天三夜的血雨,把镇竿周围数十里范围的土石全染成了红色,据说这是龙血所染。镇竿城三天三夜鸡犬不鸣。凤凰风水从此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使凤凰再也不能产生与朱皇帝争夺天下的对手了。凤凰再也出不了皇帝了。

据说从朱元璋斩断龙脉后,凤凰城便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生活上的方便,需要在河上架一座桥,朱元璋怕老百姓架桥把龙脉接好,故意在偏离“斩龙脉”处的上游几十米的地方同意架桥,这便是现在的虹桥。

虹桥修好后,凤凰连年发大水,传说有群蛟龙拱桥之事,朱元璋怕被斩的蛟龙恢复元气,为了防止蛟龙把虹桥拱垮,又令法师在虹桥的三个桥拱各垂一把锋利宝剑(俗称斩龙刀)。被斩的蛟龙依然苦心修炼,一心想回归大海,无奈三把利剑无情威逼着它,它一动荡,疼痛难忍,于是电闪雷鸣,天泼大雨。这是祖辈代代相传留下的传说,我们遑论真假,但桥是有了,而桥下的那条潭,自古以來就叫“迴龙潭”,“迴龙潭”南岸上以前还依山傍水修建了一座“迴龙阁”。清代诗人王家宾还为此作有诗一首:“危楼俯瞰碧波寒,回绕苔矶涌雪湍。绝似中流擎砥柱,不教江水起狂澜”。阁不知毁于何时,而那条街如今仍然叫“迴龙阁”。

据凤凰县志记载:民国九年,沱江的确涨了一次三百年未遇的大水。有的人说是蛟龙归海了。但这次大水将南岸一号桥孔上的拱圈,冲打撞坏一米多宽的口子。一号桥墩的分水尖也被撞坏,虹桥受到严重的创伤。当时新任湘西镇守使的凤凰人田应诏,着手修复虹桥。修复后的虹桥加固了桥墩,补砌了桥面,拆除了桥上木栏,改建成木结构吊脚楼木板房一栋,与桥面长度相同,两侧各建大小相等的木板房十二间,开设土产、南杂、百货商店。中间有3.6米宽的人行长廊,上有屋顶遮盖着,可挡日晒雨淋。顶部两侧各装一排花窗,即可采光,又利用空气的对流,在桥面的两头,各立青砖半月拱牌房门一座,由田应诏亲书“虹桥”二字,这就是虹桥风雨楼的雏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