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故事子贡(论语中五里三贤)

论语小故事子贡(论语中五里三贤)(1)

闵子骞

五里三贤的意思是:“三贤”是指三个人,他们是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都是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中人,而且三人居处相距不过五里,故称“五里三贤”。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

樊须(前505-),字子迟,亦称樊迟,春秋末年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他求知心切,上进心强。有勇力,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并在对齐作战中表现出了才识。

宓[fú]子贱(前521年----前445年),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任单父(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宰。

先来看看论语中的闵子骞:

1、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3、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4、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5、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论语小故事子贡(论语中五里三贤)(2)

樊子迟

接着看看论语中的樊子迟。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 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3、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4、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 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5、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6、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最后看论语中的宓子贱就一句话:

论语小故事子贡(论语中五里三贤)(3)

宓子贱

1、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