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

正在CCTV-1热播的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收视竞争力突出,成为荧屏开年热剧。该剧集结国内顶尖军事题材主创团队,以精湛艺术和精良制作,全景式、史诗般展现抗美援朝伟大历史,多维立体塑造领袖人物和英雄群像,充分展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成就与新经验。

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1)

一、回望抗美援朝战争,展现历史美学品格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该剧在中国电视荧屏上,首次全面还原了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全方位地展现了这场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意义的战争,有力凸显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正是这样一部展现正义之战、精神之战、胜利之战的优秀作品,将观众带回那个战火纷飞却充满信仰的年代,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2)

《跨过鸭绿江》所展现出的历史美学品格值得赞誉,该剧立意高、格局大、视野广,开篇便从国际形势、国内条件、军事力量差异、经济实力对比等方面做了客观的利弊分析和思辨抉择,展现中华民族在建国之初的艰难时期,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重大历史抉择,确立了全剧的思想前提和视野格局。

《跨过鸭绿江》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全剧的故事走向、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对领袖人物和相关重要历史人物的表现,都本着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创作原则,详实准确地呈现历史抉择。既让历史观照现实,也让当下与历史进行风云激荡的对话,传递出“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珍爱和平”的价值观,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世代发扬、历久弥新。

网友也纷纷点赞该剧,“内容扎实不空洞,一看就停不下来”、“演员表演真挚,台词代入感太强,让人激情澎湃,热泪盈眶”、“摄影美术服化道考究,细致入微,绝对良心剧”、“总台出品,必属精品。《跨过鸭绿江》堪称国产战争剧品质标杆,可以提前预定2021年剧王了”。

二、多元视角多线叙事,刻画真实英雄人物

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3)

《跨过鸭绿江》主题明确,叙事脉络清晰。该剧着重以五次战役来呈现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决策层、以彭德怀为核心的志愿军司令部指挥层、普通志愿军战士的前线战斗层三个维度,全面还原了抗美援朝历史,再现了抗美援朝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完成了气势磅礴的宏大叙事。

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次全新尝试,《跨过鸭绿江》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决策和志愿军司令部为主导视角,以中美双方顶层前线指挥部的较量为冲突主线,通过主战场、著名战役、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和真实的志愿军人物为支撑来讲述历史。该剧鲜明展现出抗美援朝这场仗,怎么打,怎么赢,以多元视角和多线叙事为观众带来了全景式、史诗般的观感,让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见证了战争态势的演变、转折,直至胜利。

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4)

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5)

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6)

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7)

在人物塑造上,《跨过鸭绿江》真实全面、丰满立体地塑造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形象,讴歌了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同时,该剧还把焦点对准了基层和前线的战士们,剧中虚构人物与真实历史人物相得益彰,比如对侦察排长郑锐、特等射手陆乘风两个小人物的塑造就极为成功,极大增强了本剧的观赏性。此外,汽车兵马金虎、战地医护金医生和王珍珠、战地宣传李干事、战地文工团演员郑双雪以及郑锐母亲等人物,也都塑造得极为生动。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小人物”形象贯穿全剧,通过“吃饺子”“合影”“送别”等平凡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从普通人的视角和小切口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背景下的生活画卷,为严肃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注入了更多真实的生活气息,既让全剧摆脱了沉重悲壮的基调,又以轻喜剧等表现方式融入剧情,体现了导演和编剧的独特考量。

三、创作团队全力以赴,匠心打造英雄史诗

《跨过鸭绿江》专业创作团队凝聚强大力量,为该剧的创作品质提供了质量保障。据报道,为了真实再现这段艰苦卓绝的史诗篇章,剧组在开拍前完成了130多万字的资料梳理和考证,通过认真查阅史料打磨剧本,从对人物真实性、差异化的塑造,再到拍摄中严谨对待战争场面的设计和道具细节的处理,都力求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力求以史实服人、以细节动人。就连毛主席起居室中床脚下垫的一块砖,甚至墙线的高度都经过了多次的对比和考证。

赞美鸭绿江唯美句子(文艺评论跨过鸭绿江)(8)

《跨过鸭绿江》播出以来,观众面对宏大而震撼的战争场景深受震撼,不觉感叹“隔着屏幕都能感觉炮火扑面而来”。在拍摄方面,主创团队以真实场景还原真实空间。据报道,为反映上甘岭战役的艰苦卓绝,美术置景团队用一个多月时间,重新搭建复原了中南海、克里姆林宫、白宫、安理会、火车及火车内景等空间。此外,还定制4架飞机、9辆坦克装甲车,1000余支各类道具枪械。剧中375个有名字的角色,400多个历史场景的真实还原,2000多人阵容的剧组,同时有群众演员4万多人次……全剧历时100天,辗转多地,兵分五路分赴三省两市取景拍摄,展现东西两线的5次重大战役节点。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匠心和毅力,主创团队凝心聚力,完成了艰巨的拍摄任务,呈现出这样一部恢弘有力的史诗巨作。

《跨过鸭绿江》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可爱的人”唱响了一首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让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这一战,展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和铁骨血性,歌颂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时的顽强品格和的精气神;这一战,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跨过鸭绿江》历久弥坚的永恒价值,也是全世界、全人类和平发展的永恒追求。过去,我们举国动员,全民支援,上下同心,保家卫国。如今,这山河无恙,盛世如你所愿。这种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至今还让我们热血澎湃!

(文章来源: 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孙晖,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钱佳仪,北京师范大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