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的弊端(回炉再造是为了帮助更多百姓)

【学子心声】2019年,从山西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毕业后,我考入吕梁市离石区农业农村局,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再造的弊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再造的弊端(回炉再造是为了帮助更多百姓)

再造的弊端

【学子心声】

2019年,从山西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毕业后,我考入吕梁市离石区农业农村局,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

上班没多久,羊肚菌种植户王大叔找上门来。他听说局里新招了一名农大毕业生,特意来咨询羊肚菌种植技术。大叔几句话问下来,我一脸困惑,深受触动。

不久后,我随同事们下乡调研,发现别的县食用菌种植已经走上规模化道路,而我们区却尚未实现。原来,前些年区里也尝试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成效不太好,一些农户产生了抵触情绪。这让我意识到,缺乏支柱产业、缺乏专业性人才,再好的产业也无法落地。

于是,我决定回到农大学习食用菌种植。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如愿考回母校,并成为以常明昌教授为首席专家的食用菌团队的一员。

开学没多久,我跟随学院孟俊龙教授到吕梁市中阳县木耳基地参观学习。专业化的厂房、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产量丰硕的木耳……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木耳种植基地,心里不由得憧憬:如果家乡也能引进优质资源,大规模种植食用菌,那该多好!于是,我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认真学习专业课,走进食用菌大棚认识食用菌种类,泡在实验室了解不同菌类的生长环境,到基地学习防治病虫害……

去年12月起,我们学校与山西省科协按照“一地一品”主导产业,在全省先后建立了12个“科技小院”。我和同学们有机会来到中阳木耳科技小院,白天在企业里跟班学习,进大棚观察食用菌栽培生长情况、采集样本、解答农民疑问;晚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十多天的农业生产实践,让我明白了“农业研究要从农民需求出发”的深层含义。

明年我就要结束学业,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了。我想找到当年那位种植羊肚菌的王大叔,和他“切磋”一下相关知识,更想带动全村,让食用菌种植技术真正开花结果、造福百姓。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陆健、高建进、任爽、杨珏、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谢尚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