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不是包括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又称“四子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是不是包括四书五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论语是不是包括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

论语是不是包括四书五经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又称“四子书”。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喜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能通过口耳相传,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宋、元以后,“四书”成为士人的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四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汉族文化精华。

《四书》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都出自《四书》,足见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不可估量的影响。《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哲言,明示着中国人做人的根本之道。

宋代张载《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学精义的概括。近代梁启超先生的曾经评说,《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当然,《四书》中也有一些 言先人思想的局限,这些局限或许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包袱,需要根据当今社会的实情来加以选择和扬弃的。

自西汉起,对《论语》的注释、考证、疏解等研究非常丰富,到宋金时期儒学在“二程”、朱熹等人的推动改造下,吸收融合佛道思想,产生了新儒学,也即理学,此时期注解方式大变,注重义理的解读和阐发,《论语》的理学哲学色彩渐浓。在众多学者中,朱熹对《论语》一书用力最精勤。本书在编译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参阅了杨伯峻《论语译注》、钱逊《论语浅解》、钱穆《论语新解》、张燕婴《论语》、杨树达《论语疏证》、顾鸿安《论语解读》。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全书以直译为主,语言注重简洁晓畅。由于小编的学识和能力有限,文中难免出现错误、疏漏,望请读者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