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

我第一次接触睡莲,是在大都会博物馆。

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1)

当时我对这幅画并没有特别的喜爱,但这是我对“克劳德・莫奈”痴迷的开始。

第一次看这幅画时,你会感觉不理解画面中间错综复杂的色彩和大片黄绿蓝交叠的色块,然后把它归结于印象派。

但是当你看过他的早期作品,你就会震惊于他对色彩的敏锐,简直异于常人。

莫奈幼时曾受到欧仁·布丹的启发,以致于他一直坚持在户外作画,迅速画下自己看到的色彩。

1862年,他在结束服役之后加入了CharlesGleyre画室,并且非常有幸地结识了奥古斯特·雷诺阿(没错,就是那个极爱画妹子的男人)、弗雷德里克·巴齐耶、阿尔弗雷德·西斯莉。

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2)

血气方刚的小青年总是喜欢标新立异——所以一副当时被讥笑的《印象·日出》开创了这个影响深远的派系。

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3)

(左)Camille (Woman in Green Dress),1866,Oil on canvas

(右) ImpressionSunrise,1872,Oil on canvas

左图为《穿绿裙的女子》,可以看到当时的画风仍旧保留传统宫廷肖像画的影子,透过画面甚至可以感觉到裙子的质地。(画中的女子“卡米耶”是他的第一任妻子)

右图就是著名的《印象·日出》,我个人其实并不十分喜欢这幅代表印象派起源的作品。我认为这幅画作色彩太晦暗,并不能表现出莫奈鼎盛时期对光影的捕捉。

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4)

Claude Monet, La Grenouillère,1869, oil on canvas

这幅《蛙塘》是我最钟爱的作品。

《蛙塘》其实有2幅。雷诺阿当时与莫奈交好,时常一起创作。他们曾就同样的景色创作过2幅相似的作品,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雷诺阿的蛙塘。

不能说谁画得更好,但是我个人更偏爱莫奈。他画出了所有看得到和看不到的颜色,一池碧水,盈盈悦动。

莫奈钟爱在不同的时间段画相同的物体,比如《干草垛》、《卢昂大教堂》,画中可以看到光影的流动。

《干草垛》系列

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5)

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6)

1880年之后,莫奈开始与当时的印象派疏远,独自在吉维尼造了一座小花园,并开始在这里创作《睡莲》系列。

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7)

我认为这个时期的莫奈最真实,最自由。这个时期他已经可以做到不为世俗所扰,专心创作自己钟爱的作品,不用标新立异,不畏世人的眼光。

睡莲莫奈原图(睡莲克劳德莫奈)(8)

1900年,莫奈开始被视力所扰,这个时期他开始创作巨幅睡莲,一遍一遍画,不同时间、不同形状。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卷首的睡莲,会不会更好理解——

可以是夕阳西下时水面的倒影,可以是水面下光影的流动,都不过是,想抓住时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