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穿越到现代是怎么样的 对比一下古代和现代的生活

古代和现在的中国比起来怎么样?现在很多人觉得我们现代人生活不如古代人,觉得他们只不过是简单的物资匮乏,没什么好吃好玩好喝的而已。然而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真要和古人比起来,我们吃的苦那根本不叫苦。因为对于古人来说,活着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对于古人来说都很难。

就从最简单的衣物来说,我们过冬有暖和的羽绒服、羊毛衫,北方有地暖,南方有空调,再不济还有炭有柴,基本上只要不是穷的叮当响,那么舒舒服服的过一个冬天就没什么问题。可是对于古代老百姓来说,冬天就是一场灾难。古代的隐一般都是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纤维从而制作成的麻衣这玩意儿啊,质地粗糙,保暖极差,只能勉强地遮羞用,冬天穿的那跟没穿是一样的,只是古代老百姓也只能穿得起这样的衣。

当然了,也是。没有保暖的衣,比如蚕丝编织成的丝绸就极具保暖性。但丝绸在古代属于奢侈品,平常老百姓哪里买得起呢?他们吃饭都吃不饱,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昂贵的丝绸穿。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曾在卖炭翁中写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犹炭贱怨天寒。’

在封建社会那种时代,卖炭翁的经历就是绝大多数底层人的真实写照。穷的穷死,富的富死,除了在穿方面极其艰苦以外,吃这一方面古人更是受尽了委屈。

说到吃,如今社会各种美食极其的丰富,小到苍蝇馆子,大到西餐火锅店,各种美食那是应有尽有。但是在古代要想吃一餐好的到底有多难呢?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你早上想吃个包子馒头,那你得能活到三国时代才行,想吃上一碗面,那得能活到宋朝才行,因为面条是那个时候。想搞个肉夹馍吃吃,那得等到明朝时才有,因为辣椒是明朝才被引进的,中午你要想吃个西红柿炒鸡蛋,那至少得活到清朝才有,因为西红柿是清朝才有的,西瓜、苹果这些水果也都是宋朝以后的事了,黄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回来才有的。

至于炒菜,也得等到宋代以后,因为铁锅是宋代以后才生产出来的,什么花生、土豆、玉米啊,那都是明朝后期的事儿。要是我们这些个挑食怪活在了古代,那基本都要被饿死了。那古人平时都吃些什么呢?说出来有些可怜,只有三样东西,五谷、肉和野菜。五谷就是稻、荠、麦、豆,光吃主食估计也没几个人吃得下。菜的话,古代只有肉和野菜。

至于古代有啥野菜,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好吃。至于肉类,没得说好吃,但是也得古人吃得起。才行啊,有钱人天天都能吃,没钱的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吃上一回。也正因如此,古人长时间得不到营养的补充,所以寿命会极其的短,基本上30多岁就算高龄了。

衣食住行这古人最艰难的四件事情,那住和行又会是怎么样的呢?古代社会地广人稀,那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建造大房子住呢?答案肯定不是的,别说古人能不能住大房子了,现在的我们都还面临买不起房的窘境,所以古人要想住大房子,那更是不可能的事儿。

当然了,达官贵族,有钱人出外,那古人到底住的都是什么样的房子呢?我们再来看看一首诗就知道了,它的作者是著名的诗人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句话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可以想象,连杜甫这样的诗人都穷得住不起房子,可以说是十分的可怜了。而且村里小孩还欺负杜甫,老弱屋吏把屋顶上被风吹落的茅草都给捡跑了,南村群童欺我老屋吏,公然抱茅入竹去。

所以说,古代底层人民住的房子都是那种很破很烂的茅草屋,能遮风挡雨住人就行,基本上就是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那种。有多艰苦我也不用过多的描述了,虽然我们也买不起房,但是住的还是不错的,不管是农村自建房还是租房。至于古代的出行方式,那基本上就靠一双腿在走。

古代的交通工具除了腿就是马车了,但是马车在古代等于我们现在的劳斯莱斯,不是谁都买得起坐得起的,你买了马车还得买马,马匹也不是谁家都买得起的,买来你还得养着,关键是马不同于牛,能下地干活,它只能放着吃白饭。所以古代落后的交通让古人的出行方式只有靠自己的双腿。这也是为什么鲁迅会说出这么一句话,世上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有了,因为古代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除去官道之外,连接乡镇的都是靠人自己走出来的,就光衣食住行方面,咱们就能看出来古人到底有多艰苦了,我们今天有多幸福,那古代人就有多悲催。

看完这些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想穿越的勇者,想体验下生活。当然要穿越我们还有现代人的文化知识。可以好好利用。

古代人穿越到现代是怎么样的 对比一下古代和现代的生活(1)

古代人穿越到现代是怎么样的 对比一下古代和现代的生活(2)

古代人穿越到现代是怎么样的 对比一下古代和现代的生活(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