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自此国际号空间站开始运作,一直长期运营至今。既然国际号空间站名为“国际”,那中国为何一直未能加入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筹备计划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1)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1984年1月25日,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提出在十年内建立一个永久载人的空间站。由于该空间站的预算巨大(约80亿美元),美国决定寻求国际伙伴的合作,共同建造运营该空间站。因此倭奴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航天局、欧洲空间局(包含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意大利航天局等机构)加入了该项目,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共同参与计划实施。1988年该空间站被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2)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1989年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就任美国总统,自由号空间站因为耗资巨大而被迫搁置。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大为下降。由于苏联时期俄罗斯发射了礼炮号与和平号两个空间站,建造空间站的经验丰富,美国决定与俄罗斯寻求合作,共同组建空间站。俄罗斯因为经济困难,无力再独立建造运营空间站,便同意了美国的请求。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1992年6月,美俄就太空事务的合作进行谈判。199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签署共同建设运营空间站的合作协议,还制定了航天飞机-和平号计划(即俄罗斯航天员乘坐美国的航天飞机飞行,美国航天员前往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进行长期考察)。该计划的目的是让美国学习俄罗斯的长时间太空飞行经验,也促进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合作与了解。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4)

阿尔·戈尔

1993年6月,因为美国财政赤字巨大,于是美国国会内部反对建设空间站的计划呼声高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只得终止了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时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并不希望空间站计划停止,于是极力推动空间站计划重启,在他的努力下,美俄签署了新的空间站合作协议,该空间站被命为“国际空间站”。

二,国际空间站组建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5)

曙光号功能货舱

1998年11月20日,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国际号空间站开始运作。12月4日,团结号节点舱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由美国的航天飞机STS-88带往太空。不久团结号节点舱与曙光号功能货舱进行对接,在美国航天员杰瑞·罗斯詹姆斯·纽曼的操作下,对接成功。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6)

6位航天员

自此国际号空间站有了宇航员长期驻留,当时总共罗伯特·卡巴纳弗雷德里克·斯托考南茜·柯里杰瑞·罗斯詹姆斯·纽曼、谢尔盖·克里卡廖夫等6位航天员(5名美国航天员,1名俄罗斯航天员)。这6名航天员也是最早在国际空间站停驻的宇航员,其中美国航天员的代表为罗伯特·唐纳德·卡巴纳,俄罗斯航天员代表为谢尔盖·克里卡廖夫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7)

第一组远征队

2000年7月12日,星辰号服务舱成功发射升空,于7月26日和曙光号功能货舱成功对接。11月2日,美国宇航员威廉·薛佛和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谢尔盖·克里卡列夫组成的第1组远征队成功进入国际空间站。此后每年不定期都会有3名宇航员组成的远征队入驻国际空间站。2001年2月7日,命运号实验舱团结号节点舱成功对接。此后美俄等国又成功发射多个国际空间站组件升空对接,使得国际空间站一直运行至今。

三,国际空间站构成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8)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主要由曙光号功能货舱、星辰号服务舱、团结号节点舱、 协和号节点舱、宁静号节点舱、命运号实验舱、哥伦布号实验舱、希望号实验舱、寻求号气密舱、码头号对接舱、晨曦号实验舱、探索号实验舱、列奥纳多号永久性多功能舱、穹顶舱、综合桁架结构、毕格罗可扩展活动舱等部件构成。

国际空间站还有加拿大臂、轨道器机械臂传感器系统、箭头号吊杆、希望号遥控操纵系统、外部储物平台、快速后勤舱、加压对接适配舱、国际停靠适配舱、阿尔法磁谱仪、电气系统、生命维护系统等子系统。另外还有多用途后勤舱、希望号实验舱、快速后勤舱、过渡控制舱等备用硬件。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9)

星辰号服务舱

星辰号服务舱内有飞行控制系统、生命支持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航天员休息室等,是航天员生活的主要地方。宁静号节点舱装备了目前太空中最先进的生命保障系统,可以进行废水处理,对水进行再循环以供航天员使用;净化舱内空气同时还能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垃圾回收。综合桁架结构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是空间站电能的主要来源。外部储物平台主要用来存储货物与设备。快速后勤舱内有在真空中进行科学实验所需的设备,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与传输。

四,主要任务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10)

国际空间站臂章

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研究实验,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等。美国的命运号实验舱、欧洲的哥伦布号实验舱、倭奴的希望号实验舱等三个实验舱安装了各种科学领域的研究仪器,供航天员进行研究实验。

国际空间站的常驻宇航员被称为“长期考察组N”(或称远征队N),由联盟号航天器运往国际空间站。由于联盟号航天器每次只能运输三名航天员,因此由该三人组成长期考察组前往空间站以接替返回的上一组航天员。目前国际空间站已经轮换了64组远征队。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11)

神舟十二号

由于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共同制造与运营的空间站,因此中国曾多次表达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意向,为人类探索太空出力。但美国害怕中国会变得强大而对其构成威胁,所以多次拒绝中国的申请。中国因此认识到独立建设空间站的重要性,相继发射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飞行器进行建设空间站的探索。

国际空间站最新现状(由美俄等国运营)(12)

天和号核心舱

2021年4月29日,中国成功发射天宫号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天和号核心舱,自此天宫号空间站开始运作。2021年6月17日,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目前天宫号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是唯二在太空飞行的空间站。证明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有了很大进步,已经成为与美俄比肩的航空航天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将实现。

总的来说国际空间站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国际合作进行太空探索的典范,但中国未能加入也是该空间站的巨大损失。国际空间站的拒绝还使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建设运营空间站的道路,逐渐成为太空探索领域的大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