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

上期讲解的是K线图基础,本期主要讲解三类K线价格形态:底部形态、中继形态和顶部形态“知”不足,则“行”不远!很多人多少懂一些K线形态,但就是用不好,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掌握其精髓!

所谓“横有多长,竖有多高”,一般来说,横盘震荡的时间越长,筹码往往越集中,接下来上涨的空间越大。按照这个理论,上涨潜力:潜伏底和圆弧底>头肩底和三重底>W双底>V型底。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1)

图1

类似的,中继形态维持时间越长,延续的空间将越大,顶部形态高位震荡时间越长成交量越大,下跌空间就越大,周期也将越长。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2)

图2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3)

图3

一、各类K线价格形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前面讲解均线的运用时有提到过技术分析的精髓之所在:历史之所以会重演,是因为亘古不变的人性。而主力资金就是玩弄人性的高手,通过画线达到其目的,我们应该明确所有的底部形态都是为了吸筹,所有的上涨中继形态都是为了洗盘(下跌中继则是为了出货),所有的顶部形态都是为了出货

二、如何确认K线价格形态有效?

答案是:突破确认。在这里教大家一个简便的方法判断:只参考60日和120日均线的支撑和压力!

如图4,W双底部形态,低位放量拉升接连突破60日和120日均线压力,随后出现回踩确认,回踩确认后就是个高质量买点。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4)

图4

如图5,头肩底部形态,向上接连突破60日和120日均线压力后,有数次回踩确认,几次都是很好的买入机会点。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5)

图5

如图6,三重底部形态,经过前两次的快速拉升和缓慢下跌后,第三次拉升逐步放量突破120日均线,随后缩量回踩确认,优质买点显现,接下来便是一轮大涨。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6)

图6

如图7,圆弧底部形态,股价经过长时间大幅下跌之后,在低位量能较为均匀,一路小阴小阳,走势呈圆弧状,直至放量突破60日均线,随后相对缩量回踩确认,买入时机到来,接下来便是直接强势突破120日均线,走出一波凌厉的上涨。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7)

图7

如图8,旗行中继形态,结合中长期均线,每次回调至旗行下边缘附近都是买入时机,上边缘便是减仓卖出时机,直至向上放量破位形成突破买点。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8)

图8

如图9,三角形中继形态,结合中长期均线,每次回调至旗行下边缘附近都是买入时机,上边缘便是减仓卖出时机,直至向上放量破位,回踩确认形成买点,相较旗行中继形态,三角形中继形态突破往往会有回踩确认过程。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9)

图9

如图10,V型顶部形态,股价经过长期上涨,高位承接盘不足时,往往会放量大涨以吸引散户跟风,主力资金边拉边出,吃得差不多了主力资金随时有可能直接砸盘,高位追涨者悉数套牢。遇到这种走势,放量拉升时不要多想,直接分批卖出就对了,不要妄想吃完整段行情。高位没能离场甚至还加仓摊低成本的朋友,反弹至中长期均线压力时就是逃命机会。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10)

图10

如图11,双重顶部形态,高位放量而不破前高上涨则是减仓卖出时机,向下跌破120日均线随后反弹确认便是中长线者的离场点高位短线交易者的认赔点。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11)

图11

如图12,三重顶部形态,高位远离中长期均线放量滞涨,那就是中长线的减仓时机点,短线交易者的卖出点,向下跌破120日均线反弹确认,中长线持有者就要考虑离场,短线交易者就得考虑认赔出局了。

底部形态之曙光初现及变体(中继和顶部形态原来是这么看的)(12)

图12

三、学习K线价格形态的意义何在?

大多数股民买股票,总是幻想着能买在最低卖在最高,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习K线价格形态是毫无意义的,无论如何努力都是没办法做到的。你我皆是凡人,买在最低卖在最高是神做的事情!

那么既然底部形态和顶部形态不能帮助我们抄底逃顶,其意义到底何在呢?

K线价格形态也只是一个分析工具,只能作为参考,辅助我们构建合理的交易策略。

除此之外,那就是能起到筛选机会规避风险的作用。

当某只股票有可能形成底部形态时,我们可以把它加入自选股跟踪,等待突破回踩确认,再行考虑介入。

当某只股票拉升一段之后,有可能形成中继形态时,我们可以重点跟踪,以分仓策略介入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某只股票处于高位,有可能形成顶部形态时,这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参与,如果已经参与其中,那么就得盯紧了,随时得考虑离场,无论盈亏!

本期内容到此为止,接下来将分两期讲解成交量的分析运用。各位朋友有什么高见和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