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共授权发明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

全国共授权发明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1)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直播4月24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相关内容实录:

新华社记者:

刚刚我们了解了过去一年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今年又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我们还记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我的问题是,请问十九大报告部署的具体任务完成的情况怎么样?有哪些亮点?谢谢。

申长雨:

谢谢你的提问。你提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五年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加快形成,有力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持续提升。五年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53.1万件,年均增长13.4%;累计注册商标2770.5万件,年均增长29.0%。著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量也屡创新高。截至2021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是2017年末的近2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由2017年的2265.1亿元增长到3783.0亿元,其中出口年均增速达23.8%,是进口增速的2.03倍。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显著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写入民法典。完成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人民法院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也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也更加有力,综合执法和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同时,我们还成功推动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正式生效,加入了《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签订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7年的76.69分,提高到2021年80.61分,整体步入良好状态。

三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显现。有关统计和报告显示,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1.97% ,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7.5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39%。全球领先的5000个品牌中,中国占到408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特别是我们还通过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植物新品种惠农,有力发挥知识产权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了知识产权助力精准脱贫的中国样本。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成就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也从2017年的第22位提升至2021年的第12位,整整上升了10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多个细分指标上表现良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知识产权收入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持续提高,进入全球百强的科技集群数量跃居全球第二,表明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示,中国排名持续稳步上升,预示着全球创新地理格局正在向东方转移。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