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历史排名(冷兵器戚斧钺长得差不多)

冷兵器中有不少都长得差不多,比如枪和矛、棍和棒等。这些相似兵器,长得差不多,威力地有很大区别。下面我们说一说戚、斧、钺这三种兵器,它们也是长得差不多,威力大有别,一种“催命鬼”,一种剁骨断,一种“霸王斩”,举起来能吓瘫人。

冷兵器历史排名(冷兵器戚斧钺长得差不多)(1)

戚。这种兵器出现于商周时期,两汉软为常见,以西汉时期古滇国戚出土最多。戚是斧形兵器中最小的,俗称“小斧子”,如果按个头排辈,钺是爷爷,斧是爸爸,戚是孙子。戚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的直刃,有的月刃,有的圆刃,因为个头较小,柄较短,不适于作战,多用于执行军法,处死战俘或逃兵。戚常悬于主将战车之上或大帐之中,象征军法,代表死亡,故有“催命鬼”之称。(图为战国三兽太阳纹长横銎狭腰铜戚)

冷兵器历史排名(冷兵器戚斧钺长得差不多)(2)

斧。这种兵器出现年代较早,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最早的斧为石头打制,用于生产,后演变为兵器。到了商朝,斧由青铜打造,西周以后,逐渐改为用铁打造。斧一般个头不大,直刃或月刃,刃薄,背厚,有銎孔以穿木柄。斧为士兵使用的兵器,有长斧,有短斧。因斧较厚重,故极耐劈砍,劈木开,剁骨断,威力比戚要强大。(图为东汉方銎直体阔直刃素纹铜斧)

冷兵器历史排名(冷兵器戚斧钺长得差不多)(3)

钺。这种兵器由斧演变而来,出现年代比斧要晚。钺的出现,是在社会阶级分化之后,平民阶层使用的称斧,部落酋长使用的称钺,后来钺就成为王者使用的仪仗兵器,代表王权。这是斧和钺的最大区别,两者使用群体不同,故叫法不同。从形制上来说,钺较斧也有很大变化,一是个头加大,因为王者为大,加大个头,以显气势。二是增加装饰,钺上多刻有各种图腾、铭文,以代表王者身份。三是钺杆与斧杆也不同,一头加矛头,可刺击,另一头加鐏,可戳于地上,钺杆长度也比斧杆长许多,立于地上甚是威严。商周时期,王者都有自己的钺,如今出土很多。钺因为个头太大,不适于实战,多用于执行王法。用钺行刑,堪称“霸王斩”,不论是斩首还是腰斩,只需一下。行刑之时,大钺举于头顶,恐怖的装饰和锋利的钺刃能把人吓瘫,王者威仪彰显。汉代以后,王者很少再以钺代表身份和权力,取而代之的是剑。钺退出王权之后,改为大将使用的兵器,评书中所说的车轮板斧、开山大斧等武将使用的斧,与商周时期钺的形制相同,应当称为钺,但因钺是王者专用名称,故改称为斧。此后,斧钺便混淆了,从形制上很难区分,只能从长短大小而论,长者大者为钺,短者小者为斧。而到了明清时期,江湖各门派又研制了一些短兵器,因有月刃,皆以“钺”命名,如子午鸳鸯钺、护手钺等,这些兵器其实不能称为“钺”,只是假借“钺”名而已。(图为商武丁之妻妇好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