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能吃的植物图文(为冬季特色蔬菜)

近20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在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一些老的事物却渐渐消失了,其中就包括小时候一些常见的农作物。

农村能吃的植物图文(为冬季特色蔬菜)(1)

在亳州市华佗镇程屯村,村民邢怀民大叔正坐在自家门口,和家人一起整理堆放在门口的一堆农作物,看外形像是萝卜,不过根须明显过多,表皮也不那么光滑,这种农作物笔者是认识的,甚至是记忆深刻的,在儿时的农村,它是非常普遍的蔬菜,只是近些年渐渐少见了,如今在邢大叔家门口见到,还真是倍感亲切呢!

邢大叔所整理的这种作物,在当地俗称辣疙瘩,是芥菜的一个变种,属根用芥菜(芥菜变种大致可分为7种:雪里蕻、榨菜、辣疙瘩、油芥菜、大叶芥菜、皱叶芥菜及水东芥菜,怎么样,芥菜的家族是不是很强大?),和榨菜及雪里蕻的功能类似,主用于腌菜。

农村能吃的植物图文(为冬季特色蔬菜)(2)

说起辣疙瘩这个名字,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感觉很陌生,但提到大头菜(用辣疙瘩腌制的咸菜),估计大家都听说过,现在主要用作炒菜或做肉的配料。

可在小时候的农村,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每到冬季,农村人的吃菜问题就遇到了挑战,即便是萝卜白菜也不是每家顿顿都能吃上的,可吃饭需要下饭菜,聪明的农村人,还是想到了办法,那就是购买一些用辣疙瘩腌制的大头菜,那种黑色的咸菜疙瘩,自然是咸得要命,有的购买回来,表皮还有一层白色的盐粒儿。

农村能吃的植物图文(为冬季特色蔬菜)(3)

切成丝儿,就着馒头吃感觉还是蛮香的,最主要的是耐吃,买一块大头菜,哪怕是顿顿吃,也够一家人吃两天,毕竟是太咸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既下饭又省钱的好方法。

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辣疙瘩的习惯,储存到春节前后,勤劳的大娘大婶们,便会将辣疙瘩切成丝,用盐腌制咸菜,我们当地称之为放(音)腊菜,别看辣疙瘩有股芥末似的辣冲味儿,但腌制一段时间之后,切好的辣菜丝晶莹剔透的,看起来特别漂亮,吃起来那种辣冲味儿也不见了。

农村能吃的植物图文(为冬季特色蔬菜)(4)

只是这些,仿佛只能从回忆里找回了,如今见到,勾起对儿时的念想,也就不奇怪了。据邢大叔介绍,这辣疙瘩刚收获后并不能立即吃,必须要储存一段时间才行,目的就是要让它本身的辣冲味儿消耗掉,这样腌制的咸菜风味才最独特。

至于为啥辣疙瘩如今没人愿意种植了,难道是经济效益不好吗?邢大叔表示,辣疙瘩这种作物,属于产量比较高的,一般亩产6000-8000斤,众所周知,但凡是产量高的农作物,价格都不会太高,像今年的辣疙瘩地头价才两毛多一斤,亩收益才一千多元。

农村能吃的植物图文(为冬季特色蔬菜)(5)

辣疙瘩虽然种植成本低,生长期管理也省时省力,但收获及整理则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你看我家这些收获后的辣疙瘩,需要人工将叶子去掉、根须削掉,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做起来还蛮费事的,加上经济效益偏低,所以种植户都改种赚钱的农作物了。

加上现如今农村人的生活条件大幅提高,几乎没有人再吃大头菜了,现如今酱菜厂制作的大头菜,都卖给饭店里当佐料了,市场需求降低,也是导致辣疙瘩价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村能吃的植物图文(为冬季特色蔬菜)(6)

最后,邢大叔还表示,他是个比较念旧的人,他们村以前属于辣疙瘩种植基地,当邻居们纷纷放弃的时候,他却不顾家人反对,依旧选择坚持种植,在别人眼里,他是有些“老顽固”,但在他内心深处执着坚持的,其实是对过往的留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