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北宋什么时期的(北宋时期的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什么时期的(北宋时期的范仲淹)(1)

公元一0三八年,自称大夏皇帝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率领西夏军进攻北宋。宋仁宗急忙命令边境将士抵抗。那时候,北宋在西边驻防的兵士有三、四十万,要打退西夏本来不难,但是这些人马分散在二十个州,几百个堡寨,各路人马都直接由朝廷指挥,互相不通气,再加上宋军好久没有打仗,兵士缺乏训练,作战能力也不强。元昊率领的西夏骑兵,却集中指挥,机动灵活。这样宋军抵挡不了,节节败退。

过了两年,西夏兵又大规模进攻延州,宋军打了个大败仗。宋仁宗大为恼火,把延州知州撤了职。另外派大臣范仲淹和韩琦到陕西去指挥抵抗西夏的战争。

范仲淹、韩琦刚到陕西,就有人向他们推荐当地驻军中一名叫狄青的军官,英勇善战,有大将的才干,可以重用。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这话,很感兴趣,要部下把狄青情况详细介绍一下。

原来,狄青本是京城禁军里的一个普通兵士,他从小练得一身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加上胆壮力大,被选拔当上了小军官。

西夏的元昊称帝后,宋仁宗派了一支禁军到边境去防守,狄青也随军去了陕西保安。

不久,西夏军进攻保安。保安的宋军多次被西夏军打败,兵士们一听说打仗都很害怕。守将卢守懃为了这事正发愁。狄青主动要求让他担任先锋,抗击西夏军。

卢守懃见狄青主动提出愿意当先锋,自然高兴,就拔给他一支人马,跟前来进犯的西夏军交战。

狄青每逢上阵,都要先换一身打扮。他把发髻打散,披头散发,头上戴着一个铜面具,只露出两只烔烔有神的眼睛,手拿一支长枪,带头冲进敌阵东挑西杀,西夏兵士自从进犯宋境以来,没有碰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他们看到狄青这副打扮,已经胆寒了。狄青和宋军猛冲了一阵后,西夏军的阵脚大乱,纷纷败退。狄青乘胜追击,带领宋军冲杀过去,打了一个大胜仗。

捷报传到朝廷。宋仁宗十分高兴,就将卢守懃和狄青都提升了官职。狄青功劳最大,被提升四级。宋仁宗还想把狄青召回京城,亲自接见。后来因西夏军又进犯渭州,调狄青去抵抗,不得不取消了召见的打算。叫人给狄青画了肖像,给朝廷送了过去。

以后几年里,西夏兵不断在边境各地进犯,弄得地方不得安宁,狄青前后参加了二十五六次大小战斗,受了八处箭伤,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西夏兵士一听到狄青的名字,就吓得不敢跟他交锋。

范仲淹听了部下的推荐,立刻召见狄青,问他读过什么书。狄青出身小兵,识字不多,要问他读过什么书,他自然答不上来。

范仲淹说:“你现在是个将官了,做将官的如果不能博古通今,只靠个人的勇敢是不够的。”接着,他还鼓励狄青有时间尽可能多读一些书。

狄青看到范仲淹这样热情鼓励他,十分感动。从那以后,他便利用打仗的空隙时间,刻苦读书学习。不过狄青读书是有针对性的,他不读之乎者也,而是专门研读兵书兵法。几年后,他把秦汉以来名将的兵法都读得很熟,为他日后屡建战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宋仁宗把他调回京城,担任马军副都指挥。

宋朝有个残酷的制度,为了防止兵士开小差,当小兵的都被刺过字。狄青当小兵的时候也被刺过字。过了十多年,狄青当了大将,但脸上还留着黑色的字迹。

有一次,宋仁宗召见他以后,认为当大将的脸上留着黑字,很不体面,就叫狄青回家以后,敷上药,把黑字去掉。

狄青说:“陛下不嫌我出身低微,按照战功把我提到这个地位,我很感激。至于这些黑字,我宁愿留着,让兵士见了,知道该怎样上进!”

宋仁宗听了,很赞赏狄青的见识,更加器重他了。后来,把他提拔为管理全国军事、边防的枢密史,这是宋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有些大臣嫌狄青出身低微,劝仁宗不该把狄青提到这么高的职位。但是宋仁宗这时候正在重用将才,没有听这些意见。

狄青当了枢密史,有人总觉得他的出身和地位太不相称。有一个自称是唐朝名相狄仁杰后代的人,拿了狄仁杰的画像,送给狄青说:“您不也是狄公的后代吗?不如认狄公做祖宗吧!”

狄青谦虚地笑了笑:“我本来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偶然碰到机会得到高位,怎么能够跟狄公高攀呢。”说得来人无话可答。

范仲淹是北宋什么时期的(北宋时期的范仲淹)(2)

范仲淹是狄青的恩师,按道理说狄青算得上是范仲淹的嫡系人马了。可是范仲淹这个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喜欢提拔自己人,他是非常公正的一个人。

这就导致了狄青认为自己在范仲淹这里不可能得到提升,至少提升的速度不是很快。年轻人总归有些急功近利,所以这个时候的狄青开始更换门庭,投靠韩琦了。

其实投靠韩琦跟投靠范仲淹是没什么分别的,至少最初他们俩还是战友。不过为了修建洛水城这件事,两个人之间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矛盾。

韩琦年轻些,所以做事不计后果。他吩咐尹洙找人给范仲淹添堵。而尹洙选择的这个人便是狄青。狄青得知对方是范仲淹的时候,居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这件事。

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狄青会背叛自己的恩师呢?因为他需要往上升迁,只有不断为上级做事,才能得到升迁的机会。

狄青不仅将范仲淹的手下刘沪给抓了,而且还对他大打出手,事后害怕被追究,甚至打算杀人灭口。这件事是狄青一生最大的污点,当然可以有很多理由为他辩白,不过他做了这件事却是铁板钉钉的。

这件事出了以后,范仲淹对狄青算是死心了。从此狄青彻底成为了韩琦这边的人,但是韩琦真的会善待狄青吗?狄青还是太天真。

为韩琦做了这么一件大事,彻底成为了韩琦的人。但是范仲淹是好惹的吗?一系列弹劾口诛笔伐,韩琦压根就顶不住这样的压力,狄青因为这件事几乎被处死。

多亏了范仲淹大人有大量,总觉得狄青是个人才,就算人品差了点,至少可以为大宋建功立业,索性也就没有治他的死罪。

范仲淹不仅为朝廷举荐人才没有私心,廉洁奉公,忠贞于国,其心如青天白日,而且治家严正,教子有方。

“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这是《宋史.范仲淹传》中的一段话。说他富贵以后,若非招待宾客,日常菜肴绝无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只是满足基本的温饱而已。

范仲淹日常以俭约训导儿子,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最不愿意的,是看着你等安享父官的富贵俸禄。”

第二个儿子纯仁结婚时,自作主张,计划请匠人以高贵的绮罗制作蚊帐。范仲淹知道后十分生气,把儿子召来,厉声斥责:“吾家素清俭,安得乱我家法!”并警告说:如将罗帐拿来家中,“当火于庭”。( 明.刘元卿《贤弈编》)纯仁省悟,痛切自责,将制作罗帐事作罢。

范仲淹对子女不娇惯,不放任,从严要求。任职苏州知府时,曾首创郡学,把“师道”确立为教育的重心,聘请名儒胡瑗为首席教授。胡瑗到任后,出于培养德才兼备学生的考虑,制订了一套良密学规。学生中多有官二代、富二代,因胡瑗管教严厉,不遵从教导,甚至逃学。

《宋史.范纯祜传》载:身为父母官的范仲淹,把儿子纯祜送去就读,郑重告诫务必尊敬师长,遵守规制,不得有丝毫怠慢。纯祜年未满二十,属学生中年龄最小,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尽行其规”。同学们见知州之子如此尊师重教,纷纷收敛行迹,专注于学业,郡学面貌为之一新。

《宋史.范仲淹传》评他“好施予,泛爱乐善”,言传身教对小辈影响很大,【宋】惠洪《冷斋夜话》中记载:他在睢阳任职时,指派二儿子范纯仁去姑苏运五百斛麦子。纯仁船到丹阳恰遇好友石曼卿,得知石因亲人病故无钱运柩回家,便将麦子连船赠送,助其还乡。纯仁回去后,向父亲禀报石曼卿流落丹阳的困境,范仲淹急切而言:“何不以麦舟与之?”听儿子回话“已付之矣”时,欣慰地点头赞许。

后人遂以“麦舟之赠”谓助人丧葬费用的典故,亦泛指助人于难中。

又据宋.朱弁《曲洧旧闻》,“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着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四个儿子始终记着父亲教诲,入仕后廉俭如一,得赏赐及多余的俸禄,即捐赠给义庄赡养族人。孙子范正平勤苦学问,操守赏赐,品行甚于贫儒,年轻时在城外二十里的社学就读,与同学徒步往来,夏日以破扇子遮挡烈日,没有人知道他是宰相子孙。

范仲淹是北宋什么时期的(北宋时期的范仲淹)(3)

范仲淹的人品就是不一般,刚显贵时,就购买了约一千亩临近外城且年年丰收的良田,他用这千亩良田的收入供养那些聚居的族人,让大家有吃有穿,补贴也很完善,比如说“嫁女发给50千钱,再嫁则给30千钱,娶妻发30千钱,再娶再发15千钱,丧葬的费用与再嫁的费用一样,埋葬小孩发给10千钱,同族人一共90多位,每年供给他们800斛稻谷。”用千亩良田供养这些聚居的族人,况且管理也很公平,账目也很明了。这不过是钱公辅在《义田记》中的一段关于范仲淹实行义田的记叙。

其实,这也是范仲淹早期的亲民远大规划。当初他没有财力,规划自然实现不了,等到二十年之后,他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来,又在朝廷参与国家的政务,收入颇丰之后,义田了却了他人生的一桩心事。用义田周济他人的日子,就成了古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生活。有吃有穿,日子安稳,即现时所说的小康生活。关于小康生活,《辞海》中提到过:“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中国古代雅文《诗经》中也提到过小康,《大雅·民劳》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这里的小康,当然是指生活安定的意思。

田能长粮,粮能裹腹,故所,田为人生存之本。赐人以田,自然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多出了一份实在与贴切。显贵是古人从官达富的一种象征。有的人显起贵来,绝非高傲自大,独自享受。要让他人得到一定的实惠,这种实惠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认定好日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里,与人共享成了一种乐趣与精神。

范仲淹最终实现了义田之大事,而且,还让这桩大事发扬光大下去。范仲淹去世之后,他的后孙继办义田,秉承他乐于施助的遗志,钱公辅在《义田》中又一次综述了范仲淹的义田,它宛如一团燃烧的篝火,生生不息地照亮着后世的人们。

相比之下的晏子,他显贵时也一直使用着破车弱马,乃至于桓子对他的行为发生了质疑,晏子的解释也是合情合理的:“从父亲的族人,到母亲的族人,他们都用上好马好车,再到齐国三百多人待救济。”晏子的区区行为,与先人孟子的“亲近同族,才能仁爱百姓,仁爱百姓,才能爱惜万物”的观点何等相似。他们都是施爱而又亲民的典范。范仲淹创办的义田是他仁爱亲民迈出的一大步,这一步迈得实实在在,让普通老百姓受益一生。

唐朝诗人杜甫写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名句,杜甫提到的是把心安顿好的房间,他在为茅屋所破歌的时候,感叹战乱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假如有了千万间房屋,那天下老百姓个个会开颜欢笑。房屋,成了他们心中一种奢望。只可惜老百姓生不逢时,小康与他们遥遥无期。

从义田记的事件中不难读出,范仲淹是一个胸怀大志、心忧百姓的圣人,难怪他能借助于《岳阳楼记》发出内心的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系百姓,才让范仲淹有了如此大胆的所作后择,致富不忘老百姓,义田一变爱心田。

古人有了官职,得到优厚的俸禄之后,最先想到的是让他人过好日子,让老百姓尝到小康生活的甜头,范仲淹努力做到了,钱公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娓娓道来的《义田记》记下一位古代的仁爱大师。

当我们思维的足迹顺着那千亩良田缓缓地走下去的时候,蓦然发现,范仲淹的亲民行为,同我们现行所倡导的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观点和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