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术语(易经中常见的术语)

《易经》中,有许多特有的术语,对于不了解《易经》的人,很难明白。想要完全地避开这些术语,恐怕是办不到的。

因为在《易经》十翼中,就有很多术语存在,而十翼和《易经》本身是分不开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术语,也为了避免在后面的文章中,一次次地解释这些术语,特别用本文加以说明。

一,卦。这个很简单,就是《易经》64卦,它包括每个卦的卦辞、代表卦的符号和六个爻以及爻辞。

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术语(易经中常见的术语)(1)

阴阳时位太极图

二,爻。爻是构成卦的基本元素,它有阴阳刚柔之分。

三,位。就是位置,位的意思有两层,我个人分别把它们叫做大位和小位或者卦位和爻位。

大位/卦位是指卦所处的位置。我们都知道,64卦本身所代表的就是天地万物、人生百态,每一卦都是一个不同的形态。一个卦,它是什么形态,那就是在什么位置。

小位/爻位是指爻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在64卦里会看到的初、二、三、四、五、上等六个位置。这六个位置是从下往上排列的。

小位又分为阳位和阴位。初、三、五三个位置是阳位;二、四、六三个位置是阴位。

四,时。时的含义和位差不多。位是从空间的角度看,时则是从时间的角度看。阴阳时位是《易经》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它们的具体含义很难用语言精确的表达。多看,多体会大概就能了解。

五,爻的命名。按照爻所在的位置,将第一爻称为初爻;第二爻称为二爻;第三爻称为三爻;第四爻称为四爻;第五爻称为五爻;最上面的第六爻称为上爻;

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术语(易经中常见的术语)(2)

伏羲先天八卦

后来,依据人们的社会地位,又将从初爻到上爻的六个爻,依次分别称为:元士爻,大夫爻,三公爻,诸侯爻,天子爻和宗庙爻。

其中,元士爻是平头百姓;大夫爻是领俸禄、有公职的人;三公就是电视剧中常看到的太师、太傅、太保和少师、少傅、少保这些职务;诸侯爻是那些被分封了领地,建立了诸侯国的人;天子就是天下共主、皇帝;宗庙是天地大道、祖宗家法等,不能随意违背和更改。

六,上卦/下卦。上卦和下卦也叫外卦和内卦,它们是两个对立的概念。说完上卦,下卦是什么自然也就明了了。

我们都知道《易经》64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其中包含两个三画卦。从初爻到三爻的三个爻,所构成的三画卦叫下卦/内卦;从四爻到上爻三个爻,所构成的三画卦叫上卦/外卦。实际上,每一个三画卦都是一个伏羲先天八卦。

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术语(易经中常见的术语)(3)

守中之德

七,中。它的含义是我们华夏文化历来所推崇的中庸和守中。就《易经》64卦而言,中是指二爻和五爻,也就是上卦和下卦中间的那个爻,因为它们分别位于上卦和下卦的中间。处在这两个位置上的爻,叫得中。得中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通常可以称为得中之德,象征着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