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最荒唐的传说(唐玄宗妻妾成群)
公元762年的5月3日,唐玄宗李隆基在长安神龙殿病逝,终年78岁。彼时流放巫州的高力士遇赦还朝,刚走到郎州,听闻噩耗,悲恸之下殴血,不久去世。
代宗“以其(高力士)耆宿,保护先朝,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唐玄宗一生风流,后宫佳丽无数,共诞育儿子30个,女儿29个,但只有高力士获得陪葬帝陵的殊荣。
影视剧中高力士剧照
宦官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大多是负面的,尤其是一些文艺作品中,他们通常都是一副可憎的面目。
高力士是少数获得美誉的宦官之一。
从唐玄宗710年被立为太子开始,至762年离世,五十余载的漫长岁月中,高力士都陪伴在玄宗身边,忠心侍奉,深得玄宗的信任。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赞美高力士:"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内侍如力士者甚少。"
高力士一生,"历宣教博士、内府令等职,封齐国公,食邑三千户,又加实封三百户。累充内弓箭及三宫内飞龙厩大使,又充开漕使,历官授任五十余年。"
翻遍《资治通鉴》等史料,几乎找不到唐玄宗对高力士训斥或者怀疑的记载。
安史之乱中,长安失守,危急时刻,许多宦官为保命从玄宗身边逃匿,而高力士却始终不离不弃地跟随左右,舍命相护。
这种陪伴与保护,哪怕在玄宗失势后成为太上皇,仍然一如既往地延续着。
唐玄宗曾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
那么,唐玄宗为何如此信任高力士呢?
影视剧中唐玄宗剧照
一、从龙之功高力士在李隆基还是藩王时,便投靠了他,倾心侍奉。
中宗年间,韦后与安乐公主弄权,朝堂乌烟瘴气。不久,韦后把中宗毒死,临朝摄政。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与安乐公主,并拥护睿宗复位。
据《高力士墓志》记载,高力士在这场叛变中是有功劳的,并凭此得到提拔:"碌其翼戴在勋,遂有骤迁之命,特加朝散大夫、内给事、充内弓箭库使,寻迁内常侍兼三宫使。"
睿宗时期,太平公主培植党羽,把控朝政,"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
李隆基身为太子,雄心勃勃,不甘心当一个傀儡,故而与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剧。
最终,李隆基通过再一次政变,剿灭了太平公主的势力,登上皇位。
在他与太平公主的斗争中,高力士也始终坚定地陪伴左右,出谋划策,因功"加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日益受到李隆基的宠信。
二、坚实的左膀右臂
开元初期,宰相姚崇向玄宗上疏改进吏治,玄宗觉得这件事宰相可以自行决断,便没有理会。姚崇会错了意,越琢磨越感到惶恐,对于要进行的吏治改进也犹豫起来。
这个时候,高力士出面解释了一番,使得姚崇放了心,这才大胆地改革起来。在他的主持下,大量冗职被罢去,贤能的官员得到提拔,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是进贤退不肖 而天下治。"
开元十四年,时任御史中丞的李林甫使计陷害中书令张说。
张说因此被捕入狱。高力士曾与张说里应外合平定太平公主叛乱,辅佐玄宗登基。他知晓张说是受李林甫诬陷,于是在玄宗面前为张说求情,"力士因言说有功于国"。
玄宗念及旧情,很快便释放了张说,只罢除了他的中书令一职,待他一如从前。
除了保护贤良之臣外,高力士在立储一事上,也展现出了一位智者的胸怀和大局观。
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黜,太子位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目标。
武惠妃因受玄宗宠爱,暗中勾结李林甫,积极为其子寿王李瑁谋取太子之位。唐玄宗爱屋及乌,对李瑁颇为喜爱,有意立他,但又碍于"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传统,犹豫不决。
于是,他便询问高力士的意见。
高力士没有含糊,十分坚定地说:"推长而立,孰敢争!"
在他的劝说下,玄宗最终下定了决心,立了忠王李屿为太子。
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郭力仕,便是以高力士为原型塑造的。在剧中,他保护太子,保护朝中贤良之臣,很显然是有历史依据的。
影视剧中李林甫剧照
三、一片丹心与忠心《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力仕是李林甫最为忌惮的敌手之一,一是因为他深受玄宗宠信,在玄宗面前有着不可低估的话语权;二是因为他手握重兵,手中有着绝对的实权。
这一人物设定,也并非编剧随意编造。
在真实的历史上,高力士对李林甫的专权,的确是抵制的态度。
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担任宰相,圣宠日盛。
他把持朝政,不断排斥异己,使得前期朝堂苦心建立的清明政风一落千丈。高力士痛心疾首,曾暗中联络张九龄对李林甫进行一些列的抵制措施。
但李林甫狡猾地洞悉了他们的目的,不断打压张九龄,并推荐自己的心腹身居要位。比如,他推举牛仙客担任尚书一职。
玄宗本欲同意,遭到了张九龄的反对,他认为尚书一职非常重要,是古之纳言,只有德望高的人才能担任,并指出牛仙客学识不够,不堪大任,"本河潢一使典,目不识文字,若大任之,臣恐非宜。"
玄宗左右为难,于是询问高力士的意见。高力士立刻表示,牛仙客非宰辅之选。
然而,玄宗在李林甫等人的花言巧语之下,还是罢免了张九龄,不久,任命牛仙客为宰相。
晚年的玄宗越发怠政,甚至想要将国家大事委托于李林甫,为此他对高力士说道:
"朕自住关内向欲十年,高止黄屋,吐故纳新,军国之谋,委以林甫,卿谓如何?"
高力士早已洞察了李林甫专权祸国的行为,立刻提醒玄宗:"军国之柄,未可假人。"
但唐玄宗已然听不进忠言,仍然一意孤行地把政事交给了李林甫。
安史之乱爆发后,生死危机面前,许多宦官纷纷逃走,有的甚至投了安禄山。而高力士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玄宗左右,保护陪伴着他。
太子李亨继位后,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高力士护他回到长安,居于兴庆宫中。
由于失去权力,玄宗受到了多方冷遇与刁难。
比如肃宗宠信的宦官李辅国,曾假传圣旨要求玄宗迁往太极宫。銮驾行到睿武门时,李辅国带着五百禁卫挡住去路,嚣张地不肯放行。
这时,高力士挺身而出,严厉地斥责李辅国。最终,心虚的李辅国放过了玄宗,也因此对高力士怀恨在心。
不久,便找了个罪名将他流放。在流放地巫州,高力士写下了一首感情真挚的诗,《感巫州荠菜》: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在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玄宗的忠敬之心。
两年之后,肃宗病逝,代宗即位大赦天下,高力士得赦返朝,到达朗州时听说玄宗已逝。
他悲痛欲绝,吐血而亡。
这份至死不渝的忠诚,在我国古代的宦官群体中,是首屈一指的。
《高力士神道碑》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陕西蒲城被发现。
碑文记载了高力士的生平事迹,并给出了评价:
"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臾,谏而不犯。王言而有度,持国柄而无权。近无闲言,远无横议。"
这一评价已然证明了,他与李辅国、魏忠贤等权宦的根本区别。
他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一片令后世感动的丹心与忠心。
希言说
高力士的一生,便是一个传奇。
许多宦官不敢企及的权位,他得到了——官居一品,且始终受到帝王宠信;许多宦官没有能力做的事,他做到了——比如果断主张缢杀杨贵妃,稳定政局;许多宦官没有经历的历史时刻,他经历了——比如安史之乱与皇权的屡次血腥交替。
唐帝国的江山断送在宦官之手,而宦官权盛壮大是从高力士开始的。
他身居高位,却从未擅权乱政,正如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评价的那般,"传王言而有度,持国柄而无权",竭尽所能地效忠帝王。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完全担得起"千古一宦"之美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