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2022年工作计划(两项榜单全省领先)

江汉区2022年工作计划(两项榜单全省领先)(1)

江汉区是投资兴业热土,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江汉区2022年工作计划(两项榜单全省领先)(2)

时尚创意街区花园道。

领跑者姿态,武汉市江汉区并不陌生。全省唯一的“省级金融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区”,远近闻名的顶级商圈,江汉区长期集诸多高能级发展战略于一身。

2021年底,新一届江汉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提出,领跑新赛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卓越城区。一年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疫情持续反复等超预期因素,江汉区上下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交出了满意答卷——

2022年前三季度,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全市第一;规上文化企业达120家,营收增速全市第一;新引进113家知名首店,数量全市第一;夜经济指数持续领跑全市……

2022年末,赛迪顾问发布的《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2)》《赛迪幸福百强区(2022)》榜单中,湖北共有12区上榜,江汉区在两项榜单中均居全省首位。

如今,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践中,江汉区正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的标准,大力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发挥优势,走在前列。

从“先人一步”到“先行示范”

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是江汉区一以贯之的传统。以20年为一个维度回顾江汉区的激情燃烧岁月——

上世纪80年代,江汉区汉正街东端,商贸物流繁华,闻名全国;进入新世纪,江汉区加快发展金融业,提升信息服务业,获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新时代新征程,江汉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能级和功能的全面提升。

“江汉区在每一个阶段都遵循了‘高质量发展’。”江汉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与时俱进的“高质量”。如今,该区以金融、商贸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看金融——设立“长江双碳行动伙伴平台”支持三峡电能有限公司;支持金融机构与武汉生态环境投资发展集团开展绿色金融合作;提交“绿色金融试验区”申请,力争全国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落户,助力武汉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

2022年2月,全国首批“绿保贷”业务在江汉落地,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江汉区协同推进气候投融资、金融、能源和环境等领域政策落实,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看商贸——2022年5月,湖北首家Apple Store苹果零售店在武商MALL·国广开业,“武汉苹果直营店排起长队”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首;9月,越秀国际金融汇商业街正式开业,引入全聚德、本味、畅泰等首店,成为精武路潮流新地标……

一家家首店不断为市民带来惊喜,更为商圈业态引来“活水”,网红打卡地标云集、“12 12”昼夜全时消费场景接续,江汉区成功掌握“流量密码”。

看创新——给实体印章装上“智慧大脑”,使用留痕追溯;为珍贵瓷器打上防伪标签,让普通消费者有了“火眼金睛”……在江汉经济开发区,华中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已推动10余个区块链 产业应用解决方案落地,涉及水务、体育、政务服务、金融等多领域。

2022年8月,工信部正式批复武汉市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明确以信息消费作为武汉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特色核心,以江汉区为核心承载区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

“先行示范”,已成为描绘江汉区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刚刚结束的2023年武汉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做优主城区,支持江汉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

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

产业发展结构更优韧性更强

“稳中有进、稳中有调”,是2022年江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结陈词”。毫无疑问,江汉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产业规模壮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完善的发展史。

近年来,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典型示范为总牵引,江汉区基本形成以金融、商贸为主导产业和以楼宇、总部经济为主要形态的“2 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在既有优势产业之外,江汉区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

当前,聚焦网、云、智、 链、数字内容,江汉区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空间承载、功能性平台支撑、配套政策支持,逐步扎稳数字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四梁八柱”。

改造后重新开园的国泰汉口科创中心正在成为江汉区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的前沿阵地。岁末,这里不断传来好消息——北京聚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加紧办理其南方总公司的落地手续。中国自控领衔的数据运营中心公司已领取营业执照,正筹备开业。

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经济等领域,2022年4月起,该园区吸引了16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项目落地,目前入驻率已近60%,其中八成以上企业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2022年9月,盒马武汉研发中心——武汉盒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ICC武汉环贸中心举行揭幕仪式。继上海、杭州之后,盒马的第三个科研基地正式落户江汉。盒马产研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投入5亿元至10亿元,致力“科技 新零售”的创新。

数字内容方面,随着华中地区最大规模书城——武汉中心书城开业,项目打造的武汉首个、华中地区最大的元宇宙主题产业园即将揭开面纱。这里将引进元宇宙全产业链以及影视、动漫、广告、媒体相关产业的企业总部及高成长型企业,打造武汉市“数字文化创新引擎”。

截至目前,江汉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比重已达到15%,广州鼎甲等14家新锐企业入驻武汉云数字经济总部区,中兴通讯、爱宾果科技等多家科创型企业区域总部,以及10余家独角兽企业、优质科技企业也先后在江汉“安家”。

打造现代化治理新高地

打造共同缔造新样板

作为武汉中心城区,江汉区人口密度比北京市二环内高20%,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美元。

以武汉中心城区面积最小之体量,擎起高质量发展之旗帜;以“优等生”的成绩推动着“中优”的功能格局进阶及城市的更新升级,江汉区正在“产城人文”和谐统一的新机遇下续写荣光。

“停电停水、邻里纠纷……找管家,肯定不会错。”2022年1月,专业物业服务公司江汉城资进驻唐家墩街道三眼桥社区西马新村小区后,老旧小区安保、保洁、消防等设施提档升级,尽显智慧范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加快城区数字化转型,一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必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我们的民生福祉。”江汉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如今,西马新村小区物业费缴纳率已突破七成,居民主动购买服务的意愿不断增强。

这一改变,源自江汉区于2021年启动的“物业城市”试点,由专业物业服务公司打包管理99个老旧小区,实现资源统筹、劳动力共享、收益反哺。

近日,基于“物业城市”试点的江汉区“全域智能运营”城市治理模式与“智慧江汉”综合指挥中心项目初步设计2个案例,被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ICT中国(2022)案例”征集结果。

借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创新实验室,江汉区正在加快数智江汉建设,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江汉区正跑出发展加速度,绽放内涵与气质并存的新颜值。

万松园片区,经过改造装修的老旧房屋焕然一新,作为黄金地段的人才公寓,为老旧小区带来青春活力。据了解,近年来,江汉区共吸引了超20万毕业大学生落户,城区人口结构得以优化调整,年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全市前三。

“十四五”期间,江汉区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即致力能级跃升,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致力活力激发,打造改革创新新引擎;致力宜居宜业,打造美丽生态新典范;致力共建共享,打造现代化治理新高地;致力文化繁荣,打造城市形象新品牌;致力民生幸福, 打造共同富裕新样板。

江汉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锚定“六个致力”,“厚植优势、补齐短板,精明增长,品质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卓越城区,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中作出江汉贡献。

江汉数说

2023年江汉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引进各类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5家,招商引资总额760亿元。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3个,续建亿元以上项目34个,完成投资280亿元以上。

新增金融业区域总部5家以上,金融业税收突破85亿元。

引进知名首店、连锁品牌150家以上。

推出应用场景30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达19%以上。

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3840个。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40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瞪羚企业3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

新建微循环道路8条。新增停车泊位7000个。

建设口袋公园2个、花漾街区2个。

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新增就业1.7万人。

新建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新增幼儿托位500个。

来源:湖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