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

李朝(1009~1225)越南的封建朝代,共立国216年。因接受宋朝册封,所以称为安南国。1009年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王位,次年改元顺天,定都升龙。建国后,采取唐朝和宋朝中央政治制度模式。太宗时期,越南进入政治集中,国势强盛的时期。多次与宋朝,真腊与占城发生战争,占领大片领土。1054年圣宗改国号大越,成为越南数个朝代的国号。1127年仁宗去世后,李朝开始衰弱,国内诸侯相互争夺权力。后期发生范猷之乱,郭卜之乱,和陈嗣庆兄弟专权局面。1225年陈守度趁机夺取政权,建立陈朝,李朝灭亡。

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1)

李朝疆域图

李公蕴(974~1028)字兆衍,李淳安次子,李朝开国君主。原为前黎朝大臣,官拜殿前军,娶黎桓女儿黎氏佛银为妻,赐姓黎。黎桓死后,中宗嗣位,不久就被弟黎龙铤杀害。群臣四散逃跑,唯独其抱着中宗尸体痛哭。黎龙铤任其为四厢军副指挥使,成为亲信,官至左亲卫殿前指挥使。1009年举兵发动叛乱,趁机夺取帝位。次年迁都大罗城,1028年病逝,享年55岁,庙号太祖,谥号神武皇帝,葬于寿陵。

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2)

李公蕴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显庆王李淳安 母亲明德太后范氏 养父李庆文

后妃:皇后黎佛银(黎桓之女)佐国皇后,立元皇后,立教皇后。

子女:太子李佛玛,又名德政,母黎氏佛银,后为皇帝。开国王李菩,东征王李力,翊圣王,武德王,威明王李晃,安国公主。

李佛玛(997~1054)又名德政,越南李朝君主,1028~1054年在位,李公蕴长子。即位初年,率军平定兄弟的武装叛乱。随后,立庙于大罗城右伴圣寿寺举行盟誓礼。1039年创建官僚体系,把全国划分为二十四路,在南部爱州和驩州置二寨。同时重视军队建设,1042年颁布《刑书》三卷律书。1054年去世,享年58岁,庙号太宗,尊号慈圣皇帝。

李日尊(1023~1072)越南李朝皇帝,1054~1072年在位,母枚氏,李佛玛第三子。1028年立为太子,略懂音律,善于武略。在位期间,提倡尊孔,学习儒学文化。1069年率军两次入侵占城,北略宋朝。次年在升龙城建文庙,供奉周公和孔子,1072年逝世,享年50岁,尊号圣神皇帝,庙号圣宗。

家庭成员

妻妾:皇后杨皇后 黎元妃(倚兰夫人)

子嗣:李仁宗 崇贤侯李氏(神宗生父)

李仁宗(1066~1127)名乾德,越南李朝皇帝,1072至1127年在位,李圣宗长子,母妃黎氏。1072年即位,由检校太尉李常杰和兵部侍郎李日成辅佐。不久,逼迫上阳太后殉葬,立其生母为皇太后。经过多年治理,对宋朝发动侵略战争。1075年以受宋朝威胁为由,命李常杰率领水军,宗亶率领陆军侵略宋朝,攻克邕,钦,廉三州,宋朝死者五万余人。宋越熙宁战争发生后,双方互有胜负,1077年宋越双方议和,宋军北返。此后向宋朝称臣入贡,派大将李常杰侵略占城。1083年亲征沱江流域牛吼蛮麻沙洞叛乱,1119年攻占麻沙洞,擒洞长魏滂等数百人而还。1127年12月逝世,享年62岁,葬于德陵。

李神宗(1116~1138)名阳焕,圣宗孙,李朝皇帝,1127-1138年在位。即位后,由大臣刘庆潭,张伯玉等人摄政。崇贤侯子,三岁时被仁宗收养,立为太子,1127年十二月即位,尊义母宸妃为太后。1129年尊父崇贤侯为太上皇,母杜氏为太后,居洞仁宫。次年太上皇去世,1131年被南宋册封为交趾郡王。在位期间,战争与灾难频发,国力开始衰败。重视佛道,寻求仙药,在李仁宗祭祀问题,拜生父为太上皇等事引起争议。1138年9月逝世,时年23岁,庙号神宗。

李天祚(1136~1175)越南李朝皇帝,1138~1175年在位。即位后,出任静海军节度观察使,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拜上柱国,封交趾郡王。1155年进封南平王,1159年牛吼蛮向李朝进贡华象。1174年册封安南国王,次年赐安南国王之印。统治时期,崇信佛法,寺院名刹遍布各地,建筑十分豪华。9月太子李龙昶与妃嫔发生不轨,废为庶人,改立其子李龙翰为太子。次年7月去世,时年40岁,葬于寿陵,庙号英宗。

李龙翰(1173~1210)李英宗子,越南李朝皇帝,1175~1210年在位。父亲去世后,两岁即位。在位时期,政治腐败,出现衰退局面,百姓怨声载道,各地土豪兴起。1209年7月知乂安军事范猷起兵称乱,命上品奉御范秉彝领藤州,快州兵马讨伐,迅速平定范猷之乱。于是,听信范猷之言,以谋逆罪逮捕范秉彝及其子。范秉彝家将郭卜起兵,攻入禁中,与皇子仓皇出逃,落难至海邑刘家村,依附土豪陈李。其后,陈氏族人发兵平乱,助其返回京。1210年回京途中驾崩,享年38岁,庙号高宗。

李旵(1194~1226)李朝皇帝,高宗长子,1211~1224年在位。1207年立为太子,1209年爆发范猷,范秉彝等人叛乱,高宗和其出逃。在逃难过程中,逃到即墨乡被豪强陈李所救,并迎娶其女陈容。不久,助其发兵平乱,1210年得以回京。高宗驾崩后,即帝位,陈容册立为元妃。1213年陈嗣庆听闻其妹遭到谭太后虐待,起兵进攻京师。调动大军讨伐陈嗣庆,陈容贬为御女。次年陈嗣庆向其谢罪,并继续请迎车驾,与太后一起避居峙山。随后,带着陈容遁逃。1216年陈容升为顺贞夫人,谭太后对陈嗣庆甚为不满,迫使陈容自杀。然而,仍对陈容爱护有加,阻止太后迫害。接着,召陈嗣庆入朝护驾。12月册立陈容为后,陈嗣庆封太尉。1224年传位于李佛金,1226年被陈守度弑于真教禅寺,享年33岁,庙号惠宗。

家族成员

父亲:高宗李龙翰 母亲:安全皇后谭氏

姑姑: 天极公主 同母妹:天贞公主

皇后:陈容,即墨乡豪族陈李女,生女李莹,李天馨。

女儿:长女顺天公主李莹(1216~1256)。

次女昭圣公主李昭皇,又称李天馨,名佛金,李朝末代皇帝。

李佛金(1218~1278)名天馨,李惠宗次女,越南李朝皇帝,越南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父亲是惠宗,李朝灭亡后,成为陈太宗的皇后。1224年外戚陈守度废惠宗,立其为皇帝,后来被称为李昭皇。1226年惠宗被杀害,陈守度表示其对陈日煚有意思,决定让两人结为连理。婚后,替其拟诏让位给陈日煚,李朝正式宣告灭亡。到了陈朝后,改称为昭圣皇后。1237年陈守度将其废掉,并降为昭圣公主,改嫁给功臣黎辅陈。

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3)

李佛金

陈朝(安南)(1226~1400)

又称安南,越南历史上的封建王朝。1226年李昭皇禅位于陈煚,建立陈朝,1400年改国号大越,首都位于升龙,史称陈朝。1400年胡季犛废少帝,自立为王,建立胡朝,陈朝灭亡。

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4)

越陈朝疆域

陈煚(1218-1277)名蒲,又名日煚,陈承次子,越南陈朝开国君主,1226~1258年在位。1223年陈嗣庆死后,陈承任辅国太尉,从叔陈守度负责内外诸军事。1226年与李昭皇成亲,同年李昭皇退位。即位后,对蒙古国上表奉贡,改名光昺,抵御蒙古帝国入侵。1258年传位其子陈晃,退居北宫,自称太上皇,与儿子共理国政。1277年4月病死,享年60岁,庙号太宗。

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5)

陈煚墓

陈柳(1211-1251)陈太宗兄长,陈承长子。少时好勇武,娶顺天公主为妻,陈太宗娶李昭皇为妻。1225年权臣陈守度胁迫李昭皇让位给太宗,陈朝建立。1237年在陈守度安排下,太宗强娶其妻为新后。于是,起兵发动叛乱,兵败而逃。便向太宗投降,太宗赦免其罪,封安生王,1251年愤恨而死。

家庭成员

父亲陈承 母亲国圣皇太后黎氏妙 妻子顺天公主李莹

兄弟:太宗陈煚,钦天王陈日晈,怀德王陈婆列。

子女:陈国嵩,武成王陈国尹,兴道王陈国峻,靖国王陈国康,元圣皇后陈韶嫁陈圣宗。

陈晃(1240~1291)名日烜,字威晃,陈朝君主,太宗长子。即位后,议定对蒙古国入贡。1261年封安南王,向蒙古国遣使入贡,另外与宋朝保持宗藩关系。次年宋朝赐封安南王,1266年遣使贺宋度宗即位。1276年忽必烈提出王子为质等要求,迫使其屈服就范,与蒙元关系出现裂痕。1278年让位与其子仁宗,退居为太上皇。1282年亲自披甲上阵,指挥抵抗元军侵扰。1291年驾崩,终年51岁,谥号宣孝皇帝,庙号圣宗。

陈艺宗(1321~1395)原名叔明,陈朝君主,明宗第三子。初封恭定王,1338年任骠骑上将军。1353年任右相国,1367年任左相国,加封大王。1370年朝臣废黜杨日礼,拥立其即帝位。1372年让位于其弟睿宗,成为太上皇。次年尊为光华英哲太上皇帝。1395年2月去世,葬于原陵,庙号艺宗。

家庭成员

父亲:陈明宗 母亲:黎氏(慈皇太妃)

兄弟:长子宪宗陈旺,次子陈元晫,三子早夭,四子恭肃王陈昱,六子恭信王陈泽,十子裕宗陈皡,十一子睿宗陈曔。

皇后:惠懿夫人(淑德皇后)

子嗣:长子庄定王陈㬎,次子简定帝陈頠,三子顺宗陈颙。

历代君主列表

陈朝(1225~1400)

庙号

备注

姓名

在位

年号

皇陵

子嗣/生卒

穆祖

太宗追崇

陈京

宁祖

太宗追崇

陈翕

子陈李

元祖

太宗追崇

陈李

(~1210)世代从事渔业,发展渔业致富,在乡里颇有势力。1208年范猷作乱,太子李旵离京出逃,逃往即墨乡,迎立其女为妃。其子陈承,陈嗣庆,女儿陈容。

太祖

太宗追崇

陈承

徽陵寿陵

(1184-1234)开国皇帝陈煚父亲,陈李长子,陈朝太上皇,官至辅国太尉。1234年去世,享年51岁。

太宗

圣宗追崇

陈煚

32

建中

天应政平

元丰绍隆

昭陵

(1218-1277)讳蒲,名日煚,改名光昺,陈朝开国皇帝。1226年李昭皇退位后,开创陈朝政权。1258年让位陈晃,自称太上皇。

皇太子陈郑,靖国王陈国康,庶长子陈晃,昭道王陈光昶,次子昭国王陈益稷,三子昭明王陈光启,庶子陈日永,六子昭文王陈日燏,女韶阳公主,瑞宝公主。

圣宗

陈晃

20

宝符

裕陵

(1240~1291)名威晃,名日烜,陈朝君主,陈太宗长子,1258~1278年在位,退位为太上皇,庙号圣宗。

仁宗

陈昑

15

绍宝重兴

德陵

(1258~1308)名日燇,圣宗长子,陈朝君主,1278~1293年在位,竹林禅宗派创始人。1301年行至占城时,与占城国王制旻联姻,1308年病逝,庙号仁宗,生女玄珍公主。

英宗

陈烇

21

兴隆

泰陵

(1276~1320)名日䊞,仁宗长子,陈朝君主。在位期间,致力于与元朝修好外交关系,使得大越与元朝之间长期保持和平。1314年禅位明宗后,尊为太上皇,1320年去世。

明宗

陈奣

15

大庆

开泰

穆陵

(1300~1357)名日爌,英宗第四子,陈朝君主,1314-1329年在位。禅位给儿子宪宗后,被尊为太上皇,执掌朝政。1341年宪宗逝世,裕宗继位,继续执政,1357年驾崩,享年58岁,谥号文皇帝,子宪宗陈旺,恭肃王陈元昱,陈艺宗,裕宗陈暤,睿宗陈曔。

宪宗

陈旺

12

开佑

昌安陵

(1319~1341)名日㷆,明宗长子,陈朝君主,1329年接受禅位,成为皇帝,尊明宗为太上皇。1341年逝世,享年23岁,庙号宪宗。

裕宗

陈暤

28

绍丰

大治

阜陵

(1335-1369)名日煃,明宗第10子,陈朝君主,1341-1369年在位。1341年明宗立其为帝,尊明宗为太上皇,执掌朝政。1357年明宗死后,开始亲政,1369年逝世,享年35岁,庙号裕宗。

昏德公

杨日礼

1

大定

大蒙山

(~1370)原姓杨,改名陈日熞,恭肃王陈元昱养子,优伶杨姜子,1369年至1370年在位。裕宗临终前,诏令其即位。即位后,想改回原姓,导致宗室愤怒,拥立陈艺宗为帝,被废为昏德公,后被杀死。

艺宗

陈艺宗

3

绍庆

原陵

(1321~1395)字暊,名叔明,明宗第三子。初封恭定王,1353年任右相国,1367年任左相国,加封为大王。1370年朝臣废黜杨日礼,拥立其即位。1373年让位于其弟睿宗,成为太上皇。次年尊为光华英哲太上皇帝。1395年去世,享年75岁,葬于原陵,庙号艺宗,生子简定王陈頠,顺宗陈颙。

睿宗

陈曔

4

隆庆

熙陵

(1337~1377)名日煓,明宗第11子,陈朝皇帝,1373-1377年在位。1376年与占婆国决战,率领12万大军亲征占婆,战死于阵中,时年41岁,庙号睿宗。

废帝

陈晛

11

昌符

安排山

(1361~1388)名日炜,睿宗长子,陈朝君主,1377-1388年在位。1377年睿宗在战役中被敌军击毙后,被陈艺宗立为皇帝。在位期间,权臣胡季犛权势更大,试图除掉胡季犛。1388年胁迫其退位,退位后,封灵德大王,被迫自杀,时年28岁,史称废帝。

顺宗

陈颙

10

光泰

安生陵

(1378-1399)名日焜,陈艺宗第三子,陈朝君主,1388-1398年在位。1398年权臣黎季牦胁迫顺宗禅位给太子陈并,出家为僧,随后将其幽禁,次年被黎季牦杀害,时年22岁,庙号顺宗。

少帝

保宁

大王

陈安

2

(1396~1410)顺宗长子,陈朝末代君主,1398~1400年在位。1398年其父被胡季犛逼迫禅位,立其为帝。1400年被胡季犛逼迫禅位,陈朝灭亡。

胡朝(1400~1407)建立者胡季犛,本是陈朝末期权臣。先祖胡兴逸为浙江人,12代孙胡廉为宣尉黎训义子,遂改为黎姓。因此,受到陈艺宗信任,对占城国的战争获胜后,成为宰相,掌握朝政大权。1405年明成祖派兵护送陈天平归国复位,被胡朝伏兵击败,陈天平被俘处死。从此,激起胡朝与明朝的战争。明成祖派成国公朱能与西平侯沐晟等人率军讨伐胡季犛,明军攻占东都升龙和西都清化。不久,擒获胡季犛与其子国王胡汉苍,胡季犛被赦免,并派往广西任职。随后,在占领地设府任官,1407年明朝更改为交趾,安南重入中国版图。

胡季犛(1336~1412)本名黎季犛,改名胡一元,字理元,胡朝开国皇帝。1370年陈艺宗即位,升为枢密院大使。同年娶徽宁公主,被派往乂安安抚边境,因功封忠宣国上侯。次年艺宗禅位给其弟睿宗,仍然受重用。1375年睿宗准备讨伐占城,让其参谋军事,遴选官员。次年睿宗亲自讨伐占城,由其负责押送粮草。1377年睿宗被敌军击毙,杜子平被废为庶人。因其被上皇重用而免罪,依然官居原职。1379年任小司空,推荐结义兄弟阮多方为将军。1382年率军征讨占城,1387年拜同平章事。1400年篡夺皇位,国号大虞,年号圣元。次年让位给胡汉苍,尊为太上皇。1407年与明朝交战失败,与亲属皆被俘虏,执送金陵。次年获赦,发配广西任职,子孙免罪。

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6)

胡季犛

家庭成员

父亲: 黎国髦 母亲:范氏 兄弟:胡季貔(黎季貔)

妻子:徽宁公主 妾室:阮氏

子女:长子胡元澄,又名黎澄,阮氏所生。次子胡汉苍,又名黎苍,徽宁公主所生。三子梁王胡潡,幼子新兴郡王胡注。女钦圣皇后胡圣偶,原名黎圣偶,徽宁公主所生,嫁陈顺宗。

胡元澄(1370~1446)原名黎元澄,改为胡元澄,字孟源,号南翁,胡季犛长子,曾任司徒,左相国等职。1394年授上林寺判寺事,1399年出任司徒。次年黎季犛篡位,改姓胡,授左相国,封卫王。胡朝灭亡后,被俘入金陵,历任工部主事,郎中内臣,侍郎等职。1445年调为工部尚书,次年7月去世,著有《南翁梦录》传世,因善长兵器,成为著名兵器家。

胡汉苍(1374~1423)胡季犛次子,胡朝末代君主,1401年至1407年在位。1401年接受父亲的禅位,尊父为太上皇,改元绍圣,并以胡元澄为左相国。次年出兵攻打占城,1403年明朝册封其为安南国王。1406年明朝派军队进攻胡朝,次年明军在咸子关之战大败胡军,攻破都城清化。与父亲遁走时,在奇罗海口被俘,胡朝灭亡。随后,三人被俘押至金陵。后因善于使用火器,获得赦免,与胡元澄授予官职。

家庭成员

父亲:开国君主胡季犛 母亲:徽宁公主陈氏(太慈皇后)

哥哥:胡元澄(左相国) 妻子:献嘉皇后陈氏

儿子:皇太子胡芮,胡卤,胡范。孙子:胡五郎(胡范子)

后陈朝(1407-1413)陈朝后裔陈頠建立抗明政权,被越南历史公认的朝代。1407年明朝攻灭胡朝,吞并越南。陈艺宗次子陈頠在谟渡与陈肇基起兵,自称简定帝,建元兴庆。陈頠率军与明军对抗,不久被明军击败,陈頠逃往清化。次年邓悉前来投军,势力逐渐壮大。1409年在逋姑战役中击败明军,明将吕毅阵亡。同年陈頠军心涣散,邓镕与阮景异在支罗县共立陈季扩为帝,年号重光,封阮帅为太傅,阮景异为太保,与陈頠军队抗衡。陈季扩趁陈頠进攻明朝时,将陈頠俘虏,尊为太上皇。1413年明军攻破清化,陈季扩与相国陈季揝等人相继被擒,在解送燕京途中投海自尽,后陈朝灭亡。

陈頠(1367~1410)陈艺宗次子,后陈朝建立者。初封简定王,胡季犛篡位后封日南郡王。明朝攻入越后,逃到谟渡,遇到陈肇基率众追随,1407年10月即位,起兵割据,改年号兴庆。起兵时出师不利,兵败后逃回乂安。后来,邓悉等人加入阵营,邓悉斩杀降明越将范世矜后,势力逐步扩大。次年陈军在逋姑打败四万明军,杀死明将吕毅,声势浩大。此时,乘胜进军升龙,遭到邓悉反对,杀死邓悉和参谋阮景真。邓容和阮景异愤然离去,投靠陈季扩军队,在支罗县拥陈季扩为帝。1409年趁其与明军相持之际,发动袭击,被俘至乂安,立为太上皇。同年10月被俘押解金陵,次年正月被斩,史称简定帝。

陈季扩(~1414)后陈朝末代君主,1409~1413年在位,史称重光帝,庄定王陈㬎子,简定帝侄。1407年简定帝起兵反明,封其为侍中。1409年简定帝听信阮梦庄谗言,杀死大将邓悉和阮景真。其子邓容和阮景异因父亲被杀,率军来到清化,迎其军至乂安。3月在支罗县被拥立为帝,封阮帅为太傅,阮景异为太保,邓容为同平章事,阮章为司马。当时,简定帝在御天城与明军对阵,派遣阮帅袭破该城,俘虏简定帝。同年,明朝遣张辅前往讨伐,势如破竹,顺利抵达清化。后与明将张辅战于平滩,命邓容驻守咸子关,队伍返回乂安。1413年明军攻陷清化,与邓容等人被俘,次年在押解途中,投水自尽而死。

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7)

顺化古建筑群

越南最后一个掌握实权君主(越南君主列表中)(8)

越南古代建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