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

直幅用纸2

三 把格子当边框用

上次我布置了两个思考题,第一题是: "排版练习: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上下阙之间空一字,用格71。四尺整幅纸怎样折格,正好写出一个作品?"这首词的排版上次讲过一种,是用题跋来填充两行空白,所以思考题我特意提示:"不用跋文,只写正文和落款",这是要大家想一个跟我上次演示不同的排版。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1)

我上次示范的排版,是去掉天地头和左右边后,纵向对折四次,横向对折三次,这样拍版就是8行,每行16个字。正文用5行80格,足以写下71个字。余下三行,两行写题跋,一行落款。

现在不用提拔,那就是多出来两行了。所以思考题的核心,就是这两行怎样处理。

这两行可以放在左右两边,不写字,就把它和左右边合并好了。不过这样一来,似乎上下的天地头小了点。那同样道理,上面抽出一行加入天头,下面抽出一行加入地脚,以增加天地头的宽度。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2)

这样我把上次折纸后的字心,上下左右都拿出一行来,增加了原来四边的宽度。那剩下的字心可以写多少字呢?字心原来是八行,抽掉两行后剩下六行,原来每行是16字,现在每行只有14字了。6x14=84,写71字后再加落款是没有问题的。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

唯一要考虑的是天地头和左右边会不会太宽,那在折纸时可以调整的。(请看视频)

今天折纸的方法,其实跟上次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要把字心周围的一行,倂入边框,所以本来的边框就不能太宽。譬如说,现在的这个天地头,本来我们可以说"天头宽一点,地脚这么宽",待会儿你再倂一行进去,那个地脚就太宽了。所以我们这个天地头,先把它缩小一点。天地头大概到:地脚是这么点,天头是这么点。好,现在我把中点,先找出来。中点有了,然后折正方形(对角线四十五度),这正方形,那么你折这儿有一个正方形,这儿还有一个正方形。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4)

你正方形不能太大,否则(边)没有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边,这个边,我现在……假如说取这么大一个正方形,那么你折过去的时候试一下,你看一看那地脚还有没有。那我到这儿,这个地脚这么小,所以呢,这个正方形可以适当地缩小一点点。好,那么这一点,折过去,你看这个地脚现在就是这么宽,待会儿再倂一行,地脚就这么宽了。好,我现在翻出一个边,边就折出来了。看见没有?折出来了。那么,恢复到这个样子。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5)

接下来就很容易了,你就对折,就是了。这个地方对折,再对折。你看我这儿没有这一条折,因为待会儿,我们要把这一格倂进去,所以这一条线可以用不到的。好,拉开来。这个正方形,你看这个角在这个地方,看见没有?这个地方,这一点。好,我也是对折,折到这一点,对折,压一下。好,再来一次,折到这一点。对折,好,完成。拉开来看看,是什么样子呢?你看,这个地方,很宽的,本来因为,这儿是我们留了这么一点,现在呢,这一格加入到天头,我这一条线没有折,那么你看,这一格加入原来的天头,现在的天头就这么宽。现在的边呢,本来我的边,刚才有这么宽,因为加了一格进来,所以边就是这么宽,左右边都是这么宽。好,地脚,地脚本来我是留了这么点,现在加了一格进来,那么地脚就这么宽。那么我们现在的字心,就是从这儿开始,这个里边,这样一个字心。

我举刚才这个例子,想说明几点:

简言之:

· 对折是最容易的折法,尽量用对折分格。

· 边框和字心的比例,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边框由天地头和左右边组成,边框应该多少宽呢?没有规定。太宽太窄当然不好,看起来顺眼就可以。)

· 字心周围的格子,有时可以倂入边框。

这样就方便多了。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6)

你想,每行14字的字心,用对折法就有问题。字心对折一次,14的一半是7个字,再折是3.5个字,第三次对折是1.75字,所以14字用对折法是不行的,太烦了。你就照每行16字来折,简单地连续对折,折完后把字心四周那一行并入边框,这就容易多了。

我试写的结果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7)

我试写了一下,写出来是这样的。你可以看到天地头和左右边都比较宽了。本来正文写到第六行应该有一个字,有些人不喜欢单字成行,那上下阙之间就不留空格,第六行只用来落款。其实这作品上下阙空一格,也可以接受的,最后一行多一字,落款位置就少一点。落款如果写"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九个字就有点写不下。我低一格写"东坡密州出猎",六个字。如果空间再少,可缩为"东坡江城子",五个字。最简单只写"东坡词",三个字。落款可以看着有多少空格来伸缩的。

四 单数格子的折法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8)

所谓单数格子,如上次第二个思考题:"清代王澍这件作品,五行,每行九字。长方格,都是单数。想想如果用折纸的方法,怎样折出5×9的格子?"这里顺便说一下,现在很多图片都是裁剪过的,如这一张,几乎看不见左右边,原来的作品不是这样的,必然有天地头和左右边的。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9)

这张纸原来的实际尺寸多少不知道。长宽比例大致是二比一,跟全幅整张差不多。直向一行写九个字,通常折天地头时,天头多留出一些空间,你看这样天头跟地脚相比,不是六比四了,天头特别宽。然后字心先分出八等分,得到每格的高度,最后在上面天头中划出同样高度的一格,那第九格就有了。这第九格是基于前面八格高度加的,前面八格还是用对折的方法,比较容易快捷。

五 折纸小结

这两堂课讲折纸,这是创作作品的必要准备。有些同学提了一些问题,我这儿解答一下。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10)

5.1横幅折纸,天地头是否也是六比四?

第一个问题是:横幅折纸,天地头是否也是六比四?

是的,横幅、条幅、对联等天地头都是六比四。

作品装裱时,上下天地头也是这样的。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11)

本级第四课我举曹文埴书乾隆诗横幅,这张纸是定做的,天头跟地脚相比,明显是六比四,而左右边的宽度是一样的。

又如对联,天地头比例和全幅、条幅是一样的。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12)

5.2为什么不用尺来度量,而是采用折纸呢?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用尺来度量,而要采取折纸呢?这是因为书法作品分行写也好,分格写也好,这些行线和网格线有两种表现方式:

一是画出来的线,这些线永远存在。

二是折出来的线,这种线在装裱后就消失,看不见了,可以说这是临时存在的线。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13)

前一种我叫它画线,后一种称之为折线。刚才我举例讲折纸法,这就产生了临时的折线。如果你尺去量,当然也可以分行或者分格。但你注意,产生折线是不能动笔的,否则就是画线了。有同学说:"我先轻轻地用铅笔画记号,然后折纸,最后用橡皮轻轻地擦去,行不行?"我跟你说,宣纸用橡皮擦,这是自找麻烦。你又量度,又做记号,还是要折,然后还要擦。工序多了不少,效率反而降低。前人的折纸法,只要熟悉了是非常快的。我刚才的示范,边讲边折,也不过四分钟而已。

下一堂课讲画线。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把字心四周的格子并入边框。

· 单数格子的折纸法。

· 折线是临时存在的线,不同画线。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31集(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14)

复习思考:

· 取四尺半切纸两张,写对联用,上下联折格要相同。如果写七言联,怎样折纸?如果写五言联,怎样折纸?

王福厂这小篆作品,是写行还是写格的?每行头尾都对的很齐,他是用什么方法做到这一点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