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燕王扫北(魏连科说燕王扫北)

五百多年以来,在河北、山东等地广泛流传着“燕王扫北”的传说在我孩提时,即从先辈那里听到“燕王扫北”时,杀人如麻,河北地方成为赤地干里的荒凉区域,后来从山西移民到此地,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等等可见这一传说历五百余年而不衰河北的旧方志也多载其事,如民国《青县志》卷十二载:“惠帝建文元年,燕王靖难兵起,河北人民逃散,几无孑遗畿南之民多起义抗燕军者,燕军恨之,遂赤其地,至今犹呼燕王扫北云”民国《盐山新志》卷二八也说:“当燕王棣之南犯也……沧、盐民争起义以抗燕军,燕军恨之,遂赤其地……迄今土人率云燕王扫北”河北地区的人民一直称“靖难”之役为“燕王扫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叫燕王扫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叫燕王扫北(魏连科说燕王扫北)

为什么叫燕王扫北

五百多年以来,在河北、山东等地广泛流传着“燕王扫北”的传说。在我孩提时,即从先辈那里听到“燕王扫北”时,杀人如麻,河北地方成为赤地干里的荒凉区域,后来从山西移民到此地,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等等。可见这一传说历五百余年而不衰。河北的旧方志也多载其事,如民国《青县志》卷十二载:“惠帝建文元年,燕王靖难兵起,河北人民逃散,几无孑遗。畿南之民多起义抗燕军者,燕军恨之,遂赤其地,至今犹呼燕王扫北云。”民国《盐山新志》卷二八也说:“当燕王棣之南犯也……沧、盐民争起义以抗燕军,燕军恨之,遂赤其地……迄今土人率云燕王扫北。”河北地区的人民一直称“靖难”之役为“燕王扫北”。

但是用“燕王扫北”称“靖难”之役显然是不妥当的,容易引起误会。关于这一点,旧志的作者似乎也意识到这种说法的不确切,所以才冠以“土人云云”字样。

其实在明初所谓的“北”,是有特殊含义的,即指退处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并非指今天的河北。明将徐达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元顺帝及其残部逃往漠北,史称“北元”“漠北”“迤北”“北虏”等。元朝虽然灭亡,但它仍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时时希望卷土重来,成为明王朝的严重威胁。为此,在洪武时期,即多次对蒙古用兵。朱元璋将诸子分封于边塞要地,如辽王植封于辽东,宁王权封于大宁,燕王棣封于北平,谷王穗封于宣府,代王桂封于大同,晋王㭎封于太原,秦王樉封于西安,庆王㮵(同旃zhan)封于宁夏,肃王楧封于甘肃,从东北到西北,形成亲王镇边的军事格局,以对付北元势力的进犯,北平为北方重镇,乃是北元势力南下的要冲,封朱棣于北京,说明朱元璋对朱棣寄予厚望。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之国北平。果然不负朱元璋所望,在征战北元势力中,多有建树。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大将军,率列侯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赴北平,训练士兵,听燕王节制,出征沙漠。降其丞相咬往、太尉乃儿不花,获其全部人马而还。捷报京师,朱元璋大喜,曰:“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故元辽王阿察锡喇叛,诏傅友德等从燕王讨之。燕王遣傅友德等大破敌众,获其人口马匹而还。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命燕王棣率总兵周兴出辽东塞,并谕晋、燕二王以备边十事。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诏燕王棣率师巡大宁。燕王棣率诸军至澈澈儿,遇寇,败之,擒其将孛林帖术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又败哈刺儿等而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敕燕王棣率诸王防边。诏都督杨文从燕王棣、武定侯郭英从辽王植,备战开平,均命听二王节制。

以上诸役,均系燕王朱棣对北元残余势力的军事行动,地点均在今长城以北,可谓名副其实的“燕王扫北”。在朱棣夺取帝位以后,前后凡五次亲征漠北,最后一次病死于北征归途之榆木川。这也可视为“燕王扫北”的继续。

所以把“靖难”之役称之为“燕王扫北”,是不准确的,容易使人误会为上述肃清漠北的军事行动。再者,“靖难”之役的锋镝所向是由北而南,直至攻取南京,从方向来讲,“燕王扫北”之说也是南辕北辙。另外,“燕王扫北”一词,和民间流传的某某“征东”、某某“平西”等一样,从语气上讲,具有夸耀武功的意味儿,这是符合百姓当时对明王朝肃清漠北军事行动的民族情绪的;而深受燕王“靖难”之害的广大地区的百姓,照理来讲是不会夸耀这次屠戮百姓的军事行动的。

然而流传五百余年之久的口碑资料,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我的推测,其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对于“靖难”之役中,百姓所道受的屠戮,正史深讳其事。《明太宗实录》是朱棣的孙子宣德皇帝修成的,且纂修官是朱棣的遗臣张辅、蹇义、夏元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当然不可能暴露其“先帝”屠杀百姓的过恶,故而官方其他史籍对此事均讳莫如深。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口碑资料、地方志和野史笔记的有关记载,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可补正史“为尊者讳”的遗缺。但记载此事的方志也好,野史笔记也好,在明成祖及其子孙在位时,是不可能广为流传的。有一个典型例子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民国《盐山新志》卷二八《兵事篇》称:“燕王即位,屠戮忠节之土,凡畿南抗拒起义军及燕军虏列一空,均厉讳之。山西李柳西者,永乐时始迁盐山者也。初至时,白骨青磷,怵惊心目。乃搜访遗事,辑为《义民录》一书。以文禁方严,遗教子孙永不得示人以贾祸。其家传至清代,犹守其祖训不敢出,率致散亡。”正史不载,私家著述又不敢出,只有靠口口相传了。

第二,燕王朱棣起兵,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之条,以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所谓“靖难”,即平定国祸之意。当时的百姓,因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太孙朱允炆继位是名正言顺的,燕王起兵夺权,是反叛行为,且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灾难,故而居民所在“争起义以抗燕军”。他们绝不会承认“靖难”这种在他们看来是颠倒黑白的说法的。再者“靖难”一词,文绉绉的,也不易在口头流传,所以摒弃不用。

第三,燕王朱棣对漠北的军事行动和“靖难”之役,在时间上相衔接。燕王在“靖难”前最后一次对漠北的军事行动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靖难”之役始于建文元年(1399年),时间仅差一年,朱棣即位后又多次对漠北用兵,百姓也容易将二者合二为一。

“靖难”之役,对河北人民来说,是一场浩劫,对这样惨痛的历史事件,身受其害的河北人民是不能忘记的。尽管明统治者文禁甚严,而口头的历史是禁不住的。但是这样的口头历史又不能不打上当时文禁的烙印。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在统治者深以为讳的情况下,既不能用“燕王之屠” “河北浩劫”之类的犯忌提法,又不能不述其事于后人,记下这笔账,于是乎将扫清漠北的军事行动和“靖难”对河北人民的屠戮,用合二为一、移花接木的办法,称之为“燕王扫北”。表面上似乎在称颂燕王扫清漠北的业绩,这是明成祖及其子孙所乐闻的;而实际则是传述朱棣对河北人民的荼毒行径。所以“燕王扫北”一词,在特定的环境下,具有特殊的含义。这反映了当时人民对统治者的巧妙斗争艺术。

近见《河北地名志》衡水地区分栏,后附《燕王扫北和燕王造反》一文,根据该地区的传说,考察“燕王扫北”系指对北元的战争,从一般意义来说,是正确的,正如我上文所述。而“燕王造反”系指“靖难”之役,这个说法,今天看来是比较准确的,但是这种说法大概出于后人的追述,未必是当时所有。“造反”即是“反叛”,在明成祖及其子孙在位时,恐怕还不敢直接斥责其反叛行为。该文并未正面辨析何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流传的“燕王扫北”即指“靖难”之役的传说。我以为这样还不够,不能解决问题。故为申论于上,希望得到方家指正。

(本文摘自魏连科著《文史论集》)

作者介绍:

魏连科(1936年~2020),柏乡县东街秀才营人。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64年分配至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曾参与《二十四史》《清史稿》的校点整理。1981年经文化部审批晋副编审职称,继而担任古代编辑室副主任。1984年调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史籍整理及明代历史研究,出版有《玉光剑气集》《玉堂丛语》《文史论集》等多部论著,发表明代史专题论文五十余篇。点校《兼济堂文集》、注释《后汉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