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国大将邓艾(司马家族一统三国的六大名将)

东汉末年,诸侯争霸,直到赤壁之战,天下三分,最后司马代曹,公元263年,司马先灭蜀汉,公元280年,西晋六路并进,灭亡东吴,三国归晋,彻底结束了这段长达100年的乱世。

司马家族能够一统三国其中出力最多的当属那些征战四方的大将,他们无疑都是司马家族一统天下的得力功臣,若是没有他们,或许想要完成这样的千秋大业,也仅仅只是空谈罢了。

那么司马家族一统三国的功臣到底有哪些呢?

top 6 王浑

三国魏国大将邓艾(司马家族一统三国的六大名将)(1)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帐下掾吏,高平陵政变之后被免官。不久复出历任怀县县令、参军、散骑侍郎等职。其父王昶死后袭封京陵侯爵位。升任越骑校尉。泰始元年十二月(公元266年),曹魏灭亡。王浑改任扬烈将军,之后又担任东中郎将、征虏将军等职务。并在豫州任职时积极筹划伐吴的方略。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伐吴,王浑率军从横江出击,屡战屡胜,并将吴军击破,张悌、沈莹和孙震都战死,又杀了七千八百多人,震惊东吴。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随司马师征讨毌丘俭期间,钟会典知机密。又为司马昭献策 阻止了魏帝曹髦的夺权企图。平定诸葛诞叛乱时,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景元年间,钟会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他与邓艾发动魏灭蜀之战,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

top 4 羊祜

三国魏国大将邓艾(司马家族一统三国的六大名将)(2)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咸宁四年(278),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top 3 邓艾

三国魏国大将邓艾(司马家族一统三国的六大名将)(3)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奇袭阴平,直捣蜀汉首都成都,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是灭蜀战争的第一功臣。

top 2 杜预

三国魏国大将邓艾(司马家族一统三国的六大名将)(4)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武帝调集大军二十多万,兵分六路,水陆齐进,大举进攻东吴。晋武帝只是任命他为西线指挥,具体任务是取江陵、占荆州,并且在荆州地区负责调遣益州刺史王濬的水师。整个灭吴一役,杜预功勋卓著,共斩杀、俘虏孙吴都督、监军一类的高级官吏十四人,牙门、郡守一类的中级官吏多达一百二十人。杜预心胸宽阔,遇事能够顾全大局。为王濬建立旷世之功创造了便利。

top 1 王濬

三国魏国大将邓艾(司马家族一统三国的六大名将)(5)

王濬,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郡湖县人。泰始八年(272年),转任广汉太守,羊祜再上表推荐其为益州刺史,受诏造舰。咸宁五年(279年),上书请求伐吴,被拜为龙骧将军。当时已经70多岁高龄,王濬从蜀出兵,兵不血刃,无坚不摧,夏口、武昌的吴军,无敢支吾抗拒者。于是挥师顺流而下,直抵吴都附近的三山,孙皓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万人抵御王濬,张象望见晋军旗帜而投降。孙皓等听说王濬军队的旗帜器甲,连天蔽江,威势极盛,莫不胆破魂飞。孙皓出降,是灭吴战争的第一功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