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1)

“一想到后天要在大老板面前汇报工作,我现在紧张地睡不着觉。”

“这个项目已经搭建大半年了,可迟迟验收不了,我现在愁的头发都快掉光了。”

“看到身边好友陆陆续续结婚生子,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我真的急了。”

“高考马上就要来了,可我这几次考试成绩一直在倒退,我快要疯了。”

……….

看到这些小伙伴的留言,我们能够感受到Ta们面对生活起落时的焦虑与无助。

所以我们想和大家聊聊关于“焦虑”这件事。

毕竟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焦虑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一块心病。

希望每一个焦虑难安的人,好好阅读今天的文章。

01

焦虑是我们对自己或者亲人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过度担心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这种烦躁的情绪中,常常包含着紧张、恐慌、忧愁、不安、着急等成分。

因为这种情绪的复杂性,导致它极容易让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大量出汗、肠胃不适、头晕眼花等。

不过焦虑并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

有研究显示,相比完全不焦虑的人,存在一定焦虑的人,工作效率会更高。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2)

可见焦虑会给我们带来两种影响:

积极影响:

在关于当代人焦虑的调查中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表示焦虑给Ta们带去了积极作用。

其中票数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反思生活,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学习、工作的动力”“提高对工作、生活风险的警惕性”。

Ta们表示,当自己感受到焦虑时,会更加容易接受来自外界的建议,从而做出切实有效的决策。

而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焦虑和智商之间的相关性。

他们表示焦虑水平高的人,在智商测试中的表现会更好,尤其是在说话表达方面。

消极影响:

当然,焦虑也有另一面。

Eysenck & Calvo经过调查,得出大多数人认为主要的消极影响分别是“注意力下降”“不喜社交”“食欲、睡眠不好”。

有研究显示,长期焦虑会导致人的大脑发生损伤,影响人的记忆、情绪和认知,提高了人们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

换而言之,当人长期拥有高度焦虑时,这份焦虑会变成病理性焦虑,也就是“焦虑症”。

它也被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主要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

通常会有紧张、坐立不安、心悸、手抖、尿频等主要表现。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3)

而焦虑和焦虑症最主要区别:

焦虑症患者会时常有和现实情况不一致的紧张害怕,而这种紧张害怕并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例如,一个焦虑症患者去办事情,需要乘坐电梯。

虽然Ta之前并未对电梯有过什么阴影,但是可能还是会对此产生极大的恐惧。

02

那么我们是因为什么,感到如此焦虑?

一、冲突

弗洛伊德曾指出,我们所有的焦虑都源自于冲突。

在他的“三我理论”中,身为执行者“自我”常常被充满欲望的“本我”和道德高尚的“超我”所裹挟和压制。

当“自我”和“超我”发生冲突时,人们会感受到“道德性焦虑”;

当“自我”和“本我”发生冲突时,人们会感受到“神经性焦虑”。

【“道德性焦虑”指行为和思想违背道德标准产生的焦虑。】

【“神经性焦虑”指对某种可能发生的灾难或者明知不应恐惧仍然恐惧,而产生的焦虑。】

例如,当你想反抗父母,准备对父母出言不逊时,你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这就是道德性焦虑。

因为这是一种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

当你想获得老师同学关注时,却因为过去失败的经验,导致你觉得这种失败还会继续发生,所以只好压抑自己。

这其中产生的焦虑就是神经性焦虑。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4)

二、欲望

与此同时,心理学家Lecan认为,焦虑属于欲望,它是欲望的化身。

因为焦虑往往发生在可能和不可能之间。

我们可以发现自己会对那种想要,又有可能会获得的事物充满了欲望,然后产生焦虑。

而对已经确定拥有或者绝对没办法拥有的事物,没有焦虑。

例如,每个人都有想买房的愿望,觉得自己只要努力,还是有机会获得。

那么自然会因这个欲望诞生焦虑。

但是当一个人的父母早就给Ta准备好了房子,或者因为父母生病,Ta负债累累,终其一生都不能拥有房子。

那么Ta自然不会有买房的焦虑。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5)

三、社会

首先是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

它导致我们能够轻而易举知道无数优秀的同龄人。

这种“同辈压力”导致我们的焦虑与日俱增,感觉自己被其他优秀的同龄人远远甩出了一大截。

接着是这个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

昔日的朝阳,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夕阳。

例如,教育培训行业,可以说一夜之间,很多人失业了。

这种浓浓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焦虑感。

最后是社会文化。

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成家立业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核心观念。

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中,但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仍在持续。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6)

即便现在很多年轻人思想越发开明,但是在很多人潜意识中,他们还是想完成这个目标。

现在很多大龄单身男女,就会因此产生更多焦虑。

03

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焦虑,我们该如何对抗?

分析焦虑

很多人面对焦虑,时常会一味沉浸在它带来的负面情绪中,不会去找自己产生焦虑的真正原因。

这样下去,焦虑只会反反复复地出现,让人感到痛苦。

所以,当焦虑出现后,我们可以做一张表格,分成3部分。

一部分是事实,一部分是结果,另一部分是原因。

例如,小A因为在工作地买房还是在老家买房感到焦虑(事实)。

如果选择在工作地买房,她会得到什么好处/坏处。

如果选择在老家买房,她会得到什么好处/坏处。(结果)

分析结果发现,她真正感到焦虑的其实是自己的工作不稳定。(原因)

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我们也会逐渐找到失去的理智,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7)

制定目标,拆解目标

究其根本,焦虑是因为我们没法控制,充满不确定性诞生的。

所以我们可以拆解目标,制定可控的规则,逐步找回掌握感。

例如,小A工作不确定,她要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么她可以去考事业单位。目标已经制定好了,那么她就要开始拆解目标了。

她可以细化每天的任务,像看1个小时的书,再做1个小时的题目。

当她在努力朝着目标前进时,焦虑感自然会减轻很多。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慌忧愁)(8)

如果发现自己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不妨尝试放松自己。

练习冥想、瑜伽,或者看搞笑电影,听放松的音乐。

正如罗翔老师曾说:

“人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事与愿违。”

-END-有烦恼,想倾诉。找希律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