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的现代诗短句(我也是个门外汉)

自己写的现代诗短句(我也是个门外汉)(1)

近来有人问我,现代诗咋写的?其实,我也是个“门外汉”,不懂诗的张力。我就去联系我的一位好友。她是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本科学生。她就会写现代诗。在《中国作家网》发表了很多诗。我转载了她的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我的友友。

下面就是原文《也说“写诗”》。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文字的定位不过是心情日记,对自己的定位是世界上最不起眼的存在。承蒙诸位前辈抬爱和诗友喜欢,让我分享一下自己写诗的心得,我既感殊荣,更觉忐忑。我只是个学习写诗的人,蒙大家看重,在此,我就将自己在学习写诗过程中的一些小小感悟分享给大家,一来算是对自己,对自己文字的一次小小的透视,二来也算是对一直以来喜欢我文字的朋友们的答谢。倘觉稍有可取之处,一起共勉。

自己写的现代诗短句(我也是个门外汉)(2)

为什么写诗

一直以来,从不敢说“写诗”二字。因为看过许多人的诗,真的很惭愧和不安。但哪怕是作为一个学习写诗的人,认真思考“写诗”二字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今天的话题就从“写诗”二字说起。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而写诗。

诗也是文字,首先要想想自己写字的初衷是什么。

很多写字的朋友可能都从未思考过或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当问及这个问题时,答案也从来都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的。有人说是为了娱乐、消遣时光;有人说是为了改变人生,实现理想;有人说是为了记录生活;有人说是为了抒写疼痛;有的人什么也不说,但我们看得出他是为了沽名钓利或者为了刷存在感或者为了某种噱头等等。

我为什么要写字呢?在这众多的说法或者想法中哪个才是我写字的理由呢?

回想自己开始写字,也许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的。我家是西山脚下孤零零的一家,那时候,父母忙于上班,只有周末才回来,哥哥姐姐与我年龄性格都有差距,不常一起玩,我常常是一个人孤零零在河滩上长大,那些花草、石头、流云,包括蚂蚁、蛐蛐在我心里都是亲切的朋友。有一天,在某一本书里我看到一句话:亲人朋友不过是特别的他人而已。那一瞬间,我有一种惶惑一种惊愕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更兼一份澄明与释然。我开始想既然亲人朋友都是他人,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呢?漫漫人生,这不短也不长的岁月,谁会忠贞不渝、不离不弃地陪我一起走过?于是,我开始写字,那时候,写字是陪我一起走过孤独岁月的伴侣。

后来,有位朋友说,写字是为了抒写疼痛,我以为然。人生中总有许多无法名状的疼痛,想来想去竟发现找不到合适的人来诉说,也许诉诸笔端却是最踏实、最坦然的缺口。

慢慢的,我觉得,写字不只是为了抒写疼痛,除了疼痛,我更想记录温暖、传承温暖。艾青说:“为什么我眼含热泪,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们都不过是这片土地上的过客。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一次今生的擦肩而过”。即使匆匆擦肩而过,我也想把温度留下,把温暖捂在文字里,传递给那些爱我和我爱的人们,传递给那些需要取暖的灵魂。如此,也不枉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最近看到一句话:人为什么要写作?是因为人类应该深邃而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周国平先生也说:“写作,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安放自己”他们的话深深地打动着我、鞭策着我。

为什么要写作呢?这是每个写作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不管它的答案有多么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至少不能是不该是沽名钓利诸如此类。

诗是高贵的文字。干净的心思是提笔写字的第一步,干净的源头,干净的基因,才有可能成就诗歌干净而高贵的灵魂。戴着镣铐跳舞,跳的人累,看的人也累,对于舞蹈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固然,写一首诗,就好像是驾一叶小舟漂洋过海,在到达彼岸,尘埃落定之前,总有满目疮痍或者粉身碎骨的危险,但是干净的起点才可能有干净的远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自己写的现代诗短句(我也是个门外汉)(3)

怎样写好一首诗

关于这一点,更是有无数专家学者不止一次地研究过探讨过。在此我谨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以及自己对于好诗的个人理解,抛砖引玉,以期共勉。

生活是个万花筒,没有无限种表情。诗歌作为传达这无限种表情的介质,就像人一样,有着不同的气质和表情。不同的气质和不同的表情结合在一起,诗歌就像是天空云彩一样风情万种、变化无穷。在写诗之前,你首先得了解一首诗的气质和表情,它该是明朗的还是澎湃的,是婉约的还是深邃的,是忧伤的还是尖锐的。就像人一样,了解她的气质你才好为她选择合适的衣服首饰,了解诗歌的气质你才好选择适合它气质的素材和文字来烘托作品。这又好比修房子,你是想修欧式别墅还是中式皇宫,是曲径回廊,还是茅屋草舍。不同的建筑所用素材不尽相同,你不能用茅草盖在皇宫的雕梁画栋上,也不能用草鞋来配西服套装,正如你不适合用深奥玄虚的语言来构架排山倒海,用细腻忧郁的语言来刻画奔放从横。写玉不用污言,话禅不用狂语。蒿草难做大梁,微风怎么能掀得起惊涛骇浪!

合适的语言素材遇上合适的气质风格,二者才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而不合适诗歌气质风格的文字就像是在一道美味佳肴中放错了调料一样,使一首诗变成了异形怪胎,难以恭维。古今中外有许多不胜枚举的佳作上品,比如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长征》,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通俗易懂、震撼人心。相反,如果你想要写哲理诗的话,文字就得像画画一样,要懂得留白,要有张力,有思索、有咀嚼想象的空间。比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等经典诗句。如果你是想要抒写亲情爱情的话,我认为真挚饱满的语言、真切的心意则更为重要,切记浮华与干涩。能牵动人心绪让人感同身受的文字才有可能走进人的心底。譬如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在此,我也毛遂自荐拙作《在故乡》、《北方有雪》、《慢点走啊,妈妈》,敬请各位朋友雅正。

因此上,如果说了解诗歌的气质表情是第一步的话,那么选用合适的意像和语言就是写诗的重中之重。

自己写的现代诗短句(我也是个门外汉)(4)

选择意像不能只从灵感出发,随心游荡,更要考虑它与诗的气质和表情是否吻合。不合适的意像对诗是一种伤害。好比你很难用糖调出苦涩,也无法用兰花指勾画出英武铿锵、威风八面的阳刚之美。不合适的意像会让一首诗的形象在瞬间崩塌。美好的意像则使一首诗让人回味无穷,不忍掩卷。意像美的诗在诗歌的百花园里随处可见,信手撷来几句与大家一起品味。譬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温暖有琥珀色的名字”“剥开记忆的果核”等诗句,耐人寻味,韵味绵长,让人赏心悦目,心醉神往。

有了合适的意像,还要有合适的语言来升华。有的人选对了意像,却没有选用合适的语言,使得使一首诗在即将功德圆满之际功亏一篑,毁于一旦。在我看来,诗歌语言中最关键的当数动词的运用。合适的动词就像是粘合剂一样使意像和主题珠联璧合、浑然一体,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而终究成为千古绝唱。在这里我特别推荐一指飞禅老师的《风声》给大家品味:“急促的风/掀起一片犬吠/破旧的木门/禁不住一些记忆的摇动/···母亲起身/摁住了犬吠/整个村庄/翻了一下身/鼾声雷动”读来真真是口留余香、回味无穷。还有郑晓琼老师的《生活》:“我的姓名隐进一张工资卡里/身体签给了合同/···这合同包养的生活···”让人掩卷而不觉遐思万千,其妙不可言。

啰嗦至此,我对于学习写诗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也已说出了个大概的轮廓。然而生活多姿多彩,诗歌更是风情万种,恣意徜徉。诗无定论,诗就是自由的风,有谁能要求风的方向和来去呢?诗歌不是光用某种规范或方法就能塑造出来的。重要的是个人用心体会和思考,体会和思考生活的每一个表情,文字的每一个表情,诗歌的每一个表情,和你想要表达的每一寸深情。“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于诗歌也是如此。你要积攒多少体验和感悟,付出多少勤奋与努力,才能写出一首能让自己让别人念念不忘的诗来。能长久打动自己并打动别人的诗才称得上一首好诗。

另外,写诗要有感而发,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也不要过度开采灵感。有人开始写诗后,就有了写诗强迫症。好像生怕一旦停下来就与诗无缘了似的。于是昏天暗地,埋头苦写。写诗是本着抒写生活的责任陶情怡性,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不要让写诗累到你,昨天友人的一句话,正好热蒸现卖,拿来与诸君共勉。他说:“一个聪明的农夫,一生都在着力于一件事,那就是保养土地”。写作的人最忌写作强迫症,在找不到感觉或者无法突破局限时,不妨歇息片刻,涵养水源,等等自己的灵魂。停顿,是为了更好地跃起。敢于做逗号,才会有未来可期待。

自己写的现代诗短句(我也是个门外汉)(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写出好诗的技巧不只是多读诗多写诗多琢磨诗,即使昼夜泡在诗里,也不见得就能写出好诗。真正的好诗,功夫在诗外。一个人生活的阅历,内心的思考,对生活与艺术的理解、涉猎与感悟都是诗歌的老师。艺术是有通感的,在读诗写诗的同时,诗友们也不要忘了多接触、多接受一下其他的知识门类与艺术门类的熏陶,比如音乐绘画舞蹈,比如哲学数学化学,比如建筑天文地理······你所有的内涵都会不知觉地映射在你的字里行间。

当然,写诗还要有宁缺毋滥的心态,要好好打磨一首诗,要有不以狞狰的面目示人的决心和勇气,而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

世界如此博大,对于路过人间的我们来说,学习和进步是永恒的话题,是一生一世的事。再次感谢各位前辈和诗友给予我的这次殊荣,和与大家一起共勉的机会。各位诗友们,加油啦,期待你们更美好的诗作开放在诗国的千里沃野上。

END

注:本文摘自《中国作家网》,经作者同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