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鲜的大泥螺天天吃都不腻(泥螺兼具海鲜河鲜的美味)

非常鲜的大泥螺天天吃都不腻(泥螺兼具海鲜河鲜的美味)(1)

近日,夫人从网上购了两瓶泥螺,是浙江舟山产的黄泥螺。今天中午打开品尝,感觉口味一般,酒味偏重,欠缺鲜味,无往日泥螺的诱惑力,和瓶上标注的:“口感爽脆,开胃下饭”相差甚远。

说起泥螺,还真是个小众食品,普及性不高,但风格独特。泥螺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淡水特产的种类,泥螺在我国沿海都有产出,以东海和黄海产量最多。

泥螺个头不大,一般长2-4厘米,不像其它螺类是圆柱体或圆锥体,它是半个壳子,且壳子很薄,里面是螺肉。

泥螺栖息于内湾潮间带泥或泥底的海滩上。泥螺肉爽口,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成份。可煲粥、炒螺肉食用,可盐、酒渍加工成泥螺罐头,销往港、澳、台及东南亚。

非常鲜的大泥螺天天吃都不腻(泥螺兼具海鲜河鲜的美味)(2)

瓶中取出的泥螺

非常鲜的大泥螺天天吃都不腻(泥螺兼具海鲜河鲜的美味)(3)

吃剩下的螺壳

我最早吃的泥螺是在大丰县,在那里吃的泥螺罐头非常有名,称为“伍佑泥螺”,伍佑原是盐城市的一个镇。每次到大丰都能品尝到泥螺。

泥螺罐头,真是美味,鲜的程度有点夸张,一般都是白酒醉的,又叫“醉螺”,醉泥螺黄澄澄的,看起来有点胶质状,口味是鲜中带甜,有酒香,咬嚼起来有脆的感觉,比海哲皮筋道。

以前吃泥螺需要技巧,泥螺一般都是带沙的,就是说醉螺肚子里包裹的都是沙和黑色的泥胎,要会吃才行。

吃泥螺时,用筷子搛住泥螺的中间,门牙咬住泥螺肉的尖端,咬得越小越好,然后将筷子夹紧,从尖端向后捋,干净的螺肉吃到嘴里,壳子里只剩下黑色的泥胎了。现在一般销售的都是无沙泥螺。

记得在上世纪八几年的时候,我随师傅汪工去盐城开培训会,听说泥螺是当地的土特产,会议结束后,各自都买一瓶带回徐州家里,价格挺高的。

几天以后上班时,汪工告诉我:“小周,泥螺没法吃,我们吃不惯”,可想而知,一是味道接受不了,二是不会吃的人,整个泥螺咬到嘴里就是在嚼泥包啊,非漱口不得干净,想起来是个笑话。

前些年我和儿子在清明前去陈家港扫墓,那里也在海边,中午在饭馆吃饭时有炒泥螺,点了一盘,真是美味,和醉螺的口味不一样,是无沙鲜泥螺,炒泥螺放了点辣椒和蒜,清爽鲜嫩,有肉肉的感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盐城一带靠近黄海边,泥滩多,盛产泥螺。所以,沿海的人采拾泥螺,制作泥螺,吃泥螺也练就了嘴上功夫。

非常鲜的大泥螺天天吃都不腻(泥螺兼具海鲜河鲜的美味)(4)

醉泥螺

据说,三月泥螺称“桃花泥螺”,螺肉刚刚生长,体内无泥无菌,味道特别鲜美,谷雨至小满节气时,螺肉最为丰满,肉质爽口,营养丰富。

沿海人家的泥螺犹如坛中咸菜,是家中常备的,口味随意,自己调,想放点辣椒或放点蒜,早餐吃泥螺喝粥是最下饭的了,爽得很。

盐城大丰的粥是厚粥,又称“二抹子”,介于饭和粥之间的半干半稀的饭食,用筷子能挑起来,粥既当干的,又当稀的,当然,用不着吃饼了。这也是生活习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