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幕后boss(影帝李治)

李治是幕后boss(影帝李治)(1)

文 / 子玉

能骗过一小拨人,那是演员,能将所有人都给骗了的,那绝对是影帝级别的。

唐高宗李治绝对是“演戏”领域中的天花板。

在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揭露就要被废掉时,太宗内心实际上是想将魏王李泰扶上去的,最后是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坚持下不得已选了晋王李治。

晋王李治的标签是“柔弱”,这有利于太宗百年之后长孙无忌掌握唐帝国庙堂的话语权。

魏王李泰太彪悍,不好驾驭,这才是长孙无忌坚持投李治票的核心原因。

可惜,所有人,包括太宗都被李治给骗了,他那“柔弱”的标签只不过是自我经营的一副“盔甲”而已。

众所周知,太宗能够选李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治这孩子有孝心,能够善待他的兄弟们

所以,李治在入主东宫之后就继续努力经营自己这方面的“人设”——

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决定御驾亲征辽东,那段时间,李治是吃啥啥不香,每天都被悲观的情绪所笼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写满了对父皇身体的担忧。

后来,太宗身上长了脓包,李治直接用嘴给父皇吸脓。

说实话,这事对人性确实是个挑战,因为,即使是父子,也很难突破心理障碍。历史上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汉文帝当年也是身上长了个包,太子刘启压根就不愿意干这事。

再说,这是皇家,这种小事是不用太子亲自干的。李治能有这么大的勇气只能说明他确实有孝心,当然,他更想经营好自己的人设,保住自己的皇太子之位。

是的,魏王李泰还健在,吴王李恪也是被父皇点赞过的人,他们都有可能取李治而代之。

李治是幕后boss(影帝李治)(2)

▲李恪 图源/剧照

当然,对于如何对待兄弟们,李治也有自己的方案。贞观十七年(643)5月,李治上书父皇:

“前太子承乾、魏王李泰生活待遇太差了,希望父皇能够提高一下他们的待遇。”

结果是,太宗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李治的请求。

对,太宗的内心就是希望李治能够善待他的兄弟们。这一次,李治又在父皇面前做了一道加分题。你说他的太子之位能不稳固吗?

当然,李治对待兄弟也确实可以,李治即位之后还进一步提高了李泰的待遇呢。

从这些事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李治在尽最大的努力经营自己的人设,以保证他在太子向皇帝之间的平稳过渡

但事实却是,在这期间,李治却干了一件根本就拿不上台面的事,而且,可以肯定,只要这件事曝光,李治的太子之位肯定不保。

对,就是他和武则天的那些狗血事。

武则天是太宗后宫的才人,李治能和武则天发生那些事,这绝对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本质上和谋反没有什么区别

相信,当这件事曝光之后大家肯定是瞬间懵圈,这能是大家印象中的晋王干的事?

但这真就是那个外表柔弱的晋王干的事,而且,他瞒过了所有人,包括他的父皇。

大家可以想一下,皇宫中那么多双眼睛,李治是如何瞒过众人与武则天暗渡陈仓的?

李治是幕后boss(影帝李治)(3)

▲武则天 图源/剧照

再说,做这事的前提也必须得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李治不仅瞒过了众人,还每天脸不红心不跳,你说他这是不是表演?

绝对是,而且是影帝级别的。

通过这件事,我们就可以判断:

李治平常的表现,一个是出自他的本性,更多还是表演的成分居多

也是,当时击败哥哥李泰,他用的也是表演。李泰威胁他,李治就故意在父皇面前表现出一副惶恐不安的表情,等着父皇主动问他,结果,李泰直接就被太宗给刷下去了。

这可不仅仅是表演的问题,剧本都是李治自己写的呢。

结果是,李治和武则天的事做得一点痕迹也没有,他也成功经营好了自己的“人设”,并在贞观二十三年(649)6月1日登基做了大唐的天子。

至此,李治的表演生涯完美收官。

而接下来的一切操作都是李治的本色出演,大臣们到这时才发现,原来,他们都被这个曾经的晋王给骗了,这哪是柔弱,李治的手中全是霹雳手段。

是的,作为唐高宗,李治打出了一张又一张牌,将占唐帝国主导地位的关陇贵族集团打得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尤其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

这是后话。

那么,李治的水平到底是哪来的?

笔者觉得,还是太宗对他的影响最大。贞观十年(636),长孙皇后病逝,从此,九岁的李治被父皇亲自抚养,此后,太宗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年幼的李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太宗平常与大臣们的相处方式、处理事情的风格,这些都是李治成长过程中被动吸收到的营养。

尤其是在被立为太子之后,太宗更是时常将李治带在身边,让李治近距离看他如何治理帝国,并予以指导。当然,时常征询李治的意见更是常态。

这里插一句,武则天的水平其实也是跟太宗学的。唐朝有后宫轮流值班的制度,那些年,武则天在太宗的办公室给他打下手的过程中肯定亲眼见证了这个大唐最聪明的大脑是如何处理事情、管理帝国的。

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武则天有幸“学习”了多年。你说她能不厉害?

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宗还亲自写了一本《帝范》的书,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以文字的形式传给了李治。

李治是幕后boss(影帝李治)(4)

▲唐太宗 图源/剧照

再加上刘洎、岑文本、褚遂良、马周等这些帝国的精英时常的文化、经验输出,李治的成长简直就是一日千里。

所以,李治后来能够娴熟驾驭大唐的庙堂,并将帝国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那绝对是有原因的。

还有,李治之所以表演得那么好,前提就是,他把父皇以及朝中的大臣们都摸透了,知道如何与这些人相处

等到李治真正本色出演时,长孙无忌这些人的表情只能是:大惊

所以呀,历史上的许多帝王其实都是“影帝”级别的——

刘邦在东征项羽时在洛阳给义帝发丧,哭得是一塌糊涂,连续哭了三天;

刘秀在哥哥被更始帝杀了之后还谈笑风生,并在第一时间给刘玄表忠心,他将眼泪都留给了夜晚;

刘备更是一辈子都在表演,成功让自己实现了逆袭;

是的,这些人,你不能用传统的道德维度去评价他们

在李治成为唐高宗之后,大唐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