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在哪里(看京昆到天蟾)

老戏迷都知道“看京昆到天蟾”,如何让新观众在想看戏时联想到天蟾逸夫舞台?今天下午,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剧团联合发布“京昆群英会”2021-2022联合演出季,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全年,两家院团将在逸夫舞台演出100场。不管是文艺青年还是亲子家庭,这次重磅演出季将着力为这一类新受众提升观演体验,让逸夫舞台成为全国京昆标杆级别的热门打卡点。

京昆在哪里(看京昆到天蟾)(1)

国庆档打响头炮


  今年国庆档,京昆两家将打响头炮,重磅推出国庆联合演出季,为观众献上七天八场的连台好戏。京剧《龙凤呈祥》《大保国· 探皇陵· 二进宫》《扈三娘》《捉放曹》《杨门女将》《楚汉相争》、京昆合演《白蛇传》、昆剧《烂柯山》《牡丹亭》(明星版)等京昆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汇聚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的名家名角、青年精英,更有国宝级老艺术家的鼎力加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京昆盛荟。

京昆在哪里(看京昆到天蟾)(2)

  11月中旬,京昆将相继推出以《牡丹亭》(上下本)、《智取威虎山》为主的第二轮演出,其中《智取威虎山》三场均有不同阵容,何澍、李军、吴响军、赵宏运四位杨子荣展现上京传承风采,傅希如、蓝天各自挑梁一场展现第六代杨子荣魅力。元旦的第三轮演出将呈现京昆合演、互演、反串演出等多种演出形式,为欢度新年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

精品主题力求破圈


  在“京昆群英会”的大框架下,京昆院团还策划了一个个子系列演出。比如明年上京将推出“每月一星”系列,亦文亦武推出青年新秀,每月演出两台大戏。此外,京剧《七侠五义》二本明年也将推出,红色新创剧目《换人间》《红色特工》也将继续上演。

  明年,上昆将推出纪念5月18日成功申遗的“霓裳雅韵 兰庭芳菲”演出季、聚焦优秀青年演员的“五子登科”主题演出及展现上昆学馆教学成果的“古戏薪传”主题展示。面向演出市场,上昆还结合传统民俗节庆推出“月令承应戏”,重新编排《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解锁暑期国粹亲子档。

  上海昆剧团副团长冯元君表示,上昆从年初就开始检索剧目库,从丰富的演出戏码钟精选出兼顾艺术质量和市场票房的剧目,“上昆的《牡丹亭》版本很多,常演的是精华版,今年11月将推出上下本,明年还有上中下本,形成作品矩阵。外地演出商也在咨询不同的《牡丹亭》版本,所以我们还计划在商圈做文旅融合的沉浸式舞台。”

京昆在哪里(看京昆到天蟾)(3)

开票两周已售1/3


  往年,戏曲演出一般都是临近演出日期才发布、开票。天蟾逸夫舞台总经理潘熠文回忆,疫情之前,春节、黄金周等节假日的当场售票情况是非常好的,这也得益于上海的旅游市场火热。今年演出市场无可避免地会受到疫情影响,提前规划演出季,提前开票,便能尽可能多地留给市场发酵的时间。“京昆群英会”演出季内的演出公布两周以来,已售出三分之一座位。

  将数量繁多的戏码算起来,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表示,上京几乎是周周演,“我们把明年在天蟾的演出都排定了,最高频时一周演四场,周五夜场、周六日夜场和周日夜场。”按照上京的考核指标,一年220场演出任务,其中有86场已经提前签给了逸夫舞台。借助剧场的地理优势,上昆在演艺大世界区域内的演出场次占比,将从2020年的40%提升至2021年的60%,今后将提升并保持在80%以上,其中在天蟾逸夫演出场次占比将达到本市专业剧场全年演出的90%。

  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美琪大戏院驻场不同的是,逸夫舞台根据戏曲演出的特点,提出了“双剧种、多剧目、壹剧场”的运营模式,丰富戏码内容,提升场次占比,合力助推观众形成“看京昆到天蟾”的概念和观演习惯。 (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